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改变1%,孩子改变99%|3步走出困局

教育   2024-09-17 06:02   江苏  


我们知道,在养育孩子的学习中,有一个“父母改变1%,孩子改变99%”的说法。
对此,有的父母能够很欣喜地通过自己的改变看到孩子明显的改观,有的父母说“我也不清楚在什么方面有改变,但孩子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有的父母虽然还没有看到具体的成效,但非常认可这种理念,也在持续践行、自我成长。
但也有非常多的父母,对此理念存在一些疑惑。
比如,有的会非常委屈地说“我已经改变很多了啊,但孩子一点都没改变”;有的会说,“我理论上学习了很多,但具体做时就无从下手,我也想调整自己,但不会啊。”
我挑选了一个比较大众化的案例,希望可以通过简单明了的叙述,给到广大家长关于“如何改变”的一些启发,理清改变的思路,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调整之道。


01
五年级孩子情绪不稳定,从一件小事演变成困局


这是一个真实的来访故事:
当妈妈来时,是这样描述的,正读小学五年级的小A特别容易情绪激动,和妹妹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起冲突,在学校里和老师和同学也是战火不断,为此,小A无法正常在校学习,只得暂时休学在家。

经过初步沟通,了解到事情的起因经过是这样的:

当小A因为妹妹想借用他的彩笔而发脾气时,父母觉得不能惯着孩子由着他的脾气,希望小A学会礼貌沟通而不是发脾气,因此对小A的态度是严肃地指责,甚至会严厉处罚。
为此,小A感觉父母不爱他,更不要说理解他的委屈,但是小A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妹妹想借用他的彩笔时,要如此大发脾气。
而在之后的家庭生活中,出现类似情景时,父母基本都是这样处理,严肃指责并处罚小A,孩子的情绪也因而变得更容易激动,父母介入时更不会听从。
由此,父母更加认定小A小小年纪就叛逆、不听父母劝,也难怪老师说他在学校里表现不好,此时父母内心已经不知不觉给孩子贴了标签,这其实是一种不好的心理暗示。
顺着这样的想法,父母又会忍不住接着想,孩子这样,随着他年龄增长,以后到社会上也无法和他人好好相处怎么办,于是开始了一系列为小A未来的担心。
当父母有了这样的想法后,等后面小A情绪起来时,父母也就更加容易不耐烦,处理起来也不容易心平气和,小A也更加生气,还会伴随一些敌对破坏行为。
再后来,父母觉得小A太不服管教,父母无计可施时,常有放弃教育小A的想法,小A这样的情绪起伏,同时也给他造成在学校适应上的困难,与老师与同学关系的不好,最后的结果是,小A不肯上学。
孩子休学在家后,父母觉得孩子肯定是心理出了问题,于是就带他到医院看病、吃药,随后就有医生、心理咨询师等陆续角色的加入。

如此,就从一个妹妹借用彩笔而生气的日常生活事件开始,孩子一次次的情绪问题逐渐积累、演变成了一个棘手的心理疾病、家庭问题,事态愈演愈烈介入小A的系统也愈来愈复杂,当下的困局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02

降低自己的焦虑,是带动系统的第一步



我相信很多家长读到这里时,都能看出这个家庭的问题出在哪里,能看到为什么这个孩子会一步步走向这样的局面,这和家长的心态、认知、处理方式是紧密相关的。

但很多时候,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当我们自己身在其中时,很容易因为一时的缺乏觉察和惯性而丢失稳定。
由此,我想借着这个典型案例,和大家分享,在孩子出现状况后,父母可以如何改变,从而调整整个事态的方向,向好的一面发展。
主要是三个方向的改变:心态上的改变、认知上的改变、行为上的改变。
故事中的这位妈妈说,在孩子不肯上学之后,她也加了不少学习育儿群,感觉好像是孩子有情绪易激惹的问题,但不知道为什么,她学的理论也都用不上。
倒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开始陷入了看不到希望的无助中,觉得每天都特别焦虑,无奈之下,妈妈尝试自己做咨询缓解焦虑。
妈妈无形中做对了第一步的改变:心态上的改变,先降低自己的焦虑,带动家庭系统的调整。这也就是“三不”中说的不担心,这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先努力把自己照顾好,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不急功近利只盯着孩子,只想着解决问题。而是自己去学习承载和消化更多的焦虑情绪,从而能以更大的心理弹性和灵活性尊重孩子独有的发展节奏。
尤其是妈妈,妈妈自身的情绪稳定对孩子的积极作用极其重要。

妈妈理解到孩子目前只是在成长发展的道路上暂时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相信孩子一定能好起来,给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信任、理解、支持。

看到问题产生与家庭部分功能缺失有关,妈妈就不会深陷焦虑,而是会积极“查漏补缺“,寻找解决办法。

妈妈的状态积极了,家庭氛围不一样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开始调整,孩子也能感受到妈妈的信心和力量,对自己的问题解决也有了信心。



03

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扭转负面心理暗示


第二步:认知上的改变,父母需要持续学习成长,对孩子目前阶段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有科学的了解,从而扭转对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

在生理上,我们人大脑的结构是要先满足爬虫脑基本生存的安全需求,才会有精力顾及其他方面,比如发展的需求。

我们的情绪脑,会把过去学到的东西与当下体会到的东西结合起来,但不会想到将来和长远的结果。情绪脑、爬虫脑共同连接身体意识和情绪意识,提供了主动记忆和当下意识。

才读5年级的小A,目前他管理自我的前额叶皮层还处在发育阶段,所以他最核心的心理需求是安全需求,当他的大脑感觉安全受到了威胁时,情绪就会不易受他自己控制。
因此,当妹妹想借用他的彩笔、他忍不住发脾气,就是他感受到了威胁和不安全后自发的情绪反应,这恰恰说明孩子的安全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也是提醒父母需要去看见和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

因此,小A的父母需要去接纳、尊重、包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而非用指责、处罚、打骂的方式去拒绝孩子的情绪,一次次给予孩子安全感,这样孩子的情绪脑就会放松,能够听到父母的表达内容。

小A的父母在科学的学习了解后,明白了孩子行为发生的原因,也因此不会再将孩子的行为视为叛逆、出格、有缺陷,认定孩子有问题,未来难以进行人际交往,从而扭转了负面的心理暗示。
当父母有了这样的看见和认知,此后,无论小A再怎么发脾气,父母都是这样充满理解和关爱地处理,相信小A并不是一个“问题儿童”。
随着不断这样不断反复的成功处理,小A内化了父母处理情绪的方法,也形成了相应的情绪记忆,自我变得稳定,在家发脾气的次数也逐渐减少了,整个局面往好的方向发展了。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暗示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往往可以左右年幼孩子的发展方向。
心理学上有著名的一个实验现象,叫做自证预言,意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也指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期望行事。
曾经,父母因为不了解小A过激举动背后的原因,对小A做了负面的预言,心里认定了小A“有问题”,最终小A呈现的结果也恰恰印证了父母的想象,而当父母扭转了自己对孩子的认知,孩子也相应地稳定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父母认知上的积极转变也非常关键。



04

做好容器,应对孩子每一次情绪的表达



第三步:行为上的改变,父母需要持续做好孩子情绪的容器,面对孩子的情绪时,一次次给予耐心的陪护。
当转变了心态、调整了认知、选择相信孩子之后,父母就需要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付出更多的耐心、爱心,最关键的是在面对孩子每一次情绪的表达时,有技巧地加以处理。
具体地说,就是帮孩子识别情绪,给情绪命名,表达情绪,帮他调节管理情绪,给孩子修复的空间、时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爱他的、尝试理解他的。
比如,夏末准备复学时,小A周六和父母说准备周一到学校上学,但在周一早上,小A表示身体不适不能上学,还发脾气说昨晚空调太热,都怪父母。

父母在学习后,就由原来的催促他上学和生气,习惯说“你自己提出,现在又这样说话不算数”,调整为从心里看见孩子还没准备好,他的行为是种暂时退缩性的自我保护,看到孩子的尝试,也看到孩子内心的沮丧,无助和气馁。

父母有了这份看见后,就对小A说:小A,妈妈知道你很气馁,你尝试努力去学校,但看上去没达到你的目标,你好像对自己也不满。在这么久没去学校之后,你还愿意尝试已经很了不起,我们可以一起慢慢来,等积蓄的力量足够时再试试。

这就是父母在行为上具体的改变。有了父母的支持,有家庭作为温暖的安全基地,小A也学着将这样的应对姿态,带入与老师与同学的相处中,上学不再是痛苦难熬的事了。
在不知不觉中,随着父母心态、认知、应对方式的改变,小A也逐渐改变了。
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有独特性,因此技巧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需要了解的是技巧背后的原理,时刻审视自己的心态、认知和行为,那么不管面对多么复杂的场景,都能抓到问题的本质,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真正助力孩子成长。
然后就是一份相信,相信自己做到1%的改变,孩子自然会改变99%,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通过切实的转变,带领家庭走出当下的困局。

💛 💛 💛

预约1V1
可以添加我的微信


青春期手册
陪孩子一起走过青春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