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一 新时代山东肉鸡产业的功能定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沉淀,山东肉鸡产业已是全省现代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和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引领性产业,新形势下肉鸡产业的五大功能正日益凸显。
1 产业规模体量大,是落实大食物观的重要支撑
畜产品是支撑大食物观的重要组成。山东是全国肉鸡生产、加工和出口第一大省,产值约占全省畜牧业总产值的40%左右。自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山东肉鸡产能一跃跨上20亿大关(2020年),年出栏稳定在20亿只以上,2023年,全省活鸡存栏7.25亿只,比上年增加10.69%,活鸡出栏24.85亿只,比上年增加14.57%,鸡肉产量316.28万吨,比上年增加11.82%。鸡肉在肉类供给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对食物供给贡献巨大。发展肉鸡产业,正是以实际行动积极落实大食物观。
2 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是稳产保供的重要力量
从2010年开始,山东肉鸡养殖进入规模发展的快车道,规模养殖比重连年攀升,肉鸡规模化养殖比重是所有畜禽中最高的。2023年全省肉鸡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9.69%,比十年前(86.51%)提高13.18个百分点,而2023年全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是87.08%,肉鸡规模养殖比重比畜禽整体规模养殖比重高12.61个百分点。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奠定了肉鸡产业发展职业化、专业化的基础,生产稳定、抗击风险能力强,在畜牧业稳产保供给中的“压舱石”作用日益凸显。
3 产业化经营水平高,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领
山东肉鸡产业与国际接轨早、与国情融合深,开启并引领了国内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在农业领域率先走在前列,已建立起育种、繁育、商品养殖、饲料兽药生产、屠宰加工与深加工、现代冷链物流配送、畜牧装备生产、科技研发推广、人才培训、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等现代产业体系。得益于良好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产业配套以及巨大的行业影响力,2023年山东省胶东肉鸡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获农业农村部批复,覆盖7个肉鸡产业优势县区。目前产值过亿的市场主体日益增多,链主企业的作用更加凸显,产业对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家。肉鸡产业已经成为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4 生产效率水平高,是落实“双碳战略”的重要推力
肉鸡养殖具有生产集约高效、节粮节地、单位动物蛋白碳排放少的特点,一人可饲养3万只甚至更多肉鸡。2013年到2023年,肉鸡饲料转化率从1.7∶1降低到1.5∶1左右,一只鸡节约饲料0.5千克以上,山东20多亿只肉鸡,年可节约饲料100万吨以上。4层立体养殖每平米可提供产品1000千克。这些优势和特点符合我国人多地少、饲料资源紧张、食物保供压力大的国情。此外,鸡粪便于加工利用、养分含量高,深受种植业欢迎,易于构建农牧生态循环体系,发展肉鸡产业是从畜牧生产领域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有力举措。
5 市场潜力巨大,是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鸡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特点,符合现代消费理念和趋势;鸡肉是普适性食品,能突破不同民族、宗教、地域等因素对饮食习俗的影响和束缚,易于推广;中西式快餐连锁、外卖送餐、机构食堂、休闲餐厅及新零售等新兴业态的快速发展,叠加我国人均年鸡肉消费洼地,发展潜力巨大。此外,肉鸡饲料转化率高、生产效率高、与环境融合性强的特点,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大势。近些年来,猪肉牛羊肉减、禽肉增的行业调整趋势一直在持续,从2013—2023年,山东省猪肉产量在肉类中占比从51.47%降到42.28%(降9.19个百分点),牛羊肉占比从13.31%下降到10.06%(降3.25个百分点),而禽肉占比从35.22%上升到47.66%(增12.44个百分点),其中鸡肉占比从26.65%上升到34.94%(增8.29个百分点)。
2019年山东禽肉产量首次超过猪肉,该年份山东禽肉产量333.69万吨、猪肉254.72万吨,当然这与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的特殊性有关(以上数据为统计数据,如果按照行业数据计算,鸡肉权重还要更大)。发展肉鸡产业符合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大势所趋。
二 当前肉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短板
山东肉鸡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步积累了一些问题,暴露出一些短板,随着形势变化和问题、短板的积累深化,不断制约着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技术研究进展较大、对产业运行规律研究少
全行业对技术关注多、研究多、投入多,在育种繁育、饲料营养、环境控制、疫病防控、智能化生产管理、产品加工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缺乏对产业运行规律的系统研究,这不利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 产业链条联接不紧密、产业运行效率待提高
全产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存在不足,各个环节的竞合关系有待提升,行业协同较差。比如,种禽与商品养殖,商品养殖与屠宰加工之间还存在脱节问题,影响到全产业要素作用的发挥。
3 过于追求生产效率、养殖健康存在较大隐患
从业者在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导向下,肉鸡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不断提高,很多鸡场料重比已降到1.4∶1以下。在看到效率的同时,也应关注鸡只生长极限在不断被挑战、鸡只身体负荷过大,这给养殖健康带来很大隐患(要高度警惕肉鸡养殖上类似非洲猪瘟的重大疫情发生),也影响到产品品质。
4 消费市场升级较快、供给质量提升相对滞后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消费需求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体验好转变,加之中国人对食物特有的美食情节传承,广大消费者对产品品质、风味、口感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产品质量与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5 种业弱项依然突出、补短板仍存在较大压力
这几年国内肉鸡育种不断突破,三大自主培育白羽肉鸡已经问世,但由于历史因素,国产品种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还不大,综合性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品种推广、市场布局上有待加强,短期内白羽肉鸡种源对外依赖依然较重。
三 对推动山东肉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绿色、低碳、高效、优质、健康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肉鸡产业作为畜牧业的优势特色产业,理应在践行高质量发展中打头阵、做表率、趟路子。今后肉鸡产业发展,应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新质生产力应用为潜能,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以下几个方面急需重点突破。
1 加强规划引导
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烟台肉鸡产业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23年农业农村部批复了山东省胶东肉鸡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烟台是集群建设的核心区域,全国白羽肉鸡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烟台,烟台肉鸡产业能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这与烟台当地政府部门的高标准规划是分不开的。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公共服务部门、科研机构以及相关单位、组织,包括行业协会和产业链主企业,要科学研判产业发展趋势、市场变化趋势以及产业运行的宏观环境形势,在此基础上共同谋划产业发展设计,编制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政策。作为市场主体,在制定本企业的发展规划、设计产能、布局市场时一定要与市场容量、行业大形势、大趋势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2 强化科技支撑
一方面要强化科技供给。科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所在,要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破解肉鸡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推动大数据、微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要素与产业深度融合,赋能产业发展。虽然肉鸡产业的科技水平、科技含量在畜牧业中相对较高,但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要强化科技推广。不断加强“一主多元”的畜牧技术推广渠道建设,提高科技推广的质量和效率。龙头企业应该在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上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3 强化安全保障
加强畜牧生产管理执法,普及畜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不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高度重视生物安全风险,加强疫病防控技术研发与推广,提升社会防控重大动物疾病水平。以维护好无疫省建设为主要抓手,优化公共生物安全环境,协同“强基”行动推进,提升基层动物疫病预警、监测水平,为肉鸡健康养殖创造条件。多渠道收集、获取数据信息,做好市场形势分析和预警,为从业者布局产能、安排生产计划提供依据。这几年社会化的市场数据分析机构发展较快,像卓创资讯、上海钢联等,在行业影响力较大,他们的数据对开展工作很有借鉴意义。
4 科学调控产能
这几年肉鸡养殖规模扩张迅猛,在为食物保供给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行业内卷也越来越严重,当下广大行业者应该考虑市场容量问题。不同肉类消费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随着生猪产能恢复、平稳,猪肉价格下降以及水禽产业的壮大,肉鸡产业发展面对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从多种迹象看,在消费市场不能有效拓展的情况下,肉鸡产能已相对饱和,但行业扩增还没有停止的迹象,高位产能仍将持续释放,产品价格承受压力较大。照这种形势下去,市场未来令人堪忧。目前肉鸡行业必须科学控制产能,下功夫优化存量、控制总量,提高门槛,积极淘汰落后产能。
5 精准对接市场
市场容量既有上限和瓶颈,也有结构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同步发力。一是扩容,重点拓展大众市场。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鸡肉消费量,我国鸡肉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挖,要通过深化布局市场、科学引导消费、完善流通和销售网络、创造消费场景等扩大市场容量。二是提质,重点布局差异化市场。由增量导向转向提升导向,向质量要效益、向质量要发展空间,积极优化产出结构,占据差异化市场,通过提高供给质量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挖掘潜在市场,通过品牌创建带动产业提质增效和市场主体利润提升。
6 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
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和不同市场主体间的竞合关系,加强行业协同,推进产业上下游不同环节之间的合作以及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协作互补,进一步提高产业链全要素生产效率。比如,种禽与商品养殖,商品养殖与屠宰加工之间的链接需要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要进一步发挥好链主作用,在整合行业发展要素、优化发展资源配置、引领产业发展方向以及联农带农富农上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在当前产业发展由增量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的大趋势下,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在处理与上游企业的关系中,一定要引领好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禽业导刊,原文刊载于《中国禽业导刊》2024年第8期,有删改。
本期编辑:李婷婷(微信号qydk-ltt,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公 告
中国禽业导刊融媒体平台致力于传播资讯、传播理念、传播技术、传播价值,为家禽业高质量发展、养殖户增收助力,有意愿入群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扫码关注
中国禽业导刊
专业·深度·权威
排版|陈慧文
审核|吴荣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