老侯
19日,深圳被袭击的10岁日本学童因抢救无效去世。消息得到广州领事馆的证实。
日本驻华使馆发帖希望中国“保护在华工作的日本侨民”,“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日本外相上川说,“对一名儿童实施如此卑鄙的行为,实在令人遗憾。”“想到他上学的路上的痛苦,我就心碎。政府将尽最大努力支持这个家庭。”
此事在日本民间反响强烈。2020年,中国武汉爆发疫情,日本民间捐助中国的物资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充满对中国的认同感。而今天,X上热搜的日文呼吁是“国交断绝”。
针对日本孩童的刺杀不是第一次,6月24日,苏州就发生了袭击校车事件,两次事件发生相距还不到三个月。
苏州袭击日本校车,如果没有胡友平,一车没有抵抗能力的孩童被杀被伤,后果是什么?肯定是外交危机。国际突发新闻头条将是苏州杀童,热度超过俄乌,也超过以哈。
胡友平化解了一次外交危机。当时要做的是避免再次出现类似事件,而避免悲剧重演的最佳措施是严惩罪犯,但是事情相反,罪犯得到了保护,至今没有人知道罪犯的姓名,家庭、背景,以及杀人动机。
思维正常的都知道,这种对罪犯的保护某种程度成了客观纵容。
再往前,吉林发生了刺杀美国教师事件,吉林也采取了隐藏了凶手动机及一切个人背景的做法,凶手的名字及一切隐私都被很好的保护事情过去,只当一切没有发生。这给“爱国者”传递一个错误信息,伤美日两国人,没事。
想想当年蔡洋事件的处理,那样的透明,那样的大张旗鼓,以及最终的重判,也挽救了无数后来的蔡洋。没有人效仿蔡洋。
如果西安砸伤车主事件到今天还没有人知道伤人者是谁?没人知道他受到怎样的处理,那大概率他就成为“抗日爱国者”心中的无名英雄,效仿的榜样。
吉林和苏州事件之后,虽然都有舆论谴责,事实证明,舆论谴责没有作用,对罪犯隐私资料的保护,对罪犯的最后的处理的保密,为下一次事件的出现埋下伏笔。
上次苏州袭击校车,我朋友圈就有人留言:“胡友平不是英雄,杀人的才是。中国人需要这种飞蛾扑火精神。”
留言者是个来自承德的被强拆户,他一直通过各种渠道申诉自己的冤屈,甚至要求我为他伸冤,还好,我没管。显然,他把被强拆的账记到了日本学童头上。
我没有理睬他,直接拉黑,这种糊涂蛋就欠强拆,就欠让他无家可归。
这个被强拆户能用“飞蛾扑火”来形容杀日本孩童的行为,这和义和团认知是一样的。义和团把杀洋人妇孺当作神圣事业,所以杀起人来义薄云天。
我当时就说过,不公开严惩罪犯,还会有下一次,果然,还不到三个月,悲剧重现。
不是任何地方都有胡友平,苏州的奇迹,没有在深圳复制。死了人,性质就变了。
有人说,砸日系车主、刺杀美国人,这种事发生在西安、吉林,似乎还可理解,毕竟这是中国经济落后地区,经济落后,观念同样落后,但是,袭击日本校车、袭击日本学童这种事发生在苏州、深圳,就让人觉得不可理解了。
其实,他们的课堂教育是一样的,媒体的宣传是一样的,一旦经济下行,生活困顿,义和团的本色就显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呼吁,这次必须公开杀人者的信息资料,必须公开审理过程,就像当初对蔡洋。
把罪犯身份公开吧!审理也公开吧,保护他们的隐私等同鼓励犯罪!
合集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