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女】漫谈民间丧俗中对逝者的嘱咐语

文摘   2024-09-16 00:01   云南  

九河乡景(马蜂窝图)

丧葬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的怀念,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我国各少数民族不同的丧葬习俗,其历史文化意蕴则有所不同。在此,笔者仅以九河丧俗中对逝者的嘱咐语,谈谈自己的陋见。

在九河农村,人弥留之际,亲人会围在他身边日夜守候,并给以无微不至的关心,称“守气”。待人即将断气时,立即将“银气”(七粒米,一点银屑,一点茶叶)放入亡者口中,称“嗷银气”,即喂银气,与此同时,族中长者对其大声说几句嘱咐语。这过程叫“接气”。按九河人的理念,“守气”、“接气”能让逝者去得安心,后人过得安宁。故很重视这一过程。追究根源,这习俗是临终关怀的具体表现,通过“守气”、“接气”,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辞世,达到逝者安详、生者安宁、观者安顺的目的。这理念容易理解接受。唯有对逝者的那段嘱咐语,颇感诡异神秘,长时间地深感困惑。直到赋闲在家摭拼白族文化,仍不明其意,便到民间访问请教老人,皆言习俗如此,具体含义不清楚。尤其在“马路”和“牛路”的问题上,有人说“上牛路下马路才对”,有人说“上马路下牛路才对”。当时,我听取了“上牛路下马路顺口些”的说法,于是在《白乡拾穗》记录为“上面是牛路,下面是马路”了。

近年来,随着对氐羌族群的追根溯源,对白族文化的深入研究,才渐渐理解了那段嘱咐语背后潜藏的历史文化意义,才感到有必要更正《白乡拾穗》有关嘱咐语的记录。

九河各村对逝者的嘱咐语大同小异,其表述大体是:“上面是马路,下面是牛路,您一定要记着走中间这条路,五谷已经装上,盘缠已经装上,足够您打点各路神仙。您一定记着要回到祖居地去,前面有父亲某某,母亲某某,有爷爷某某,奶奶某某,他们都会等候您迎接您,你放心去吧,千万别走错路”。对此诡异神秘的嘱咐语,十分困惑。魂归祖居地的路为什么分为三条?“马路”象征什么?“牛路”象征什么?为什么只有走“中间的路”,才能找到自己的祖先?我们的祖先从哪里来?他们是谁?赴黄泉之路为什么要带足够的盘缠?这其中隐含了怎样难以言说的史实?种种问题,百问于心,欲罢不能,多次请教民间老人,虽众说纷纭,终未获答案。

后经阅读《方国瑜文集》《范义田文集》等史料,方知滇西北各少数民族由古老的氐羌族群演变而来,方知氐羌族群曾活跃在我国大西北的青甘陕川,才恍悟古俗“接气”时嘱咐逝者的话语里,潜藏着一个族群沉甸甸的迁徙史。祖居地是遥远的北方,从南方回到北方,路漫漫其修远兮,故一定要带足盘缠。于是,开始了川、甘、陕氐羌古道旅行,开始了摭拼氐羌族群散落的文化碎片,归来再回观滇西北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曾经的许多疑惑渐渐地得以云开雾散,从而领悟到笔者《白乡拾穗》记录的“上面是牛路,下面是马路”有误,故借贵报(编者注:原文刊载于2024年8月18日《丽江日报》)更正为“上面是马路,下面是牛路”。如此,才更合乎史实。

九河白族妇女服饰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志》)

纵观氐羌族群迁徙史,三四千前氐羌民族就创造过辉煌的文化,青海卡约文化遗址,甘肃寺洼文化遗址,四川三星堆文化遗址,云南古滇国石寨山文化遗址,祥云大波那文化遗址,剑川海门口文化遗址,都有氐羌族群的斑斑史迹。然而这么一个曾创造了无数灿烂文化的族群,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为何爱用隐喻讲述历史,使后人无法破释?翻开中国历史,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民国,中华大地处处刀光剑影。几千年来,西南各少数民族背负着蛮、夷、僰、僚、濮的身份,出现在史书中。“西逐诸戎”,“春秋争霸”,“秦开五尺道”,“畏秦之威”等,氐羌逐渐南下。三国时,氐羌裹挟于魏蜀间南征北战,或随曹操滞留北方,或随诸葛亮五月渡泸。晋时虽建立过强大的前秦后秦政权,因淝水之战失败,而“入据南中”,又因417年后秦灭亡,氐羌彻底分崩离析,而“余宗迁往江南”……漫漫历史长河,氐羌族群从遥远的青海湖,甘肃陕西的黄土高原走来,游走在甘、陕、川大山间的藏彝走廊,最后落脚在祖国的西南边陲。这历史的选择,决定了氐羌族群爱用隐语来讲述历史。故“上面是马路”,隐含了强悍的马背上的民族——藏族;“下面是牛路,隐含了牛耕文明较早的民族——汉族;“中间的路”,则隐含了游走在藏彝走廊的,力量相对弱小的半牧半耕民族——氐羌民族。这看似神秘怪诞且支离破碎的嘱咐语,原来潜藏着一个族群几千年的迁徙史实。

水有源,树有根,在这一年一度中元节到来之际,追思我从哪里来的问题,猛然间对民间祭先翁送先翁等传统习俗,多了一份虔诚和感恩;猛然间对民间临终关怀时的嘱咐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滇西北各少数民族大多从远古的历史走来,从遥远的大西北走来。然而,为什么民间老人大多传说祖先从南京应天府柳树湾来呢?追踪溯源,澄清历史,最终在明朝史中寻得答案,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洪武十四年,派傅友德、沐英、蓝玉等率兵30万征云南,洪武十五年,俘获了大理总管段氏,鹤庆路总管高氏出降,云南得以平定。洪武十六年始,明王朝先后在云南实行军屯、民屯,“修浚湟,建谯楼,创庐舍,分市里”,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但是,以永镇云南总兵官黔宁王沐英为代表的统治者,对以大理为主的白族及其土著民族,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想把被征服者的一切都覆盖掉。一是烧书,凡“在官之典籍,在野之简编”,全都付之一炬。二是挖坟,削平元以前的坟墓,让人忘记祖先。三是不准讲土著话。迫于民族压迫的形势,大理名家大姓改名换姓,各地平民百姓人人冒充江南移民,个个说“祖先从南京应天府来”。由此以讹传讹,造成了有几千年历史的氐羌后裔的各少数民族历史断代空白,民众数典忘祖。其实,只要我们对村名、地名、族名略加考证,就不难发现哪些由南京应天府来,哪些由古老的氐羌族群演变而来。一些带有“屯、营”等地名的村寨,显然是明朝江南移民。而那些带“登”、“邑”、“和(禾)”、“河”等古老地名的村寨,大多由古老的氐羌族群演变分化而来。

(赵庆祖拍摄)

令人欢欣的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1949年,中国历史开启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华大地,56个民族56朵花,民族团结盛况空前。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再没有硝烟,没有民族压迫和歧视,各少数民族平等地同汉族同胞共享共产党、社会主义福泽,共享改革开放福泽。如今,作为氐羌后裔的云南各少数民族,生存在高山苍翠,旷野平畴,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的滇西北,各民族和谐共居,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借鉴,相依相融,共创美好生活。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今天,作为氐羌族群后裔的滇西北各少数民族,追溯历史,正本清源,可以十分骄傲而自豪地说,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是炎黄子孙。
2024年8月12日 

                            

【作者简介】平女,白族名,意为丑女。1955年生于丽江市玉龙县九河乡龙应村,学名姚世丽。1977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中小学教师培训和中小学语文教研工作,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在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报刊上发表多篇教学论文及民俗随笔。由于青少年时代在白乡劳作,耳濡目染了大量的“花石花”、“蒿嫣婀”,兴之所致,偶写几言,日渐有所积累,2010年退休,有暇收集整理,故得此书穗。
文章推荐  和冬梅
执行主编  和光星
责任编辑  和   纯
投稿邮箱  704210558@qq.com

                            

第3379期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不易,转载请注明文章公众号来源。

关注我们,有纳方大

纳西话賨
努力建设一个融汇不同区域、文化和观念的交流平台,提倡和合共荣,共创共享,唯有团结和合,广纳博取,方可成大致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