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初,有时间去朋友那边喝喝茶。有几位高知群体,问怎么看待福州楼市的人才房。
半个月前,相关部门发布了人才限价房申购资格的公告。根据公示表格显示,共有674人获得购买资格。
当下福州对外销售的人才房,主要是两个项目:
凯佳江南里人才房:面积段从45㎡到65㎡左右,均价为1.92万/㎡起。
保利云上人才房:已经确认划片东区首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福州市晋安湖学校(晋安榕博教育集团成员校)。面积段在50/60/70㎡产品,单价在2.2万/㎡左右。
关于人才房,市场上的声音很多。大多集中在地段、持有时间长,面积段比较小,居住品质感等产品层面。
人才房无法和机构合作,中介向客户推售的动力不足,这个也可以理解。
但在我看来,就像汽车里的跑车一样,人才房是一款非常特殊的产品,需要不一样的思考角度。
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7折人才房是昔日政策红利的延续,残存着的金融属性,是这类房子迷人的亮点。
去年年底,楼市的多份文件,其实已经为我们规划出了未来人才房的新发展路径。2024年开年,来说说这个话题。
01
“14号文”引领的时代
中国有句古话,行行出人才。文章讨论的是能买人才房的人才,范围更窄一些。
这些人是是社会运转中必不可少的行业从业者,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
下图是2023年福州部分获得人才限价房申购资格的人员的工作单位,大家简单感受下。
当然,在买房这个维度,人才的评定还有更细致的颗粒度,这里简单带下,大家看看就行。
1型:福建省高层次特级、A类人才;
2型:福建省高层次B、C类人才,福州市第一层次人才(D类);
3型:福州市第二层次人才(E类)、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技能人才;4型:双一流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才的一些共性:
第一,学历是准入门槛。
第二,有技术门槛,如科技人员、教师、医护人员、媒体工作者等,评价体系之一就是职称。
图片来源:凯佳江南里
说完了人才,我们再来分析这个群体的购房策略。
目前的房产供应池,目前分为几个部分——商品房、安置房、共有产权房、公租房。
对人才来说,他总体而言有三个选择:
1 花大钱买新房或者二手房
2 享受折扣购买带有福利性质的共有产权房,并且选择在5-10年后转红本,作为商品房自由交易。
3 享受补助,选择租房
而就在去年10月底,一份名为《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14号文”)的文件引发了热议。
去年12月21日,相关央媒采访领导,对14号文重点提到的保障性住房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下图)。
文章标题截图
我试着简单阐述下其中的要点——
14号文发布后,预示着后续楼市或将出现三种产品:商品房、配租型保障房、配售型保障房。
在展望2024年趋势时,我们重点提到了位于长乐的双龙新居,这就是配售型保障房。(延伸阅读:2024福州楼市,请小心“脱钩”)
国开行福建省分行向滨海新城的双龙新居发1000万,是全国首笔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
双龙新居区位图
因为使用划拨用地,所以没有土地出让金,房价比较便宜。
不少人认为,保障性住房,主要针对的是住房有困难而且收入不高的群体。
但在12月21日的央媒稿子中明确提出,保障性住房群体分两类。
除了收入困难群体之外,另一类群体就是科技人员、教师、医护人员等群体。
相关段落截图
这部分群体,工作稳定,有住房公积金,如果是重要岗位,很可能有相关的补助。
这与当下购买7折人才房的群体高度重合。未来类似7折人才房出现的概率正在缩小。人才的购买力,除了高价商品房,很可能会被锁定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楼市的“双轨制”,要来了。
02
低成本与金融属性,2选1
面向保障对象(而非人才)销售的滨海新城的双龙新居为例,单价6000元/㎡,周边有些商品房的价格在1.8万/㎡。
一只靴子已经落地,未来面向科技人员、教师、医护人员等群体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价格也可能值得期待。
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解读,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可充分利用依法收回的已批未建土地、司法处置的住房和土地等建设。土地、财税、金融等配套政策已陆续出台。
所以不管是面向困难群体,还是面向科技人员、教师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价格可能都会相当便宜。
保利云上效果图
有人说不是好事吗?
但相关领导也提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明确要实施严格的封闭管理,禁止违规将新建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变更为商品住房流入市场。”
这或许意味着2024年以后建设的共有房、人才房、经济适用房,都被定义为保障房,不得自由买卖,金融属性有可能彻底失去。
凯佳江南里实景图
如何理解封闭管理,所谓的封闭管理,估计很大概率不会等同于终身持有,甚至是终身不允许交易。
因为这和人口与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的趋势不符合。
个人猜测,“封闭管理”的意思很可能是只能在指定的市场交易。
原业主出售,接盘的购买者可能也需要有“人才”的身份,且价格与当下楼市的商品房价格脱钩,根据相关部门进行定价。
保利云上等7折福州人才房,购房人100%享受物权。5年内不能上市交易。
5-10年内交易,增值部分需要与相关部门各进行50%的分享。
10年后,上市交易,收益100%归购房者人所有。
虽然规定复杂,但依旧保持着金融属性。而接下来,这种人才+ZF在10年内共有产权的福利模式或将逐渐淡去。
保利云上区位图
而如果要大量建设配售型保障房,即使在土地、财政等政策上或有支持,但在当下的环境,是还要面对一个问题——
去哪里找钱?
一个是金融支持。
去年年底,央行重启PSL(抵押补充贷款)用于保障房等三大工程建设。 PSL政策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
PSL自2014年创设,经历两轮扩张。
第一轮是2014-2020年棚改货币化,5年间累计投放36704亿元。
第二轮是2022年9-11月,3个月投放6300亿元。
本次净投放PSL3500亿元。
第二个,是精准瞄准购房群体。当下还能继续购房的群体,是有信心且能赚到钱的。主要两个群体:拆迁户+人才。
一面是过紧日子的需求,一面是各个城市都有希望把肉烂在锅里的想法,目前已经有些城市开始推行房票安置,即对拆迁户不发货币,而是发房票,这本身就是一种弱化金融性的表现。
2024年广州房票出炉
那么这一幕,是否未来也可能出现在城市引进科技人员、教师、医护人员时?
到时这个群体选择可能只能是两个:
高价商品房,有金融属性,但位于市中心,多半为豪宅,价格巨高。但手上的一些政策和福利不一定能用上。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金融属性弱,但比较宜居。搭配补贴,价格便宜。后续出手的价格和购买的人群,可能都有限制。
如果你是人才,你会怎么选?
03
降级还是平替?
二房的人才房其实最好卖。
这个背后是7折单价低,在相关部门主导下,周边都有可以的学区支持,总价可控。
保利云上最贵的人才房,约73㎡也在150万左右。
有人说人才房面积太小,后续出手困难。
但实际情况是,这个市场并没有那么多人能随便付出800万,1000万,购置一套大平层。
2023年12月,福州五区二手房成交3010套。其中50㎡以下小户型成交套数893套,50-70㎡成交452套。
小户型几乎占据了楼市成交量的三分一。(12月底,不少家长在看学区房)
当下人才房的主要购房群体也是90后。这些出生在时代发展最好,最快的几十年的群体,物质从小有保证,视野也很开,所以不要说他们不注重品质,不懂好房子。
收缩时代,品类平替是最佳策略。拼多多横行,消费降级的当下,人的消费务实和保守。
小米、库迪咖啡等都是90后投票选择的产品。如今他们只是把这个策略用在了楼市。
14号文意味着人才通过获得福利保障性质的房源,之后变成商品房的“通道“正在逐步关闭。
这也意味着未来人才购买路径只有两类:第一,在商品房池子里选。(一手、二手都行)。第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当下福州楼市,大面积和豪宅成为市场主流。但这些产品,未来人才(起步、年轻型)购买的难度和压力也会逐步加大。原因有几个:
福州豪宅龙庭路95号
第一,包括金融行业在内,去“贵族化“是趋势。商品房过于强烈的贵族、金融属性,注定将与“对人才的福利补助性质”渐行渐远。
这也是当下福州不少房产一味通过产品力讲奢侈,讲圈层,讲商品房业主与拆迁户之间的区别,放大“奢、华”的风险点。
因为一旦人才和拆迁户后续的购买逻辑改变,这些产品很容易变成顶豪看不上,富人买不起的情况。
第二,人才是各个行业的奋斗主力。而目前文化氛围中,过于讲圈层,讲传承的求田问舍风格还是比较忌讳。
工作多年犒赏自己未尝不可,但作为单位引进外地或者年轻的骨干人才,一上来就高调地整一套纯商市区大平层,很难让周边人相信后续的奋斗的动力。
第三,高校“非升即走”等压力下,人才不到最后,无法预测命运,也不敢随便在背上过于高的杠杆,购买高价的商品房。
所以未来,随着房价限价的放开,以及补助政策的收紧,诸多人才群体或将在商品房市场中的选择权越来越小。
这几天走在鼓楼,我看到了很多昔日单位的宿舍。
在我的理解中,面向人才的配售型人才房,或许更像是当年的单位宿舍。需要居住的资格。交易的限制也会有,不能自由买卖。
冶山路附近,云集省直机关,二建单位等多个宿舍
所以珍惜当下福州市场里的7折人才房,这是之前红利的延续。
有着一定补贴性质,但这些房子100%的产权归个人,等待一段时间后,后续还能上市交易,而且还具备着金融属性,可租可卖。(虽然10年后的福州楼市我也不知道)。
老人曾说:一个人的命运,要考虑个人奋斗,但更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福州二手房价,比新房更不靠谱
◆闽侯楼市失掉希望了吗?
◆2024福州楼市,请小心“脱钩”
◆“近鼓楼”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