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据统计,2023年云霄县肉鹅存栏14.08万只,全年出栏商品肉鹅45.93万羽,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养殖产业之一。近年来,由于鹅产品优质、绿色、符合地方市场需求的特点,养鹅业越来越受到养殖者的青睐。养殖者利用林下、果园开展养鹅生产。狮头鹅鹅苗需从广东汕头、潮州一带引入,导致2023年每只鹅苗价格在60~100元之间,最高批次的鹅苗每只达110元,鹅苗价位居高不下,给养鹅户增加了养殖成本。笔者自去年春季开始对肉鹅养殖情况进行调查,针对肉鹅育雏成活率低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一、肉鹅养殖周期与出栏体重
云霄县养殖的肉鹅品种均为狮头鹅,饲养周期120天左右,夏秋季成品鹅平均出栏体重8kg左右,冬春季成品鹅平均出栏体重8.5kg左右,高的达9kg。
二、肉鹅育雏成活率调查
据调查,年出栏商品鹅10000只以上的养殖户,其育雏成活率在85%左右;年出栏商品鹅在6000-9000只的养殖户,其育雏成活率在75%-80%之间;而年出栏商品肉鹅在3000-5000只的养殖户,因环境条件制约,管理措施跟不上,育雏成活率只有50%左右,少数为60%~70%,极少数超过75%。对育雏、育成仔鹅、育肥鹅等不同阶段调查,发现13个养鹅专业户育雏成活率低等问题均与鹅病有关,许多养鹅户主都诉苦雏鹅难养。
三、肉鹅育雏成活率低的原因分析
►1 鹅多种常见病的发病情况
细菌性疾病有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鹅传染性浆膜炎等;寄生虫病以鹅球虫病为主;病毒性疾病有副黏病毒病、小鹅瘟、禽流感、鹅呼肠孤病毒、鹅鸭瘟病、安卡拉病毒病和星状病毒等。其中,鹅大肠杆菌病、鹅传染性浆膜炎、小鹅瘟、副黏病毒病等四种疾病占调查发病率的87%,细菌性疾病发病率高达71%以上。
►2 小鹅痛风发病率居高不下
雏鹅痛风主要病原为鹅源新型星状病毒。雏鹅痛风分为内脏型和关节型两种,以内脏型痛风危害为甚。根据育雏情况调查统计,每批次发病率在70%~80%,集中在5~12日龄;15日龄前后死亡达高峰期,死亡率可达50%,若有混感或多病因,死亡率则高达70%左右,20日龄后的雏鹅发病率逐渐降低。
►3 生物安全屏障不够完善
调查中发现年出栏10000只以上大型鹅场一般设有鹅场大门和消毒池等生物安全设施,而小型养鹅户仅用简易围栏设施,消毒、隔离条件简陋,生产区、生活区没有分开,场区雨污分流不够规范。
四、对策与技术措施
根据育雏和小鹅生长阶段存在的问题,按第1~20天育雏期,第21~45天育成仔鹅期,第46~85天育成期分为3个阶段,提出以下若干技术措施。
►1 第1~20天育雏期
(1)做好入舍雏鹅脐部消毒、分拣弱雏集中饲养
根据来自不同区域狮头鹅鹅苗,每批次中鹅苗有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首先,立即做好每只脐部2%碘伏消毒。其次,分栏分群,分拣体重偏小,腹部较大,脐部脐孔较大,表现活动迟钝的鹅苗集中饲养。将育雏舍温度适当提高1~2℃,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可以降低死亡率。
(2)开口药的添加
进入育雏舍的雏鹅应先饮水,以温开水(秋冬季)、凉开水(春夏季)为宜。第1天添加“5%葡萄糖+枯草干菌”饮水,接着开口药使用“恩诺沙星+阿莫西林”饮水,连用4天,才能彻底净化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根据雏鹅健康状况,可适当延长1~2天添加“5%葡萄糖+0.05%速溶多维”饮水,有利于雏鹅健康生长。
(3)育雏舍温度和环境控制
育雏舍配置智能热风机自动保温,还要在保温不足角落接上红外线保温灯,并在不同位置配置温度计。第1天育雏舍温度控制在32~33℃左右,最高不能高于35℃,每增加一日龄降低1℃,降到25℃左右要保持恒温,放牧前要逐渐过度到舍外温度。育雏舍内温度高、湿度大形成的高温高湿小气候对育雏不利。据有关资料报道,育雏舍最适宜的相对湿度:第0~10天为60%-65%,第11~21天为65%~70%,第22~24天为60%~80%,第25-120天为60%~70%。建议在育雏舍内安装除湿机,或在育雏舍内放置若干袋干石灰粉用于除湿,保持相对干燥的环境。同时育雏舍要保持良好通风。
(4)饲喂精料和充足优质青菜
目前雏鹅开食的精料为110#鸡花料或雏鹅0号料,喂养时间一般为3天。青草以剑菜或黑麦草为佳,鸡花料和雏鹅0号料要保证新鲜,3天后改为小鹅料饲喂。第4~12天实行控料,少喂勤添,精料与青料比例为1:1左右,就是日粮中50%小鹅料,50%青菜(或牧草),青料要切碎。晚上10点钟后小鹅只喂青菜不喂精料。
(5)做好雏鹅痛风病预防
育雏第4~6天,用鱼腥草粗提物或用其他中草药提取物添加到小鹅料中,饮水中可添加红霉素+干扰素。同时添加维生素A及维生素B1,给予充足饮水;建议育雏第3天、第5天、第7天每只分别注射“痛风康”1.1mL、1.5mL、1.6mL,可预防雏鹅痛风病发生。夏季育雏7~8天后可以适当放牧,增加运动量。冬季要根据外界温度适时放牧,以减少痛风发病率。
注意降低日粮中动物性蛋白质含量。出现有症状鹅群,立即在日粮中添加防治痛风的中草药(鱼腥草或甘草)粉剂+卡巴比林钙,饮水中可添加甘露寡糖。建议第9~17天每天晚上10时起至第二天早晨5时,采用1000mL凉开水添加170g碳酸氢钠+500g葡萄糖,让雏鹅夜间饮水。一旦有患病鹅只出现,为防止继发病发生,立即用利高霉素注射液在大腿肌肉注射,每只1.5~1.7mL,以控制继发病。
(6)预防肠炎
大肠杆菌感染可引起雏鹅下痢,沙门氏菌感染可引起雏鹅持续下痢,球虫病多见于3周龄左右,其水样稀粪,粪便呈棕红色,持续下痢等。诊断时要找出发病原因,对症治疗。通常可使用硫酸粘杆菌素、硫酸新霉素、安普霉素等进行治疗。鹅球虫病可使用地克珠利、妥曲珠利防治。同时在饮水中加入枯草干菌或酵母菌,改善肠道有益菌群,有利于肠道健康。
(7)防治传染性浆膜炎
药物防治是控制雏鹅传染性浆膜炎发病的一项重要措施。鹅群第16天后可采用盐酸多西环素或氟苯尼考预混剂拌料,连用3天,患病鹅只使用利高霉素或硫酸头孢喹肟肌肉注射。
►2 第21~45天育成仔鹅阶段
(1)继续做好传染性浆膜炎防控
鹅感染传染性浆膜炎在第21~45天阶段仍然是会发病,表现为软脚、拉白痢、肚皮朝天、四脚乱蹬;剖检见包心、包肝等症状。通过病死雏鹅剖检确诊,查出发病原因,建议采用“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粉剂”拌料预防,发现有症状鹅只,立即使用利高霉素或硫酸头孢喹肟肌肉注射,控制病情。
(2)做好安卡拉病毒病预防
安卡拉病毒病属于腺病毒。在老鹅场育雏的小鹅,建议第21~25天,在日粮中添加双黄连散剂,预防本病。一旦出现鹅只发病,要注射腺病毒血清抗体。冬春季还要及时预防鹅只感冒,否则容易继发安卡拉病毒感染,也会继发鹅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病。
►3 第46~85天育成期饲养管理
第46~59d继续实施料草1:1的饲喂比例,以幼嫩象草、包菜叶或杂交狼尾草为佳。60日龄后可少草多精料,鹅群注意防雨淋,加强禽出败等预防管理措施。
五、保障稳定的管理措施和育雏条件
据调查,年出栏商品鹅10000只以上的养殖户,其育雏成活率在85%左右;年出栏商品鹅在6000-9000只的养殖户,其育雏成活率在75%-80%之间;而年出栏商品肉鹅在3000-5000只的养殖户,因环境条件制约,管理措施跟不上,育雏成活率只有50%左右,少数为60%~70%,极少数超过75%。对育雏、育成仔鹅、育肥鹅等不同阶段调查,发现13个养鹅专业户育雏成活率低等问题均与鹅病有关,许多养鹅户主都诉苦雏鹅难养。
►1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做好养殖场日常消毒工作
鹅群养殖要合理安排饲养批次,小鹅放牧(或活动)场地要批次轮换,每批次间应有半个月以上轮休。要将养殖器具、鹅只体表、入场人员、车辆及物品等作为消毒管理对象。每批次成品鹅出栏后,活动场地要全方位彻底消毒。
►2 加强水源保护,保障饮用水质量安全
地下水源取水,建议井深40m以上,取水口周围30-50m防护栏隔离,杜绝任何污染源。每年雨季或台风季节,要做好水源的消毒,定期开展水质检测工作。
►3 不使用发霉变质饲料
福建南部地处南亚热带季风区,春夏季节常受到雾多、雨季和台风天气困扰,环境和空气中湿度大,加工贮存饲料容易霉变。在日粮中可添加脱霉剂,可预防饲料发霉;不使用发霉变质饲料喂鹅。
►4 加强传染病预防
雏鹅进入育雏舍后,要注射抗小鹅瘟血清或小鹅瘟高免卵黄液。第7日龄注射“痛风康”。第14日龄注射禽流感疫苗,第21日龄注射抗副黏病毒疫苗,第45~70日龄注射禽霍乱疫苗。
►5 提倡种草种菜养鹅
鹅是草食动物,黑麦草、杂交狼尾草、剑菜、包菜是喂鹅最佳优质青饲料。为保证青菜、牧草常年满足供给,需做好牧草和青菜播种计划,如每年10月中下旬可播种黑麦草,秋冬季种植剑菜、包菜等。
六、结论
调查中每批次鹅苗成活率问题,主要出现在育雏阶段和小鹅阶段。因此,养鹅场提高育雏成活率,要掌握好育雏阶段和小鹅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首先购入鹅苗质量要好,育雏基础条件要好。其次要加强疫病防控技术和饲养管理,遵循“防重于治,养防并重”的原则,科学喂养,才能降低死亡率,提高商品肉鹅的成活率。真正做到养鹅增效,养鹅致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禽业导刊,本文选自《中国禽业导刊》2024年第10期,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张晶鑫
公 告
中国禽业导刊融媒体平台致力于传播资讯、传播理念、传播技术、传播价值,为家禽业高质量发展、养殖户增收助力,有意愿入群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扫码关注
中国禽业导刊
专业·深度·权威
排版|陈慧文
审核|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