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深冬,天气越来越冷,万物都进入“藏”的状态,孩子的身高好像也进入“冬眠”模式,不见长了。
确实,冬季阳气内藏,孩子的身高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增长。但这段时间,其实是养精蓄锐、积蓄生长动力的黄金时期。冬季把阳气、精气都收入肾中,能量才能收藏得好,为来年的生长做好准备。
然而,肾常虚是小儿体质的一大特色,所以冬季孩子要特别注重对肾的养护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生长能量。
这个时候,有些家长问我:“我听说六味地黄丸对孩子长高很有用,适合肾虚不长高的孩子,趁着冬季补肾的时节吃一些,是不是很合适?”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六味地黄丸,相信家长都不陌生,它出自宋代儿科名医钱乙之手,原本叫“地黄丸”,是钱乙从《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化裁而来,把肾气丸中温补阳气的桂枝、附子去掉,保留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这六味药,就组成了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从诞生之初的确是作为帮助孩子发育成长的药物。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茱萸补养肝肾,涩精固脱;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这三味药配合起来,滋补肝脾肾的作用十分强,肾中精气充足,就能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
所以,钱乙把六味地黄丸作为调理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等肝肾不足病症的常用药,六味地黄丸其实是一道“幼儿园级别”的药方,十分适合孩子稚嫩的体质。
看到这里,我相信一些家长可能动了心思想给孩子吃一些了。别急!此药虽然能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却并不是所有孩子的“助长灵药”。
家长要记住:六味地黄丸是一味药,不是保健品。给孩子服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是否对症。
六味地黄丸只能用于调理小儿肾阴虚引起的生长发育迟缓。比如孩子有出牙迟、囟门迟闭、行走迟、语迟等“五迟”等证,以及常有肾阴虚引起的盗汗、遗尿等,这个时候用一点六味地黄丸来调理,是对症的。
但孩子生长发育迟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有可能是后天养护不当,导致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乏源、营养失衡或不良、缺乏运动等等原因。这个时候,吃六味地黄丸不仅起不到作用,反而因其滋腻而给脾胃增加负担,引起反作用。
现在孩子的饮食条件都比较好,不少孩子存在营养过剩的情况,体质也大多偏湿热。而六味地黄丸中,熟地黄、山茱萸、山药都是滋补的药材,性质温补,孩子盲目服用,反而会加重湿热的情况。
六味地黄丸毕竟是一道药方,肾本身没有什么毛病的孩子吃了,很容易鼓动肾中的相火,肾中相火妄动,就容易引起性早熟。临床上,我也见过一些案例,家长为了让孩子长高,自行给孩子服用六味地黄丸,结果孩子反而出现了提前发育的情况。
所以,家长要记住,六味地黄丸虽然好,但也要在对症、有医嘱的情况下服用,千万不能把它当作助长保健品,盲目给孩子吃。
那么,冬季想帮孩子养肾助长,有没有一些更温和、安全的方法呢?当然是有的。
其实,人体就自带“六味地黄丸”,那就是我们身上的经络穴位。冬季推一推这些经络,既能滋补肝肾、固精填髓、把生长能量妥妥藏住;又能健脾助运,不给脾胃增负担,助垃圾毒素排出。包括以下经络穴位——
生气血、促发育的督脉
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 不仅汇聚了全身经脉的阳气,还负责将阳气输送到全身体表的肌肤腠理之处。对于儿童来说,督脉的通畅与否尤为重要。儿童的生长发育处于关键阶段,需要充足的阳气和气血支持。
在督脉上,我们可以常作捏脊、推脊等推拿手法,激活、疏通全身脏腑的气血,通达全身经络,达到调和脏腑、治病强身的目的。
捏脊的方法相信家长都很熟悉了:让孩子俯卧,家长双手拇指抵住孩子脊柱两侧的肌肤,食指、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捏拿皮肤,从尾骶骨处开始,自下而上,双手交替捻动向前,一直捏到大椎穴。每捏3下,就要把皮肤提起1下。
孩子不愿捏脊的,也可以推脊,一定要用上按摩推拿精油作为介质,从尾椎向上直推脊柱至大椎穴,直到皮肤微红发热。带有健脾助运作用的健脾精油效果会更好。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益精髓、强筋骨的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与肾脏紧密相连,是人体阴阳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调节人体的阴气。
这条经络对肾的养护非常重要,有助于小儿吸收和利用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又最善于能够调节体内的内分泌系统,这对于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具有重要作用。
在肾经上,我们可以重点推拿以下穴位:
✔ 涌泉穴:涌泉穴是肾经经脉第一穴。每日摩涌泉1-3分钟,可以让气血肾精源源不断生出,为生长发育提供更多能量。
✔ 太溪穴:为肾经的原穴,位于内踝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其可以滋补肾精,它既补肾阴,又补肾阳,壮腰膝,起到真正促长的作用。日常按揉太溪穴1-3分钟。
健脾胃、补中气的脾胃经
脾胃是后天之本,在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是像“土地”一样需要持续维护的根基。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这两条经络配合调理,能健脾养胃助运化,发挥其吸收、运化营养物质的最大功效,助力孩子的生长发育。
在脾胃经上,可以重点推拿这些穴位:
✔ 足三里:足三里作为胃经的合穴,就是胃经经气汇聚壮大的地方,是气血最旺盛的地方。日常按揉足三里1-3分钟,能够让胃经的经气逐渐壮大,相当于间接给脾胃“施肥”。
✔ 三阴交:“脾主中 ,肾肝主下 ,中下焦一穴可以尽之”,三阴交对于肝、脾、肾三脏都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还能养阴清热、通调水道、通经活络、健脾助运,对小儿生长发育特别有用。
还可以同时推拿脾胃经整条经络。
1、先取少许精油涂抹在手掌根,将孩子的小腿暴露出来,以外膝眼(膝盖前外侧凹陷)为起点,沿胫骨(小腿前面纵向凸起的骨头)外侧缘向下搓揉,通过脚踝中点,继续沿脚背向前搓至第二足趾趾尖;
2、然后转至足大趾内侧末端,沿足内侧缘向上经过内踝,继续沿小腿内面前侧经小腿中央,向上搓揉,直达膝盖内侧。
此时也一定要用上润滑的推拿介质,尤其是调理脾胃的草本所制成的精油,能助力手法的能量成倍提升。
最后,我再次提醒家长,无论是给孩子服用什么药物,都要先辨证,在对证、有医嘱的情况下进行。毕竟,每个孩子体质都不一样,调理的方法自然也有所区别。只有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 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