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终于要去深圳了。
下周六我们将在深圳举办第125期现场,除了演讲,这次正在为大家准备点小惊喜,本着可以忽悠但不能画饼的原则,先不剧透,一切请以现场为准。
活动时间:11月16日(周六)
活动地点:深圳蛇口风华大剧院
参加现场:识别文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演讲顺序和结束时间以现场为准。
………………………………………………
本场讲者
01.
漫画家、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无论遇到什么事,我选择温柔地活着。
第一次站上讲台时,阮筠庭22岁,那时她刚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留校成为了一名老师。名校毕业、留校任教、有寒暑假,这样的人生似乎足以让人羡慕,然而她只感到害怕。
“这就是终点了吗?”“为什么我站在终点,却感觉不到幸福呢?”
作为一个年轻的老师,她发现课堂中的学生们都在躲避她的目光,他们在害怕什么呢?许多学生千辛万苦来到这里,却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来,人生为什么要努力下去,又要努力去哪里……就这样,被家庭、老师、社会一路推挤着,考上了大学,等待着他们的还有考研、读博,拼尽全力地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
“可是,我真正想做的又是什么呢?我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变成了这样的大人?”
带着从教二十多年来的观察,对自我、对艺术教育的反思,阮筠庭创作了一本名为《春晖》的书。这是一本半自传性的漫画,讲述了一位在美术学院任教的年轻女老师的故事。她希望借由《春晖》的故事,讨论如何拥抱、接纳真正的自己,带来一丝温暖和力量。
02.
纪录片导演,CNEX联合创始人暨制作总监
拍纪录片不只是去捕捉故事里动人的高光时刻,也是在寻找跟自己内心的相应之处。
张钊维出生于台南,是泉州移民第七代。从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他读了历史研究所,做过报纸编辑、记者,90年代他决定再次转向,用摄像机和纪录片表达自己对更广泛的社会文化的关注。此后二十余年,他一直行走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
2015 年,在抗战胜利 70 周年之际,张钊维拍摄了纪录电影《冲天》,讲述了抗战期间从杭州笕桥中央航校走出的1700 余名飞行军官的故事,其中有接近四分之一在战争中阵亡。张钊维认为他们是一群真正具有贵族精神的人,因为他们本可以有其他选择,但他们毅然决定冲上青天,“誓死报国不生还”。
五年后,张钊维又拍摄了纪录电影《本来面目》,主人公是享誉全球的宗教领袖圣严法师。这不是一部励志电影,也不是宣教影片,他想让普通观众认识一位真正的出家人,了解圣严法师清澈而又伟岸的心灵。
二十几年前,张钊维在刚进入行业时,就认为纪录片是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希望通过影片对社会产生一些影响和改变。他说这可能是年轻时比较天真的想法,但直到今天这个想法还没有改变。
………………………………………………
03.
中国农村老人的情感世界,是一个没有人去叩门也许就不会有人说话的世界,一个异常沉默世界。
当代年轻人谈到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时,吃苦文化常常作为过时的价值被列为吐槽对象。吴昊的博士研究项目关注的群体,就是一群看起来不合时宜、似乎非要“没苦硬吃”的老年人。
这群老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大都有慢性病,没有退休的概念,只要还能干得动,基本上每天都还在干着体力活儿。他们把生活成本压到极低,不舍得开灯,有的老人为了省七八元的公交车费,宁愿走四五个小时的山路。
吴昊出生在鄂西的农村,目睹了农村老人的生活现状后她产生了一个困惑,为什么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今天,他们的日子依然过得非常艰苦。她回到家乡的村子里,住在老人们家里,跟他们聊天、与他们朝夕相处,希望探究为什么吃苦精神在这代农村老人的情感需求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当时代的价值取向更新之后,除了执着地坚守旧有的习惯以外,他们的生命能否找到新的意义附着点。
我们的文明,或许可以找到更恰当的存在方式。
付军胜生于1988年,在成长过程中,他看到河道被农村的垃圾堆满,附近的火山被开采至枯竭,看到城市的发展和渔村的萎缩。
对环境的关注似乎一早就在付军胜的生命里埋植下来。2017年,他驻扎到一座黄渤海之间的群岛上,开始捡拾海洋上的漂浮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
这些漂浮物不仅仅来自当下,而是在过去30年的时间跨度中被丢弃;也不仅仅来自当地——山东、辽东、环渤海地区甚至韩国的垃圾,借由台风与潮汐漂洋过海,搁浅于此。
八年里,付军胜捡到无数拖鞋和牙刷等生活垃圾,也捡到孩童的玩具与气球,以及诸多标注着生产日期的包装袋,昭示着它们诞生的时间。人类的需求与欲望在海滩上变得具体而刺眼,同时又在自然的映衬下,显出一丝荒诞。
付军胜希望通过对海滩漂浮物的研究来反思自然与文明的关系,叩问我们的身心究竟安放何处。
周慧
没有观众的生活,我需要跟自己说了不起。
三十九岁那年,周慧辞去工作,搬离市区,一个人,一间房,面朝大海,不用上班。
自由也像大海一样拥抱了她,不用社交,不必提供情绪价值,时间无限,都归自己,除了没钱,堪称完美。这份甜蜜的自由并没有持续太久,反而在几年后危机四伏,因为“你得每时每刻往里填东西,你很清楚你就是由这些东西组成的,你得负责。全责。”
一棵树可以只活着,但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过去这些哲学命题只是偶尔出现,如今变成了她的生活日常。当自由像海一样无穷无尽,问题也像海一样扑面而来。
写作像一只锚,托住了漂浮不定的自我。从身边开始,她写邻居、写山、写日出日落,直到写作触碰记忆和秘密,最后长出一个想要的自我。
挣扎到五十岁,她已全然领受这份没有观众的生活;假如这一切没能如愿,也不必伤心,因为“徒劳的激情”,“重点不是徒劳,而是激情”。
勇敢一点,新的故事仍在自己的脚下生成。
有着1700年历史的南头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是一片城中村。2019年,南头古城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成为南山区“三大战役”之一。2020年重新开放后,主街变成一条创意街区,其他地方则依然保留着城中村的生态。
2022年4月,「未来奇遇 FATURE」城中村营造小组入驻南头古城,开启属于这片土地的社区营造陪伴之旅。
在南头古城,居民中有90%的流动人口。因此,社区的营造需要考虑如何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同时,去关注潜在的社会问题,如邻里关系的重塑、多元群体的沟通、社区议题的参与、地方文化的构建。
林大海的团队改造了街区里的一所老宅,将其命名为「奇庙」,这一临街的公共空间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交流、讨论、娱乐的场所。通过开展“小巷点亮计划”“主街温度释放行动”“社区议题主理人行动”等,团队组织社区居民从在地问题和需求出发,发现、讨论各类议题,在参与中形成社区的力量。
在这两年的营造过程中,弥合、再造、改变,在南头古城发生着,大海也逐渐收获了属于深圳这个快节奏城市下的答案。
07.
香港大学现代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这是一个你不知道的东北故事,在没进入这个研究领域之前,我也不知道它存在过。
2004年,李纪在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档案馆搜集资料时,在卷帙浩繁的法文、拉丁文档案中,偶然发现了三封中文书信。写信的三个女孩姓杜,来自东北一个名叫三台子的村庄。其中一封提到收信人为“林神父”,另一封则记录了写信的日期,“救世一千八百七十一年五月初一日”,此时正值清朝的同治十年。
在信中,她们自称“小神女”,情真意切地祈求林神父早日回到三台子。这引起了李纪的好奇,这些中国的底层女性是怎样学会读写的?她们为什么要给远在欧洲的神父写信?
从发现杜氏书信起,此后十余年间,李纪不断寻访档案,其中最大的收获是高德神父的手稿。1899年,23岁的高德来到中国,在东北生活了半个世纪,直到1948年死于海城。在他留下的手稿中,有233封写于三台子村的家书,还有十三册村民日常对话记录,以及一百余幅在家书中随手绘制的乡村生活图景。
这些珍贵的手稿呈现了一个立体的历史现场,里面不仅有文字、图画,甚至还可以听到声音,让我们看到冻土之下,一个鲜活的、深沉的、复杂的,也是世界的东北。
………………………………………………
11月16日 12:0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