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践】《伯牙鼓琴》和《月光曲》整合课设计/ 管厚凤

文摘   2024-11-22 06:11   安徽  


本真实践

恩师引领  践行本真  交流分享


发挥想象,体会音乐之美


——《伯牙鼓琴》《月光曲》教学设计

合肥市杏林小学  管厚凤


【学习目标】

1.伯牙鼓琴月光曲中描写音乐的片段展开想象,结合乐曲体会音乐之美。重难点)

2.伯牙鼓琴中国知音文化,讨论两篇文章中知音意义的不同。难点

3.音乐赛马》,延伸想象画面,体会音乐之美


【学习过程】


活动一:发挥想象,

体会“高山流水”之美


1.听流水想画面

播音乐流水》,学生听自己听到了什么

出示文段,说说子期读懂了什么?为什么“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懂你的音

出示文中语句想象画面

巍巍乎泰山   汤汤乎若流水

学生自己想象画面;

出示词语和图画帮助学生描绘画面;

巍巍乎泰山

高大巍峨 层峦叠嶂 起伏连绵 高耸入云

高山矗立在天地之间,巍峨挺拔,令人望而生畏。


汤汤乎若流水

浩荡湍急 波澜壮阔 汹涌澎湃 碧水东流

碧波荡漾,绿水环绕,水映着天,天衬着水,重重叠叠,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板书:高山流水)


出示句子,把“方”“少选之间”标红,引导学生知道两人之间的默契在于秒懂

两人之间的默契在于一个弹琴一个不仅想象出音乐表现的画面,还能秒懂。真是难得。(板书音)



活动二:听月光曲
想象“海上明月”之美

音乐的故事无独有偶,让我们走进音乐家贝多芬与盲人兄妹的故事。
1.想象画面懂
盲人兄妹是不是贝多芬的知音呢?皮鞋匠听了《月光曲》想象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出示重新排版的文字,帮助学生想画面
出示三幅图画,帮助丰富自己的画面
听三个片段的音乐助力想象画面。(板书:海上明月)
2.指导朗读,读出自己想象的画面
学生配乐朗读体会三个画面的感觉不同:第一幅朗读轻柔,感觉安静柔美;第二幅声调提高,情绪慢慢升起;第三幅画面激情朗读,情绪激昂。


活动三:千古知音难寻觅

刚才我们阅读了两个音乐故事,也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到了音乐之美。(板书:想象 音乐之美)
 1977年美国宇航局向外太空发射“旅行者号”探测器,搭载了一张能代表人类文明的10亿年无损的金唱片,收录中国管平湖先生用古琴演奏的《流水》。这首古琴曲代表人类在浩渺的宇宙中寻找外太空的知音。这首音乐和这个故事为什么有这样的意义和影响呢?请同学们再读短文,看看子期是不是在我们听懂的音之外还听到了别的?
1.高山流水做知音
1我懂你的情
出示语段,把“善哉”标红,引导学生发现两人互相懂得情绪和情感。子期善听还及时给予赞赏,伯牙也感受到了子期的赞赏,懂得和鼓励。(板书:情)
2)我懂你的志
出示语段,把“志”字标红,引导学生发现子期懂伯牙的志向。
出示资料: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山流水代表人的志向。志在高山代表志向高尚,志在流水代表志向辽远,高山流水书写了一个人志存高远的境界。
资料课后链接——流芳百世的知音文化。(板书:志)


2.海上明月辨知音
从上面的书来思考贝多芬与盲人兄妹算不算知音?
学生小组讨论,思辨。
预设:算知音,盲人兄妹听出了《月光曲》的音乐画面,还听出了弹奏者就是贝多芬,懂了他的音。贝多芬同情兄妹俩的处境,欣赏他们对音乐的追求。是听众和创作者之间的互相理解。贝多芬说:我的创作是为劳苦大众服务的。它不仅是这样想的,在他的音乐中也是这样体现的。但是比咱们中国的知音文化还是逊色不少。

活动四:拓展《赛马》,
想象画面体会音乐之美

1.听二胡曲《赛马》,想象画面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音乐:二胡曲《赛马》,同学听一听,自己是不是创作者的知音呢。
2.听懂音——交流画面
能听出曲中想给我们描摹怎样的画面。
出示句段朗读,助力想象。
看视频再谈想象。
3.听到更多
学生对照板书,试着谈谈自己听懂的更多内容。
    
总结本课:
出示日积月累里的成语:
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
这些词语都是难忘的音乐给我们留下的记忆。
音乐,像一条绵延千载的大河,灌溉着我们的审美,滋养着我们的文化孕育着我们的心灵。愿我们都能通过想象感受音乐之美。

板书设计:


作者简介

     管厚凤,吉春亚教授弟子,安徽省合肥市杏林小学语文老师。努力用自己的学习引领学生的学习,用本真的教学引领本真的做人。坚持在个人公众号“半亩方塘,生生不息”中写作记录。

制作/吉春亚本真语文徒弟团队

扫码关注更多精彩资讯



吉春亚本真书院
传播华夏古代经典文化,探索本真语文教学实践,赏读中外名著优秀作品,弘扬天人合一中医精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