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珍家庭教育工作室‖研修学习

文摘   2024-11-24 09:47   广东  

协同育人 共谋发展

——记广州市与从化区高凤珍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学员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校社协同人暨“教联体建设研讨会”研修学习

2024年11月22日,广州市与从化区高凤珍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学员代表4人参加了广东省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暨“教联体建设研讨会”这场教育界的盛会。研讨会以“教联体”建设为核心议题,旨在通过名家讲座、经验汇报、圆桌论坛等形式,深入剖析并分享“教联体”建设在促进社会协同育人方面的新理念、新方法与新举措。



活动伊始,学员在“汇能聚爱 同心育人”的越秀区协同育人成果展示中领略了来自广州市培正中学等14所中小学实践的宝贵经验,在与坊主的深入交流中感受越秀区“一体两翼”协同育人模式,对其实施路径与显著成效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



研讨会上,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方树生深刻的阐述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及教研体建设的重要意义,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教联体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各校要全面领会方厅的讲话精神,切实的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的推进各项工作。


广东省关工委副主任、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王玉学对“教联体”中为什么要联以及怎么样联提出了四点建议:一要连得准,要认真学习文件,对标对表,党中央文件要求在制度建设,在组织建设等各方面进一步的完善顶层设计;二要联得深,全国各地牵手联动,加强理论和地方区域实践的探索;三要联着心,面对人工智能背景之下,老师、学生、家长、机器人四方需创新联体的方式方法;四要联合好,把隐性与显性的效果进行融合,围绕问题展开研究发挥重要意义。


随后,中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周峰教授、广州市教育局陈学明副局长、深圳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魏新华副处长分别作《家校协同育人40年的广东实践》《以“六大工程”助力“教联体”落地落实》《共创•共享•共成长——深圳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经验汇报》的主题交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研究院檀传宝教授作《何谓德育课程一体化》专题报告。



下午,听取了来自天河区德育熊浩研训员、深圳市教科院朱胜源教研员、汕头市龙湖区教育局德育股郑泽文股长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探索实践的三个经验分享。进而,来自高校专家、媒体代表、社区代表、区域与学校代表共8人组成的“教联体”建设展望圆桌论坛。代表们分别从各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教联体”实施的路径与联体层面之间的衔接。倡议提高站位、助力家庭教育的改进,重建社区文化与教育生态系统。以“教联体”建设为契机,全方位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主体间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共进,从而实现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助力学生的全面成长。



通过本次学习,工作室学员可以深入了解国家和广东省各地关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最新政策,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并结合越秀区等地区的宝贵经验,为工作室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实践指导。


学员感想


高凤珍:梁启超先生指出:“人生十年立于幼学””。基于3~6岁的儿童是在与周围人事物的环境互动中学习的特点。家庭、社会、学校三个儿童身处的环境的优质性对儿童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及各省、市相关文件的出台,校家社协同育人已然是新要求、新方向。政府、社区、家庭、学校各方如何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迅速做出相应的思考和行动,共同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协同学前教育阶段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奠定良好基础的共同目标而努力——这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谭少君:听了广东省“教联体”建设研讨会,我收获满满。我深刻认识到家校社共同体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广东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创新育人机制,让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成为孩子成长的坚实后盾。而“教联体”的建设,更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看到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美好前景。因为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紧密合作,才能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共同培养出健康、自信、有责任感的新一代。


徐海燕:今日有幸参与了“广东省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暨教联体建设研讨会”,此次盛会汇聚全省专家领导,分享教联体构建与实践经验,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家校社如同教育的三角架,缺一不可,共同撑起孩子成长的天空。而教联体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教育创新形式,构建了开放,协同、互动、多彩的育人模式,是提高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感谢工作室提供宝贵学习机会,让我得以在家庭教育领域不断成长,明确工作方向。


李晓丽:围绕幼儿的全人发展,构建一个多元、开放、协同的教育生态系统。这要求家庭教育工作室与幼儿园、社区紧密协作,共同确立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确保各方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同频共振,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在优化资源配置上,充分挖掘与整合幼儿园、家庭与社区的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在深化融合实践上,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同时利用社区资源为孩子们提供实践机会,实现家园社教育的无缝对接。为了确保“教联体”建设的持续有效,我们还需建立科学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定期对合作成效进行评估,及时收集各方意见与建议,不断调整与优化合作策略,确保“教联体”能够持续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END-







撰文:工作室

编辑:温璧瑜

初审:李晓丽

终审:高凤珍



广州市从化区第二幼儿园
广东省一级幼儿园,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新闻和公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