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开门七件事”

文化   2024-11-18 22:57   加拿大  

盎格鲁-萨克森体系内的传媒在过去20年间被“左翼进步派”高度渗透,《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POLITICO》、CNNABC、《卫报》、《经济学人》、《金融时报》……,这一长串响当当的名字在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几乎毫无掩饰地站队民主党,而持相反立场的知名传媒则不过福克斯新闻、《华尔街日报》等寥寥几家。


正因如此强烈的偏差导致选前、选中,由传媒体系主导的美国大选预测、分析和实际结果大相径庭(与之相反,不论著名的英国博彩平台赔率,还是传说中的“义乌大选周边订单走向”,在同一问题上都惊人准确),极大影响了媒体的声誉。但一码归一码,剔除被主观愿景的误导,不论左中右,各派传媒在大选结果尘埃落定后,对已成既成事实的特朗普未来政策走向之研判,较“野路子”分析还是显得专业和靠谱得多。

ITV政治分析节目制片人、前BBC高级政治记者非茨杰拉德(James FitzGerald)日前罗列出的“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台后的开门七件事”,就因几乎都是有据可查、有索引可参照的特朗普选前言论“集句”,显得颇有可信度。

中国俗语中的“开门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而特朗普的“开门七件事”则是移民、关税、气候政策、乌克兰战争问题、堕胎争议、“1.6”事件善后和对针对自己刑事调查的秋后算账。

所谓“移民”即阻拦非法移民入境和驱逐已入境非法移民,以及收紧非法移民特赦和难民申请标准,向加拿大、墨西哥等邻国施压要求其配合,向拉美等非法移民国施压迫使其减少对美非法移民输出,以及,可能包括设法通过理发,废除“属地国籍”传统,废除“即便父母都是非法移民,只要子女出生在美国后者就是美国公民”的现行法律规则。

鉴于特朗普崛起的根基是其核心支持群体的高度黏性,而这个群体的核心诉求正是驱逐和限制非法移民,这个问题也是共和党和民主党近年来生死攸关的博弈焦点,非法移民和难民大量转化为美国选民对民主党有利,对共和党不利是两党普遍认识,这个议题也是特朗普和共和党其它派系间最能凝聚利益共同点和共识的部分,因此可以断定,特朗普上台后会毫无悬念将这一话题当作第一要务立即推动,任命反移民名人米勒(Stephen Miller)出任“移民沙皇”的人事提名也充分说明了这点。

实现这一目标的阻力一是诸如“属地国籍规则”变更等深层政策改变涉及立法,尽管共和党已控制两院多数但仍会遭遇阻力,且留给特朗普的时间窗口可能只有中期选举前的两年,二是各州配合意愿参差不齐,饱受非法移民涌入之苦的“红州”得克萨斯、佛罗里达会配合甚至催促,但俗称“拉美裔非法移民黑洞”的加州已公开表达了“一定放水”的立场,届时拉美裔非法移民“闯关”的重心,将转移到美国西部各州的边界。

所谓“关税”,实际上包括关税、通胀和税收政策等攸关经济的各层面。鉴于本次大选选民最集中关注的是经济问题,特朗普势必无法回避在这些领域有所作为,但这个领域的许多问题牵一发动全身,如兑现其选前曾作出的普调10%、对中国产品增加60%关税承诺,一旦激发通胀、尤其民生产品和服务价格继续上涨,却对目标国家伤害有限,就会引发自身团队内的争吵和分歧,而延续2017年上个任期的减税政策则可能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引发自己核心支持群体——底层白人的不满。相对而言,一些不伤筋动骨的“小打小闹”,诸如废除在美国天怒人怨的强制性消费,取消社会保障金裞等,则可能成为一系列“经济派糖”的探路石。

所谓“气候政策”即针对绿色能源、减排和气候变化控制的举措。特朗普本人是众所周知的环保怀疑论者,第一任期不仅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还先后废除了数百项和气候变化有关的法规和行政命令。“绿色纲领”是近年来美国民主党、尤其党内“进步派”的核心纲领,民主党执政的四年,美国不仅重返《巴黎气候协定》,还在“绿色替代”这一关乎两党气运消长的核心问题上全面“复辟”且竭力阐发。不论出于自身“色系”需要,还是普遍支持共和党的采油、石化领域巨头的需要,特朗普上台后都会再翻一轮“烧饼”。如今页岩油巨头Liberty Energy创始人、著名减排怀疑论者赖特(Chris Wright)被提名为能源部长,另一位气候变暖说质疑者泽尔丁(Lee Zeldin)被提名为环保署署长,可见其“翻烧饼”决心之大之急。

乌克兰问题相对微妙。事实上自3月更换竞选顾问团队后,特朗普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公开发言趋于稳健,尽管他继续批评美国花费数百亿美元支持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战争,并承诺通过谈判协议“在24小时内”结束冲突,但越来越不愿解释究竟怎样才能做到这一切,因此这个问题上他将如何行动尚有很大悬念,但有一点可以断定,“美国优先”是特朗普根深蒂固的思维逻辑和行为原则,未来美国将更加不愿意在乌克兰或其它被他认为“关我鸟事”的境外热点提供更多“免费午餐”。

所谓堕胎争议似乎不会成为特朗普上台后特别热门或优先的急务。事实上在选战中特朗普不止一次表示,自己上台后不会推动全国性限制堕胎的法令或政策落实,“将把决定权留给各州”,这也意味着“自由堕胎州”和“限制堕胎州”的长久博弈将持续。坦率说,认为特朗普上台会导致美国“堕胎自由大踏步后退”,很大程度上是民主党在哈里斯(Kamala Harris)替代拜登(Joe Biden)参选后刻意诱导所致,民主党团队认定这个话题是共和党和特朗普的“死结”,才会在这个“伪命题”上纠缠不休。既然选举已结束,特朗普当然不会在这个他并不太感兴趣的话题上浪费时间。

所谓“1.6事件”善后和对针对自己刑事调查的秋后算账其实是合二而一的同一件事,即为自己四年前败选后民主党主导的法律和政治清算出一口恶气,前者意在洗脱自己和激进铁杆支持者背负四年的“犯罪者”恶名,后者则是在前者实现或基本实现后乘胜追击,对包括“特朗普案”刑事调查员、资深检察官史密斯(Jack Smith)在内一系列“吹哨人”的报复。鉴于特朗普一贯“有恩必酬,有仇必报”的个性,尽管在这两件事上“反攻倒算”后遗症很大,但特朗普一定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陶短房
旅加华人作家陶短房的公共号,暨听书合作伙伴陶短房和青溪发布听书合作信息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