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们有力量去面对未来的种种困难和挑战|9月2日 一席 X 久久公益节

文化   文化   2024-09-05 10:02   北京  


9月2日,我们联合腾讯公益举办了一场活动,主题为“十年如一日,久久做好事”,邀请6位公益人分享了他们的实践和故事。

“99公益日”陪伴公益人、受益人和捐赠人走过了十年,现在已正式升级为久久公益节,继续与善意同行。希望大家能与公益有更多的相遇,把这份美好传递给更多的人。



精彩抢先看

导演 / Chaos 

摄像 / Chaos 大凯  


演讲

01.

严霁玥  一块屏幕,一根网线,3000所小学


我们想跟大家讲的是一个新版的支教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不再需要放弃工作或到很远的地方,每个人心里的一点点热血沸腾也可以得到安放。


故事的背后,我们做了许多系统搭建的事情,把备课、上课、课后反馈、志愿者管理等流程都数字化了。但是对乡村学校来说,可能就是每天下午三点半的时候,一位老师走上讲台点开了屏幕的开关。千里之外,某位企业员工在工作之余、某位大学生在课堂之外,通过网络给远方的孩子上了一堂课。


通过这样一个平台,通过技术的穿针引线,不同的人群连接在一起。每个人内心升腾起的最小单位的善意,散布在那些偏远但不会被遗忘的地方。




02.   

王奕鸥   生而为人,从不罕见


很多罕见病友组建了一支乐队,我也是其中一员。大家在成立的第一天就达成共识——不唱《感恩的心》。我们要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所以这十多年也创作了十几首原创歌曲,演出了上百场。


有一次演出后,一位脑瘫的大哥坐在台下,久久没有离去。我走过去问他是否需要帮忙,大哥坐在轮椅上跟我说:“四五十年代那会儿,像我们这样的人肯定也是活过的吧。可大家来了走了,没有留下任何声响。刚才我坐在下面听你们唱歌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活过了。”


我们做了那么多的努力,其实无非就是想把“罕见病人”里的“罕见”去掉,让每一个罕见病人可以得到跟常见病、多发病病人一样治疗的权利、康复的权利。让我们再一起努力,把“病”去掉,让人可以做回人本身,成为一个体面的、有尊严的人。




03.

王德智  踩实每一步,可以慢,不能停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保护地周边社区的发展好像出现了一个新的奇迹,能看到野生动物,没准你还能看到大熊猫,这样老河沟对部分游客就有了特别的吸引力。所以2022年下半年,我们开始在保护地周边的社区征集有意愿的村民,培训他们成为生态导赏员。
村民会给游客介绍沿途的动植物,虽然有一些科学上的错误,但混杂了不少土生土长的认知。最有吸引力的还是偶遇真正的野生动物。很幸运,不到两年的时间,有两次我们的导赏员带着游客看到了大熊猫。


在整个导赏过程中,他们还会约束游客的行为、保障他们的安全。但关于遇到带有威胁性的野生动物时应该怎么做,这方面还需要加强。今年五一,有一队游客在保护区水泥路旁边的树上看到了一只黑熊。导赏员立刻说大家赶紧跑,没人跑,全都站在那里掏出手机拍照,结果熊下树跑了。其实在野外遇到黑熊,应该先停下观察,而不是立刻掉头跑。



04. 

李海燕  我被波浪裹挟,但我也是波浪本身


我自己是从受益人转变成工作人员的,但我也不是特例——亲子园项目的工作人员百分之百都是受益对象成长起来的,支持伙伴的成员也有60%来自受益人。

 

我们最初也希望找到科班出身的人员,但是做公益的薪资很难留住这些有专业背景的老师。与此同时,我们又看到了受益人妈妈们成长起来的可能性。大家在项目里受益,对项目有非常多热爱和归属感,带着对孩子的爱,愿意为此持续学习。因此,这条路是走得通的,而且更可持续。

 

这也给了很多因为生育而成为全职妈妈的女性一条新的方向,过往她们在城市里只能找到服务员、保洁员的工作,现在大家还可以做儿童早期发展相关的工作。

 

我们也发现非常多的妈妈老师,即使离开了这个地方,回到她的家乡,依然可以用学到的理念去影响身边的人。她们也始终保留着原来在活力未来习得的跟孩子互动交流的方法。




05.     

关超  潮汐的力量


我们做了个调研,发现这些需要手工收入的女性,55%来自于偏远山区,18%是单亲妈妈,14%可能是因为孩子生病或残疾留在家里不能去上班,还有9%是我们的残障伙伴。


在她们身边没有可及的、灵活的劳动机会。给这些乡村女性发放手工材料的时候,会要求签名。我发现这些字写得都歪歪扭扭的,我就去问为什么,担心是孩子代签的。问了后才知道,她们很多人都不会写字,只是照着字样画下来的。


后来,发放收入的时候又发现,别说是微信钱包了,她们连银行账户都没有。在我们帮助这些人之前,她们从来都没有进入过工作环境,甚至从来没有被看到过。
当时我就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小目标:有朝一日,即使没有我们、没有潮汐,这些残障的伙伴、农村的留守妈妈也能自己通过手工获得收入。




06.  

卢玮静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公益?

 

很多人都是因为汶川地震开始做公益,一起走过了这16年。我以前学的是物理,因为参与汶川地震的救灾,后来转专业学了非营利组织管理,进入到了公益行业。


我们看到了在一个巨大的灾难面前,每个人都像木炭一样被点燃了,彼此互相温暖,大家共同在废墟上建设起新的家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美好。


公益不是传统认为的悲天悯人式的慈善救助,它给人尊严感,给人主体性,它让人有力量去面对未来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它连接远处的人跟近处的人,建构不同形式的共同体,重构社会生态去支持系统化的变革。这是公益的无限潜力和可能性,需要我们每个人向前去行动和探索。




现场 & 幕后

▲ 腾讯社会价值中心负责人傅剑锋老师致辞


▲ 潮汐计划支持的困境女性为北京冬奥会颁奖礼制作的编织花束

▲ 为罕见病代言的罕熊Rare Bear


感谢志愿者Dorcas 和 白山芝士拍摄现场照片


❤❤❤ ღ( ´・ᴗ・` ) ❤❤❤
参与久久公益节,送你一朵小红







一席
人文·科技·白日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