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umn
九月雌蟹黄丰腴,肉嫩细腻;
十月雄蟹膏肥甘,肉厚味鲜。
秋季的螃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不仅营养价值高,也具有药物的属性。《神农本草经》记载:“蟹,味咸寒,生池泽。可治胸中邪气,热结痛,面肿,败漆,烧之致鼠”。
在中医看来,蟹性味咸寒,具有偏性,食用时有诸多讲究,稍不注意则会影响身体健康。那怎样才能“吃好”螃蟹呢?
挑选有讲究
一捏。捏起蟹背晃动,蟹爪下垂并跟着晃动的是死蟹,蟹爪坚挺并自行摆动的是活蟹。
二逗。用手逗弄蟹的眼睛,如果反应灵敏,表示活力十足;或将螃蟹腹部朝上,如能迅速翻转身体,表明螃蟹活力强,反之说明其活力差。
三看。蟹壳背呈黑绿色且有光泽,则表明螃蟹肉厚壮实;蟹尾处脐凸出来且蟹脐两旁透出红色,表明螃蟹膏肥脂满;蟹脚上绒毛丛生,表明螃蟹体质强健,蟹足无绒毛,则表明螃蟹体软无力。
四试。把螃蟹放入水中,会吐白沫的便是活蟹。
部位有讲究
螃蟹是一种杂食动物,尤其喜好以动物腐烂的尸体为食,因此带有大量细菌和病毒。故螃蟹的以下4种器官不可食用,须去除:
一是蟹腮,蟹腮俗称“蟹棉絮”,在蟹体两侧,形如眉毛,呈条状排列;
二是蟹胃,蟹胃也叫“蟹和尚”,位于螃蟹下腹部的那块可以掰开的三角内;
三是蟹心,蟹心位于蟹黄或蟹油中间,紧连蟹胃,呈六角形,不易辨别;
四是蟹肠,蟹肠位于蟹脐中间,呈条状。
人群有讲究
1. 蟹肉和蟹黄是蛋白质、脂肪、胆固醇和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有高血压、冠心病、胆囊炎、肝肾功能差、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人群要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螃蟹。
2. 螃蟹性味咸寒,多吃会加重寒湿症状,很容易引起肚子不舒服,发生腹痛、腹泻。素有脾胃虚寒、手足冰冷、经常拉肚子的人要少吃螃蟹。
3. 孕妇、婴幼儿、年老体弱者宜少吃或者不吃螃蟹。
4. 螃蟹是一种易造成过敏的食物,中医称为发物,过敏反应很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还会引起荨麻疹、哮喘,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对于特禀体质或对螃蟹过敏的人,不要以身犯险。
5. 伤风感冒、发热患者。这类人群的胃肠道功能在此时较弱,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螃蟹中的蛋白质,吃螃蟹后容易加重病情。
搭配有讲究
因螃蟹偏寒凉,食用时最好避免与苦瓜、马齿苋、西瓜等寒凉蔬果同食,饭后也不应马上饮用冷饮,以免伤寒伤脾胃。
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不要喝茶。因为茶水会冲淡胃酸,茶会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于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
因螃蟹富含蛋白质,如果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如橙子、石榴、柿子等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会使得钙质与鞣酸结合,刺激胃肠道,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还可能引起结石症。
自古以来黄酒与螃蟹同吃是绝妙的搭配,特别是黄酒性温,有活血暖胃的功效,历来被认为是食蟹时去除寒气的最佳选择,其次也可选用白葡萄酒。
一人传染全家?幽门螺旋杆菌该如何预防?
鸡蛋、鸭蛋、鹅蛋……儿童吃蛋要怎么选、怎么吃?
点击图片,预约挂号
编辑:范憬怡
审核:盛丽娟
责编:刘明辉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