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食用桂花的方法都还不够高级,最符合烹饪科学的方法居然出现在清代|林卫辉 一席x东方树叶

文化   教育   2024-10-29 10:00   北京  



林卫辉,美食作家,《风味人间》美食顾问。


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不过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我们让它过得有滋有味,这才叫幸福。




风味的魔法

一席x东方树叶主题演讲特别场
2024.10.19 北京
                            



大家好,我是林卫辉,一位美食作家。


大家应该都看过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播出后发现我们全国人民都是吃货。


陈晓卿老师有一句名言,他说如果你的朋友圈里面突然出现了一位美食家,这说明他的主业失败了,这是一句玩笑话,但也说明我们现在的生活好了。


我们大家都对美食感兴趣,那么我们真的懂美食、懂吃吗?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这位是英国牛津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尼古拉斯·柯蒂,他的研究方向是低温物理材料。他说过一句话:“真是悲哀,我们能够度量金星的大气层温度,却不知道面前的蛋奶酥为什么这样好吃。”所以他在业余时间就研究美食背后的秘密。


▲ 尼古拉斯·科蒂


他还和一位法国的化学家提斯教授一起创立了分子美食学,研究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我们今天也借用一下他们的思路,看看是什么让美食这么好吃,这也是我的美食写作的方向。


讲美食最好是边吃边聊,但今天现场这么多人,确实没办法请大家吃了。聊美食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物件上,今天的活动是与东方树叶联合举办的,现在又是秋天,秋天的味道就是桂花的味道,那我们就聊一聊茶和桂花。



茶的风味来自哪?


我们先来看看茶叶的风味,究竟是什么东西让我们对茶这么着迷呢?


茶叶里最基本的东西是单宁,也叫儿茶素,用专业的话语来说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叫单宁酸。它又苦又涩,这是茶叶自己的一套保护系统,让动物觉得它不好吃,这样它才能够生存下去。


单宁是一个分子的酚类化合物,茶叶里还有酵素,叫多酚氧化酶。我们在做茶的时候要先晒青,然后再搓揉,破坏了它们的分子结构,这时酚就会与多酚氧化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茶黄素,它是两个分子的酚类。



茶黄素没那么苦但还是很涩,继续让它起化学变化、发酵,它会变成茶多酚,就是我们讲的茶红素,它的分子结构是三个酚类。茶红素不太苦也不太涩


不论是什么茶,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就是,通过不同的制茶方法使单宁转化为茶多酚的含量不同。


除了单宁、茶黄素、茶红素之外,茶叶中的一点点甜味是单糖的味道,茶多糖是没有味道的,所以我们要让茶多糖在发酵过程中分解为单糖。



茶叶中还有一个东西叫茶皂苷,就是我们泡茶时出现的白色浮沫。我们常说的“刮油”主要就是由茶皂苷来完成的。它的原理很复杂,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把它讲清楚。


我们在洗衣服和洗澡时会用到肥皂,肥皂就是皂苷。皂苷分子的一端是疏水端,另一端是亲水端,疏水端会抓住不溶于水的东西,亲水端抓住溶于水的东西,然后跟着水一起冲走,这就是肥皂的使用原理。


我们喝茶时茶皂苷也起到这个作用,我们身体里有很多东西不是喝水可以排掉的,茶皂苷可以,然后你就会觉得刮了油,变得饥饿了。


茶叶中的茶氨酸的分子结构跟氨基酸非常接近,所以它和氨基酸味道差不多,有鲜味

当然了茶叶还有香味,科学家在茶叶里发现了700多种芳香分子,它们非常复杂,茶叶的品种和制作工艺不一样,就会使它的芳香物质不一样。


我们在采摘到新鲜的茶叶后,它基本是没有味道的,芳香物质都被非挥发性的物质锁住了。在制茶过程中,多酚氧化酶就会把它们解放出来。


各种茶叶的香味也跟产地有关,主要贡献者就是各种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就存在土壤里。岩茶香味特别突出,是因为茶树长在破碎的岩石上,有利于吸收矿物质。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最早的茶文献是西晋杜育写的《荈赋》,荈是指迟摘的茶叶,那个时候觉得茶叶迟点摘味道会更浓。


他说“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泡沫像积雪一样,非常漂亮,就像把春天铺在一碗茶上,充满了诗意。


▲ 图源《岁时茶山记》


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候古人追求是什么?是白色的泡沫,我们刚才讲了就是茶皂苷。


当然了,讲喝茶我还是首推苏东坡,因为最近我刚刚完成了一部作品《此生有味:苏东坡的美食地图》。苏东坡是一个茶痴,这首诗是他被贬到海南时写的。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他老人家自己拿着个木桶去到江中间取水,这样水才更干净。他取水时不是说舀水,而是说我舀的是月亮。


“枯肠未易禁三碗”,我肚子很饿,但是我也连喝三碗。睡不着觉,没事可干,所以“坐听荒城长短更”。在儋州时他确实是无事可干,非常悲凉的情况下,对他来讲还是有办法,因为有茶。



茶叶可以做菜吗?


我们中国人都是吃货,我们有一个习惯,一讲到什么东西首先就问能吃吗?这个东西怎么做菜?


那么,茶叶可以做菜吗?


现在实际上用茶叶做菜比较少,因为茶叶有苦味和涩味,它天生在入菜这方面有弱项。但是经过我们几千年的捣鼓,还是发掘出不少以茶叶来做的菜。


以茶入菜最著名的是龙井虾仁,这是杭帮菜的头牌。虾仁用的是河虾,把龙井茶用水泡一下,连着茶汤和茶叶一起跟炒过的虾仁再稍微翻炒一下。



它主要是用明前的龙井茶,因为嫩芽里的单宁含量少,就没那么苦涩。明前采摘的茶叶纤维也比较细,可以和虾仁一起嚼。


还有用茶汤来入菜,有茶炒腰花乌龙茶肉丝茶汁鱼片,还有茶水浸鸡和著名的茶叶蛋


茶汁鱼片背后的科学道理是单宁可以抑制鱼的腥味,大家在做鱼的时候如果怕腥可以放一点点茶叶,或者用茶叶泡一下鱼,然后再拿来烹饪。


在广州有一家先锋餐厅叫跃,他们发明了一道菜叫双鸭汤。虹吸管下面是鸭汤,上面放的茶叫鸭屎香,凤凰单丛茶的一个品种。



加热时鸭汤就会往上涌,浸泡茶叶,把火撤掉后泡过茶叶的鸭汤就往下流,这样就可以取出来喝汤了。既有鸭肉的鲜味,还有茶叶的甘甜味。


茶叶的甘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刚才讲的单宁对蛋白质会起到凝固作用,我们嘴巴里就有蛋白质,在喝茶时单宁会使我们的口腔里形成一层薄膜,它会让我们感觉干燥,我们称之为涩。


这一层薄膜会在几秒后破裂,破裂后我们就可以尝到茶叶里的甜味。这种先尝到苦后尝到甜,我们称之为甘。


我们还经常用茶来做甜品,最著名的是抹茶冰淇淋抹茶蛋糕



甜品我们大家都喜欢,因为我们吃到甜品后会分泌多巴胺,多巴胺让我们高兴。我们中国人的审美标准比较独特,我们现在经常在推荐一个不错的甜品时,会说因为它不太甜。抹茶是苦的,它就起到了使甜品不太甜的作用。


另一种以茶入菜的方式是茶熏,比如樟茶鸭,传统的樟茶鸭是用樟树叶和茶烟熏鸭肉入味。



这是北京的1996川菜主厨餐厅创作的一道菜,用北京烤鸭的做法,然后在吃之前用茶叶烟熏一两分钟,味道就附着在鸭肉上,吃起来不仅有烤鸭的香味还有茶叶的香味。



桂花美食的奥秘


我们刚才讲苏东坡喝茶,其实苏东坡也很喜欢桂花,他在被贬到惠州时自己酿过桂花酒,还作了一首诗叫《新酿桂酒》。



他酿桂花酒很仔细,他描述酿酒说是“招呼明月到芳樽”,喝茶的时候去取水他说是取明月,酿酒时说是招呼明月,一个被贬谪的人还这么有诗情画意,好像丝毫看不到他的愁苦。


他喝了酒之后非常得意,但他又说“风流可惜在蛮村”。他在惠州还曾经写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但那是一种自我宽慰,也气一气政敌,其实他真实的想法还是觉得到了惠州很可惜。


最早记载桂花入菜的是屈原,屈原在《九歌·东君》中说“援北斗兮酌桂浆”,桂浆就是桂花酒。屈原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他说我拿着北斗星当勺子来舀这个桂花酒。


宋之问在《灵隐寺》中写过“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从此桂花有了一个别名叫天香。


李清照也有一首写桂花的诗,“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留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暗淡轻黄”说明她讲的是银桂,她认为桂花就是花中的Number one。


▲ 银桂


古人也记载了如何用桂花来做食物,林洪在《山家清供》里面讲了怎么做桂花糕:“采桂英,去青蒂,洒以甘草水,和米舂粉炊作糕,大比岁,士友咸作饼子相馈,取‘广寒高甲’之谶。又有采花略蒸,暴干作香者,吟边酒里以古鼎然之,尤有清意。”


摘了桂花后要把花托去掉,放一点点甘草水,然后和米粉一起做桂花糕。另外还有采桂花蒸一下再晒干,之后可以一边喝酒一边闻到桂花的香味。


我们来看看这样用桂花入菜有没有道理。


桂花里的主要芳香成分是三种,一种叫芳樟醇,是一种像铃兰香木的味道,甜甜的同时也有清爽的草木味道;还有紫罗兰酮,像紫罗兰一样的香气,这种香气成分在紫罗兰里最多,胡萝卜里也有;还有一个是顺式罗勒烯,我们在玉米、马铃薯、烟草和棉花里都可以尝到它的香味。



这三种东西混到一起就是桂花的香味,像奶油和蜂蜜一样的甜甜的味道。


这些芳香物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不溶于水,所以我们把桂花拿来煮之后,很难吃到它的香味,桂花的香味我们主要还是通过嗅觉感知到。


但这些香味会溶于乙醇,所以用来酿桂花酒是最符合烹饪科学的方式。



桂花茶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我们刚才讲了桂花香味中最主要的成分是芳樟醇,茶叶中也含有芳樟醇,这两种芳樟醇碰到一起后一拍即合,互相勾搭之后的味道非常和谐。



我们在做桂花糕时是直接把桂花放到米糕里蒸,这种方法有点粗暴,说实在的不太符合烹饪科学,因为蒸食桂花的香味萃取不出来。当然了它的香味我们可以闻出来,所以桂花糕的正确的吃法是先闻一闻。



把桂花放到糖水里也会使它的甜味更浓郁,同时带着一股桂花的香味。



这些食用桂花的方法都还不够高级,最符合烹饪科学的方法居然出现在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里讲了一种桂花的烹饪方法。


他说“予尝授意小妇,预设花露一盏,俟饭之初熟而浇之,浇过稍闭,拌匀而后入碗。


▲ 李渔


什么意思呢?他说我先把桂花做成花露,饭熟的时候浇一点点下去,然后把盖盖上,这样桂花的味道就进到了米饭里,之后拌匀盛给客人吃。客人吃到一碗桂花味的饭,但看不到桂花,秘诀就在于用桂花萃取了花露。


花露怎么萃取呢?清朝的顾仲在《养小录》中讲了萃取方法:“充分发挥烧酒锡甑、木桶减小样,制一具,蒸煮香露。


就是用蒸煮的方法来制作香露。我估计其实就是用一个带孔的容器,把花放在这个孔的上面,下面用水蒸香味就会挥发,这三种香味物质在大概150度到200度之间就会挥发,气体跑到上面之后温度下降再变成液体。


这个花露在《红楼梦》里也出现过,《红楼梦》第三十四回里讲:袭人看时,只见两个玻璃小瓶却有三寸大小,上面螺丝银盖,鹅黄笺上写“木樨清露”,那一个写着“玫瑰清露”。袭人笑道;“好尊贵东西!这么个小瓶儿,能有多少?”王夫人道:“那是进上的,你没看见鹅黄笺子?你好生替他收着, 别糟蹋了。”

图源电视剧《红楼梦》


木樨就是桂花,清朝时中国人已经学会了制作各种花露,不仅有桂花香露还有玫瑰花露。“进上的”就是上供的贡品,花露在那个时候还是非常珍贵的。


我们中国的智慧也被外国人学了,爱马仕曾经出过一款桂花味的香水。爱马仕的香料师在云南喝到了桂花红茶,就被这个香味迷住了,回去之后就做了一款香水叫云南丹桂香水。我闻过,确实是一股桂花红茶的味道。


我们讲了这么多,既有美食文化,还有美食科学。可能很多普通读者会觉得我不需要懂那么多,我觉得好吃就行了。


实际上如果你知道美食背后的科学,你会觉得这个饭更好吃,还可以把自己家里面的饭做得更好吃。了解了美食文化,吃到美食的时候会觉得更加有意思。


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不过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我们让它过得有滋有味,这才叫幸福。


我最近有两本书,《吃对了吗》和《此生有味》,分别讲美食文化和美食科学,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买来看一看。



谢谢大家。



剪辑丨Chaos



📖 欢迎下单阅读林卫辉老师的书《此生有味》:


签名版🖋


普通版



本演讲来自一席x东方树叶主题演讲特别场。



一席
人文·科技·白日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