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青少年和朋友出去玩后,晚回家了一小时,比较一下两种父母对于他的批评。
第一种:
“到底怎么回事?你去哪儿了?你知道现在多晚了吗?什么人才会拿着父母给他买的手机,竟然还不回短信、不回电话?! 我气死了!”
第二种:
“我猜你手机没电了,但你晚回家了一小时,我很不高兴。我们说好了,如果你晚回家15分钟,你就要给家里打电话,对吧?”
在这两种批评里,父母都很生气,就像大多数父母一样。事实上,原始的情绪是我们人性中固有的、健康的一部分,表达情绪可以向我们周围的人传递重要的信息。与此同时,调节情绪和改善我们的表达方式,都是后天习得的技能,这些技能会增强或削弱我们的沟通有效性。
在上面的第一种里,父母一开始就用了敌意的语气——
“到底怎么回事。”
给孩子贴上标签——
“什么人才会……”
并指责孩子的性格,间接地指责他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
在第二种里,父母首先给了孩子一个台阶下——
“我猜你手机没电了。”
描述了自己的感受——
“我很不高兴……”
提及了亲子关系——
“我们说好了……”
并试图找到一些共识——
“……对吗。”
对于意图,我们要考虑的是,父母在这种情况下的直接目标是斥责孩子,还是让孩子受益。(也许两者都有。孩子该受斥责,并且他的行为必须改变。)有时,一次有效的批评可以传达两条或更多的信息,但一句话里有一个主旨。第一种的主旨是斥责,第二种的主旨是让孩子受益。因此,青少年对不同方式的反应,以及这两种批评的效果,都会有显著的不同。
在父母的斥责下,大多数孩子都会感觉受到攻击,并产生防御心态。他们可能闭口不言,也可能反击——不管怎样,他们都可能对父母最底层的担忧表示排斥,而不是接受。接下来可能是非建设性的沉默,或者愤怒的争论,让沟通保持在肤浅的层面上。
当孩子确实改变了他们的行为时,斥责似乎是有效的——暂时有效。然而,这是施加有害压力的典型例子——用惩罚的威胁来迫使孩子服从。在那种情况下,青少年下次可能会按时回家,但只是为了避免训斥,而不是因为他们理解并接受了父母的观点。
此时,有些父母可能会问:
“谁在乎我的孩子为什么遵守规则?只要他按时回家,我一点儿也不在乎他们怎么看待时间限制。”
确实,被迫的服从很有诱惑力,可能会让父母在其他方面,如学业、运动或艺术方面迫使孩子服从。然而,孩子的想法的确很重要,因为只有孩子理解并接受一个概念,他才可能持久地改变自己的行为。相反,如果孩子的行为只是为了避免惩罚,那么当威胁消失时,他就不太可能服从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晚上不在家,青少年就很可能完全无视回家的时间限制。既然没有被抓住的可能性,那为什么不在外过夜呢?
如果你想让孩子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表现得很好,那就不能一味地指责孩子。
正如两位心理学家克里斯·瑟伯和亨德里·魏辛格在《如果父母这样支持我就好了》这本书中,写下以上章节那样,批评可能成为斥责,成为孩子的有害压力而无法改善其行为,也可以让孩子从中获益,变得更加成熟。
如果有效表扬、批评和提问,让孩子获益而不是受伤害,我正在组织大家精读《如果父母这样支持我就好了》。我将用10场直播,24*16天社群浸泡+案例答疑来和大家一起拆解如何成为支持型父母。
了解本期请点击:
协助孩子走到更远的地方,是每一个支持型父母的义务。
不要退缩,不要怀疑。
💛 💛 💛
报名期间有任何问题
也可以加我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