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侯
一张女教师的照片在网络走红,走红原因是她的T恤衫上面的字,一共有三行,分别是:马踏东京赏樱花、待到红旗满天下、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这样的教师,这样的语言,会给学生怎样的教育?对学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与底层社会日益增长的仇日情绪是否与教师群体的认知和灌输有关?在当今这个时代宣扬“马踏东京”,“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是否合适?砍向谁?今天的日本人?
鼓吹向当代日本人复仇,是不是有点刻舟求剑?
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国家未来,教师的取向和素质,决定孩子的价值观。这个T恤反映的是教师个体认知还是群体认知?
前不久,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发布了《全国公众科技创新认知度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教师这个群体认知的确存在问题。
9月初发布的这份报告,调查对象是全国31个省份341个城市的3114名以18-60岁为主的居民,有效调查问卷超过 3000 份。
显现认知差异的主要是两个选项,一个是公众对中国科技“遥遥领先”的认知,一个是对“发展与安全优先权”的选择。
调查显示,越是社会底层,学历越低,中国科技“遥遥领先”认同度越高,同时,越是底层越选择“安全优先于发展”,而民营企业家和体制内人群的选择则恰恰相反。
因而得出一个解读是“学历越低越自信”,“相信遥遥领先的人,多在社会底层”,而中小学教师的认知与这个阶层同频。
调查机构把“中小学教师与社会底层同频”归因于学校环境的封闭,网评同时认为教师群体的认知也极大影响了学生,以致批量产生大量“小粉红”。
这和我的生活观感相同。
不错,日本人侵略过中国,给中国造成伤害,战后,日本人也对此进行了反思。可以说今天的日本人早已不是当年的日本人。
2020年武汉疫情,日本援华物资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充分表达对中国的认同。
前些年,日本有关机构做过一个街头采访,问青年人是否愿意为国家去死,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否定的,其中一个青年回答:让别人为他去死的,它自己就应该去死。
事实上,日本法律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向18岁以下的青少年灌输类似爱国这样的意识形态,所以很多日本人从来都不谈爱国,甚至教科书里或老师在课堂上宣扬爱国都是违法行为。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挑起太平洋战争,教训就是军国主义与为天皇尽忠,当时的宣传是每个人的生命都属于天皇,所以战后特别小心翼翼,避免悲剧重演。
日本已经变了,中国没变。对这样的日本“马踏东京”,“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是不是有点刻舟求剑、关公战秦琼?
中小学教师成色决定中国下一代的成色,这个现状很令人担心。
合集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