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作】风险管理的未来(连载之三)

财富   财经   2024-11-19 18:58   上海  

文章的英文版刊登于美国《风险管理协会期刊》2021年四月号。中文翻译版刊登在《上财风险管理论坛》杂志2024年第3期(总第29期)“译作”栏目。经译者授权在“风控博士沙龙”微信公众号发布,由于文章篇幅较长,采用连载方式发布,本次刊登文章的最后一部分。
作者Richard J. Parsons是美国银行前执行副总裁,负责集团操作风险。他的著作《破产:美国的银行系统》和《投资商业银行》由风险管理协会(RMA)出版。他也是RMA期刊的编辑咨询会议成员。
译者张天源,某证券公司风险管理部市场风险组员工。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金融学硕士,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房地产开发和金融硕士,佩波代因大学金融学学士、应用数学辅修,FRM持证人。曾从事美国CMBS特别服务权定价,境内投资银行业务;2017年起参加证券公司固收自营、投资银行等业务线风险管理,中台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创新和相关信息系统建设。喜好学习研究金融风险管理与相关知识技术、人文学、文化比较与跨文化沟通。目前对天文物理学、健康管理和五金电器修理感兴趣。
译者杨成佳,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风险管理与精算学系,现任国联基金风险管理部高级风控经理。历任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产品管理部精算员、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风控经理、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养老金投资部投资监督等职。



教训四:判断力、商业智慧和周期的重要性


金融危机告诉我们,数学模型有它的用处,但绝不能取代银行家的判断力、商业智慧以及对商业周期的深刻理解和经验。在金融危机中成功应对惊涛骇浪的银行,往往是由那些深谙周期规律、懂得尊重周期的高管掌舵。他们不会在经济好时被“轻松赚大钱”的诱惑冲昏头脑,因为他们明白,银行这个行业的利润本来就薄,杠杆又高,如果偏离高质量资产太远,就难以在周期中保持稳健的回报。


有眼光的风险管理能带来优异的风险调整后股本回报率(RAROE)。在经济增长超过3%的时候,几乎每个银行家看起来都像是聪明人。但一旦经济放缓,GDP开始下滑,那些盲目冒进的银行家就会现出原形。而那些能够在整个经济周期中保持稳健的银行,往往能产生稳定的回报,进而带来更高的RAROE。这样的银行会比那些只在短期内ROE突增的银行获得更高的市场估值。

教训四就是,在银行业,银行家的判断力、商业智慧以及对经济周期的敏锐把握仍是不可替代的。


教训五:多未必好

教训五有点微妙。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那些年,银行业在风险管理上的花费可能是历史上最多的,聘用的风险管理人员数量也是前所未有的多。可是,尽管如此投入,许多银行在危机来临时依然遭受了惨重损失。这就引出了两个问题:


  • 银行在危机前是否投入得还不够多?是不是雇的风险管理人员还不够?


  • 如果银行在危机前再多花点钱、多请点人,是否就能避免这场危机,或者至少减轻损失?


从2008年到2019年,银行业在风险管理上的人手和投资大幅增加,显然,监管者和银行都一致相信在危机前对风险管理的投入不够。

但是如果这个答案不对呢?有没有可能银行业在危机前并不缺人手或资金?如果风险管理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数量上的问题,而是质量上的问题呢?

十年后的今天,是否需要更多的风险管理人员可能已不再是关键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银行业的风险经理确实缺乏足够专业知识来应对他们负责的风险。由于缺乏深入的专业知识或产品知识,这些风险经理在监督银行内部的风险承担者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回头来看,太多的风险经理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无法对一线风险承担者和他们的量化或定性模型提出实质性的质疑。

有一家银行在危机中表现得相当稳健,他们靠的是两条“指导原则”:“要了解自己的业务”和“只承担我们理解并能管理的风险。”这家银行在2000年代初经历了一次重大交易损失后制定了这些原则。当时银行高管后来才发现,他们其实并不真正理解那笔交易的风险。经过这次教训,该银行在危机爆发前的几年里,就鼓励风险经理叫停那些他们不完全理解的交易。

这个决定的结果是,该银行的增长速度一度不如一些同行快。然而,这两条指导原则让他们避免了参与那些“有毒”的复杂金融产品,比如CMOs(担保抵押债券)、CDOs(担保债务凭证)和MBSs(抵押支持证券)。如果该银行涉足这些业务,风险管理人员和投入肯定会增加。但从其他银行的经历来看,即使增加了这些投入,仍然难以避免巨额损失。

另一个例子是,有家银行在危机前涉足了他们不太了解的小企业贷款业务。一线的风险承担者开发了很吸引人的算法,声称可以将信用卡贷款的经验应用于小企业贷款。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算法看起来的确能有效降低获取小企业借款人的成本。风险经理于是给了一线管理层放行许可,允许继续推进。几个月内,该银行迅速扩大了小企业贷款市场份额,还向分析师们吹嘘他们的“低接触”贷款流程。但随后意外的损失接踵而至,约18个月后,随着损失失控,整个项目不得不关闭。

历史证明,要么是风险经理不懂得如何设计合适的统计测试流程,要么是他们被一线风险承担者用那些“完美的模型”说服,急于追求市场份额和利润。如果该银行在测试设计上花更多心思,并且不那么急于扩张,这些损失本可以避免。一个在统计测试和设计上经验丰富的风控经理,可能为银行节省数百万美元。

教训五是,更多的风险管理投入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好的风险管理。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人员和实践,往往胜过数量多、投入大的风险管理。少即是多。


教训六:制度、流程和文化的重要性

银行业面临着一种矛盾:强有力的风险管理,往往发端于失败带来的教训。

举两个例子,看看这个现象在近代银行业历史中是如何体现的。在2008年至2010年的金融危机中,美国有将近500家银行倒闭,但新英格兰和德克萨斯的社区银行和地区性银行却幸免于难。这并不是巧合,因为在1987年至1992年间,这两个地区的银行经历了比其他地方更多的银行倒闭。光是德克萨斯州,当时倒闭的银行和储蓄贷款机构就占全国总数的25%以上。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那些年,新英格兰和德克萨斯的银行董事会和管理层,比其他没经历过1987年至1992年失败的地方更为谨慎。正如一位佛蒙特州社区银行的董事在2006年说的那样,当时银行的首席执行官建议放慢增长速度:“15年前我们差点就倒了,我可不想再经历一次;如果你说市场泡沫太大,我支持你收紧贷款标准的决定。”

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全国有9300家银行倒闭。这些倒闭的影响,在接下来的四十年里一直笼罩着整个银行业。为什么是四十年呢?

答案很简单:那些在大萧条中活下来的年轻银行家们一直工作到1980年代初。他们不仅仅是在银行工作,他们还掌握了银行的实权。你可以去问问银行里的老前辈,问问当年那些“信用政策执行官”的威力,他们是如何用铁腕管理银行的。几乎每家银行都有一个像W.J.史密斯这样的人物,他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的北卡罗来纳州银行里,他的话就是法律,连银行的首席执行官都不敢质疑他。W.J.史密斯在1943年毕业于北卡罗来纳教堂山分校会计专业,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美国海军,退役后担任第一联合全国银行和北卡罗来纳全国银行(美国银行前身)首席贷款官,同时抚养了4个儿子。

像W.J.史密斯这样的风控经理,通过严格的流程控制着他们的银行,这些流程最后变成了信用政策手册。为了达到授信、批贷和催收的五C原则,他们狂热地记录流程和程序。这些经历过大萧条的W.J.史密斯们,建立了一种宗教般的文化,银行家们如同遵循神谕一样执行贷款手册。那些违反手册规定的放贷人,会被视作“不洁之人”而被银行驱逐。

尽管这些经历过大萧条的老银行家们从未把他们的工作描述为在建立一种“文化”,但实际上,他们确实在建立一种文化。当时,这种文化的基础就是书面的政策和程序,它们规定了做生意的正确方式。

金融危机再次提醒我们,书面的规定和程序在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风险管理文化中有多么重要。就像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一样,2008年后的银行监管者要求银行展示其记录在案的风险政策和流程,范围远远超出了信贷风险。

银行的文化建设成为了董事会的一项任务。三道防线被重新引入。银行必须证明其有强有力的治理结构。更高的监管期望要求银行记录风险框架、风险偏好、明确的角色和职责、数据质量,并对实质性的异议留痕。还建立了风险文档,用来存储风险和控制评估、关键的多层级业务流程图、关键风险指标(KRIs)和预警信号。就像20世纪传统的贷款委员会曾是银行业信贷管理的主要控制手段一样,新一代的控制和治理流程被建立起来,让风险经理能够应对21世纪的风险。

教训六有多个层面。首先,2008-2010年的失败经验使一代银行家变得更加谨慎,他们的经验将在未来几十年影响行业的发展。其次,风险经理现在有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像前两代银行业的先辈们一样,成为行业文化的坚定守护者。第三,回归详细记录政策和程序的基础文牍工作,是有效塑造行业文化的基石。


教训七:大恐慌——政策制定者也可能成为“黑天鹅”

金融危机让记者安德鲁·罗斯·索尔金赚得盆满钵满。他写的《大到不能倒》在2009年大卖,2011年还被拍成了电影。

不过,还有两本关于金融危机的书,虽然没那么出名也没有被改编成电影,却更具深度。这两本书是在金融危机平息多年后写成的,时间让它们的内容显得更加客观。

第一本书是《炼金术的终结》,作者是2003年至2013年间担任英国央行行长的默文·金爵士。金爵士是位经济学博士,他用严谨的学术范式分析了金融危机。他的主要观点是,从美国政府允许雷曼兄弟倒闭到宣布TARP(问题资产救助计划)之间,全球陷入了一场大恐慌。他在书中提到,“银行的经营依赖储户的信任”,而在雷曼倒闭后的28天里,这种信任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崩溃了。

第二本书是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教授劳伦斯·M·鲍尔写的《美联储与雷曼兄弟:还原金融灾难的真相》。书中指出,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把是否救助雷曼兄弟的决策大权拱手让给了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这是一个重大错误。鲍尔认为,保尔森严重低估了政府任由雷曼倒闭的后果。他在书中写道:“事实上,雷曼的倒闭本可以避免。”

限于篇幅,本文不会详细公共政策制定者应对雷曼事件的细节得失,不过我们可以从2008年9月至10月那段惊心动魄的日子中吸取几个教训。

鲍尔教授在书中提到,2008年秋季的政策制定者没有充分理解沃尔特·白芝浩在其1873年著作《伦巴第街——货币市场的描述》中的警示。白芝浩是《经济学人》杂志的出版人,他把金融恐慌形容为“神经性疼痛”,认为在恐慌期间,政府别无选择,只能充当最后贷款人。他主张,“自由放贷”虽然违背了人们的本能,但在恐慌时期,一个倒闭会导致多个连锁倒闭,最好的办法是阻止最初的倒闭。

美国的政策制定者直到雷曼倒闭一个月后,才按照白芝浩的建议行动,这给银行家们敲响了警钟——他们不能指望政策制定者在危机初现时采取及时的行动来遏制恐慌。实际上,银行家们应该假定政策制定者的应对可能会加剧恐慌,雷曼刚倒闭后的几周就是如此。在TARP资金批准前几天,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将两家大银行交给了更大的银行接管,这无疑加剧了市场的恐慌。(另一面,COVID-19疫情带来的经济威胁,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反应总体上得到了好评。但疫情的后续发展仍未可知,当前的措施是否足够,是否会带来通胀压力和未来的债务危机?)

虽然救助管理不善的银行确实存在“道德风险”,但这种风险必须与可能引发整个银行体系大规模恐慌的更大风险进行权衡。

银行家们必须认识到,大多数政客在面对公众恐慌时,往往出于政治动机采取行动。与其说是灭火,有些政客更可能通过煽动性言论“火上浇油”。所以在2009年初,这个政客暗示要保护银行家免受“暴怒人群”的攻击,那个政客威胁要“国有化银行”,银行家们想必应当见怪不怪。

“黑天鹅”这个词用来描述极其罕见、几乎无法用历史数据预测的事件。政策制定者和政客们对大恐慌的应对措施本身是否也构成 “黑天鹅”?关于这一点虽然尚存争议,但教训七告诉我们,银行家们不能指望政府在下次——肯定还会有下次——金融危机中作出理性的反应。这意味着银行家们必须准备好应对金融危机和大规模恐慌,采取稳健的风险管理策略。在这方面,金融危机后的《多德-弗兰克法案》要求大型银行进行压力测试,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教训七告诉我们,银行家和政策制定者都处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政治环境。在金融危机的经历让银行家们明白了公共政策并不总是理性的。因此,银行的风险经理必须始终抱着我命由我的心态管理银行。


教训八:风险不仅仅是信贷风险

在金融危机之前,银行董事会通常都下设信贷委员会,但很少设置风险委员会。金融危机让银行家和董事们认识到,银行面临的风险远不止信贷这一项。

在那之前,大家对流动性问题几乎没什么担心,因为在那个存款充裕的年代,只要银行愿意给出足够高的利息,就不愁没有存款。但雷曼兄弟倒闭后,大额存款人开始对流动性问题感到恐慌。糟糕的业务操作让银行暴露在操作风险中,最终导致行业承担了数百亿的罚款和客户赔偿。合规失败,尤其是在反洗钱(AML)和银行保密法(BSA)方面,不仅带来了巨额罚款,还损害了银行的声誉。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这些在危机前不怎么被提及的风险,危机后却成了重中之重。

另外,对2008-2010年倒闭银行的研究再次验证了我们在1987-1992年间学到的重要教训。1988年,货币监理署(OCC)在《银行倒闭:对全国性银行倒闭因素的评估》报告中指出了几个与管理不善有关的因素:


  • “对关键银行高管的控制或监督不足。”


  • “问题贷款识别系统不完善。”


  • “单一占主导地位的个人做出决策。”


1990年,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在报告中提到,“银行倒闭的风险可以追溯到管理层的行为,”并且补充道,“一家银行能否生存,最终取决于管理层的决策。”
2009-2011年,监管机构在对那些需要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资金支持的倒闭银行进行评估时指出,银行的倒闭往往是因为人、流程和系统的失败。和1987-1992年一样,监管机构得出结论,最近一轮银行倒闭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失败。

现在,各个“烟囱式”的部门被打通,银行内部形成了整体的风险视角。要支持这种整体视角,首先要认识到,成功的风险管理依赖于有能力的人、有效的流程和系统,来识别、缓解并报告银行内外的各种新兴风险。

教训八告诉我们,首席风险官(CRO)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管理信贷和市场风险,而是要管理整个银行的各类风险。


教训九:只盯着过去,裹足不前

在金融危机之前,银行和监管机构过于依赖历史数据来衡量风险。监管部门用的主要工具——CAMELS评级,并没有充分考虑新兴风险和未来的风险。很多银行的风险经理在2008年之前因为看着那些事后的信贷和操作指标全是绿色就盲目自信,结果在风险偏好曲线上越走越远。银行家们从中学到的教训是,往前开车时不能只顾着看后视镜。在危机爆发前,大家对一些预示着问题的迹象关注不够。只有少数银行的首席风险官(CRO)和首席执行官(CEO)在2006年就预感到了问题,并明智地降低了风险容忍度,故意放慢了增长步伐。

他们勇敢地坚持自己的判断,即使分析师因为他们的缓慢增长而下调了银行的评级,他们也顶住了股价落后和股东不满的压力。有远见的CEO和风险经理会以穿越周期的视角认知风险,既有足够有勇气又能得到董事会的支持,始终专注于实现长期稳健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教训九:要向前看,再回头看,然后继续向前看。


教训十:忘记过去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

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的那句名言——“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正好为前面提到的九条教训做了总结。坏消息是,新一代的银行家、董事和监管者还是犯了老一辈犯过的错。好消息是,这一代银行家、董事和监管者从金融危机中汲取了教训,他们将在未来十年里主导行业的发展。许多信贷经理也把最近应对COVID-19的经验当成了风险经理的重要演练场。但要证明这一代人真的学到了东西,他们需要创造一种正式的机制,确保后来的几代银行家能从他们的错误和经验中汲取教训。这可能意味着银行家们要在专业测试和认证方面采取实际行动,包括对道德行为、银行周期、风险与回报的关系、银行的薄利属性、杠杆的利弊、“黑天鹅”事件的出现,以及银行家犯错时所付出的代价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

教训十:不要忘记过去。

 (完)


征稿启事



《上财风险管理论坛》杂志2024年第4期(总第30期)将于12月28日出刊,本期主题是"2025年风险的展望与应对",欢迎广大业界人士赐稿。


针对投稿文章的要求如下:

1、文章的选题需紧扣风险管理的主题,题目自拟;

2、文章撰写的要求包括:一是实用性,文章贴近并服务于日常工作;二是可读性,文风朴实,行文流畅;三是文章字数不少于2000字,可以配有图和表;

3、文章请投杂志的专用邮箱shufe_cro@126.com,征文截止日是1215日


文章发布后将赠送作者当期精美的纸质期刊一本。


《上财风险管理杂志》编辑委员会

2024年10月8日



为加强《上财风险管理论坛》杂志的作者团队与读者之间、以及读者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已建立《上财风险管理论坛》读者交流微信群,目前成员接近1200人,包括知名金融机构的首席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部负责人、风险管理领域知名学者等专业人士,竭诚欢迎广大的风险管理从业者加入该微信群,共同打造一个讨论风险管理的专业社区。如希望入群,烦请给本微信公众号留言(留下个人微信号),我们将会主动联系并且邀请入群!



为了积极推进AI大模型在金融尤其是风险管理领域的落地,创建了“衍生品、风控与AI大模型社区”微信群,目前成员接近1300人,包括了金融机构高管、AI大模型科学家等,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学习、讨论金融衍生产品、风控以及用AI大模型实现前两者功能的开发社区!如希望加入,请留下个人微信号,我们将主动联系并邀请入群!



相关阅读(最近五篇) 

【译作】风险管理的未来(连载之二)

【译作】风险管理的未来(连载之一)

【随笔】FOF产品投资与风险管理

【洞见】从新证券法看风险管理脉络

【洞见】经济周期波动下证券公司信用业务风险防控的优化


荐书 

【新书】After The Pay Cut

【新书】After The Pay Cut (Japanese Edition)

【新书】Becoming Top Financial Talents in China (Japanese Edition)

【新书】Becoming Top Financial Talents in China

【荐书】Chinese Wisdom in Risk Management (Japanese Edition)

【荐书】Eastern Wisdom in Risk Management


云课程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第九版,全部三百六十讲视频)

风控博士沙龙
金融的本质之一是风险管理,本沙龙努力打造成为最受人尊敬的风险管理交流与分享平台。沙龙的口号是“风险管理让金融变得更加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