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
花絮导演 / Chaos
摄像 / Chaos 大凯
01.
我们说了这么多讲故事的规则和技巧,但是如果故事都按照套路来讲也会很无趣,好的故事家一定会设置变量。
金庸写的萧峰与马夫人,在结构上就是传统的英雄杀嫂的故事,比如有武松杀嫂、燕青杀嫂、石秀杀嫂、张谦杀嫂,这些故事的结构都是一样的。但金庸把萧峰和马夫人的故事放在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背景下,包括丐帮内部的斗争,甚至是民族和国家的冲突问题,所以我们感觉这个故事具有了更深重的意义。
相对来说,古龙就不大懂得故事套路。古龙的小说里写的人物太多,也没有塑造得比较成功的人物形象。经常是这个人物好不容易快立起来了,结果一翻页他就被人噶了。你既然要让他这么快死,你前面花那么多笔墨写他干啥?
02.
某种程度上,小水井村的挣扎其实很像我自己,或者我想可能很多人也有同样的挣扎。在世俗平庸的日常里感到悲伤,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身份、去迎合,在一些看似蒸蒸日上的时刻,你却感受到灵魂的失落,在平静的日子里感觉到蕴藏着危险和复杂。而这变化又是必然的,它其实并不取决于哪一个人,做了哪一个决定,我们都会成长,都会走向更大的社会。
我们永远免不了和重重压力与局限共存。“追寻自由”“成为自己”,这些在当代很时髦的句式的背后,也许人正是在各种局限和压力中形成自己的样貌,再从中找到自由。还会有一个接一个的困境,我们也要不停地换个活法活着,带着困境为我们塑造的新形状继续往前走。
03.
安置社区里参与房产投资的不只是年轻人,也有老人。这张图片中有三个建筑物,最新最高的是售楼处,旁边还没有完成的砖楼是已经烂尾的商品房,最前面的简易帐篷是曾阿姨的居所。
曾阿姨把自己和老伴攒了多年的30万积蓄,交给了一个亲戚。亲戚告诉她因为房地产开发有时候需要资金周转,所以这样的借贷很普遍,这30万过两年回到她手里,可能就变成了40万甚至50万。显然房子烂尾之后,事情就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了。这个房子烂尾了七年,曾阿姨和老伴也就在这个工地上的帐篷里居住了七年。
04.
他们说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什么是“道”,要不你是中国人,要不你至少得讲中文。如果他们看到一个外国人的悟性比较高,或者他打太极拳、练功的姿势特别好,他们会觉得这个人有水平。
那他为什么有水平呢?因为他前世是中国人,或者他很有潜力,来世肯定是中国人。他们的意思是一个外国人不可能作为外国人得“道”,不是过去,就是未来,他肯定是中国人。
05.
我的父辈,成长于一个城市化高歌猛进的时代,他们向往城市,他们来到城市,在城市工作、生活、衰老。我发现他们身前有一条沟壑,叫作归属感。他们渴望在城市安身立命,但是又怀念成长的村庄。于是,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他们不断游走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无法寻找到自己的定位。
他们来到城市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赚钱。只要能赚到钱,可以没有社保、没有补贴、没有假期,可以熬夜,可以拿身体去换钱,也可以一年四季到处漂泊。但是每当春节来临时,他们会带着这笔钱回到家乡,修楼、买家电,熬夜和朋友一起气派地打牌。他们仿佛想要把在城市积攒的所有压力都宣泄出来。
06.
以承包制为核心的多样化方案在实践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内在的不稳定性”,无法有效的制度化。刚开始实行时,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认为太复杂,太麻烦,搞不清楚。我自己在研究中也是花了很大功夫才搞明白。
此外,当包产到户的口子打开后,很快就发生了所谓的“冰棍效应”。一旦有些地方开始分割集体的财产,其他农民就认为必须加快速度,“先下手捞现货”,否则最后集体财产就会像冰棍一样融化,“分到自己手上的才是自己的”。这个账农民算得最清楚,当时各地都出现过耕地累死牛,拆分拖拉机、抢夺集体资产等事件。
07.
有一天晚上我忽然听到了贝多芬的一个钢琴协奏曲,就像一个黑屋子里灯一下打开了,我脑子里出现了很多画面。其中一个画面是我曾经在大兴安岭采集标本时遇到的场景。我马上回想起了很多,把它画了下来。
▲ 《针叶林下·大兴安岭》2003 年
我先是立刻去查资料,大兴安岭地区有什么植被,生态画一定要保证科学性。这幅画里有白桦、杨树,倒伏的是兴安落叶松,上面还有很多苔藓,旁边有一些蕨类植物和灌木。我是用钢笔画的,画了四五个月,当然主要是工作之余的时间。这是我的第一张作品。
08.
在尚未有救援队涉足、与世隔绝的石寨村,这位被埋压了46个小时的老年村民被成功救援了。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极大地鼓舞了一线的救援队和卓明的后台志愿者。因为在这么多次灾害中,我们也很少明确知道某个人的生命是因为我们的工作而得到拯救的。
但是参与了这么多次灾害响应后,理性告诉我,这种案例只是个例,价值更大的是让更多人得到类似的机会,让救援队的专业能力能够更好地匹配。这一点需要太多太多看不见的幕后工作,而这些工作,永远也不可能被获救的人知道。更成功的救援是让所有人在洪水来临之前,提前远离被围困的风险。每次的灾害发生都宛如平常,才是对从事救援事业的人最大的奖赏。
▲ 施爱东老师签书《故事法则》《蛋先生的学术生存》
▲ 马平老师签书《自然灰》
▲ 一棵圣诞树🎄
▲ 卢辉医生和爱人,卢医生的演讲《沸腾的气候,脆弱的健康》
明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