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了老师,他在学校表现都挺好的,但一回到家就不行了,磨蹭的要命,东摸西摸,要很久才能进入状态。那么多的作业量,每天又搞到很晚,他早点开始不就可以了吗,他为什么就是不呢?每天都为这个吵架,大家都很不开心。”
这是一个妈妈在1V1养育赋能中的抱怨。
这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困惑,很多家庭都会遇到到类似的情况。如果对这类孩子再做观察,他们一般会有以下特点:
1、整体的学业表现并不差;
2、成就动机一般都较强;
3、内耗大,常自我纠缠,也有表现出选择困难;
4、反刍思维比较明显,表现为不断确认(做法或想法),尝试完美;
5、非常在意内外部评价,表现更容易受评价的影响。
02
孩子为什么会在学校和在家有那么强烈的反差呢?我们如何来理解他们的行为呢?
在以上的5个特点中,高成就动机特别值得单独拿出来做讨论。
很多父母观察孩子在家的行为,会评判孩子“不学好,不要好,不努力”,这其实不符合孩子的真实现状。虽然表现和意图之间存在反差,但是我们不能被眼前的表现迷惑,导致与孩子互动方向的偏颇。
高成就动机的孩子,往往在学校就已经消耗太多内在的资源,回到家庭中,他们极需补充能量,让自己进入放松状态,以修复白天长时间的紧张与疲惫。
每个孩子补充能量的方式不同。这些方式或许和父母期待看到的有差距,有矛盾,因此,就很容易转化为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晚间学习安排的冲突。
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看什么样的互动方式,更有利于孩子充电,又能保持好有序的学习节奏。
在和很多父母的沟通中,我也总结了不良沟通可能会导致的两个恶性循环:
1、越想节约时间,越会花更多时间
在孩子的“自然充电”节奏下,如果父母过度干预,控制型干预,孩子会过度补偿——你越是对我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比如什么时候必须做什么,做多久等等),我越是要再拖延一会。
2、对自我的负性评价
我写这篇,当然不是在给孩子的行为寻找托词,而是想聚焦父母的互动模式,具体可以怎么做,既支持到孩子的充电,又能支持孩子寻找到属于他们的学习、休息节律。
1、放下控制,增强孩子的自主性
孩子可以选择他们的休整节奏。
比如有些孩子放学回来后就是要先睡一会,然后再完成作业。
有些孩子并不沉溺游戏,但是需要在手机里有一些放松时间。
有些孩子选择早睡,第二天很早起来完成作业(当然也可能起不来)。
有些孩子要在楼下和同学聊会天再上楼。
有些孩子习惯先洗澡再完成作业,有些反之……
尊重孩子的这些节奏,并协助他们去验证匹配度。这要求父母放下自己的成功经验,以及理想化模型。这个过程,也是体现孩子自主性的过程,探索自主性的方式,就是不断尝试。
2、不害怕冲突,直面问题的讨论
当孩子获得自主性,他们获得的自由,也许不知道该如何恰当使用。比如常见的,孩子在手机里停留太长的时间,放松时间太久导致启动太晚,影响睡眠等等。理性地呈现及讨论这些话题,不回避可能有的冲突,有原则,有边界,也有弹性,直至达到磨合的稳定性。
这里,我用的是“磨合”,也就是,讨论的时候,我们不能武断,专权,同样需要放下完美期待和理想化模型,在沟通中和孩子达成一致。这个过程,在保证大方向的前提下,可能会有妥协,会有退让。
3、适度共情,就事论事,不人生攻击
其实很多父母都很理解自己的孩子,长时间的学习,还有做不完的作业,很辛苦,很不容易。有些父母太过共情,以至于缺乏坚定,边界感缺失,孩子并没有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帮助。
但是,我也发现,很多的父母,在共情过后,都有一个“但是”——但是,你必须,你一定要…….这样的矛盾,甚至是分裂,加剧了我们自己的焦虑,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存在大量指责、贴标签、甚至人生攻击的情况,让孩子跌入“对自我的负性评价”循环,从性价比来看,这是非常不“合算”的。对于这些,我们需要谨慎又谨慎。
4、必要的减法以及充分的家校沟通
父母敢不敢帮助孩子做减法?比如有哪些事,可以不做?这确实需要父母的格局,但有格局还不够,足够开阔的视野,才能打开格局,才能有勇气,才能坚定。这是父母的修为,自我建设。
我当然不鼓励孩子可以不完成学校作业,但是围绕孩子的实际情况,如果作业数量,作业难度,已经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在保证整体学习效果的前提下,父母可以和孩子讨论是否需要做调整,是否有哪些可以“做减法”的部分。同时约定试行周期。注意,这一定是建立在对孩子有充分了解,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
涉及到的家校沟通工作,绝大多数孩子没有能力处理,需要由父母来做。教育的大背景个体无法改变,在个体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给予孩子一些“保护”,创造可能的空间,我不认为会“纵容”孩子,只要建立在充分沟通,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主动比被迫,伤害更小,会有更长期主义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