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收|地方两会中的“稳”与“进”
宏观|2025年全球货币政策展望
计算机|信创2.0:信创与鸿蒙共振,招投标有望加速
中小市值|新兴产业——中国企业出海,如何布局东盟?
固收|地方两会中的“稳”与“进”
第一,我们预计今年全国GDP增长目标依旧在5%左右。一是2025年各省经济增速目标均值为5.40%(降低0.25个百分点);二是北京、上海、广东自2018年-2024年的经济增速目标基本与全国经济增速目标设定一致,2025年三地均设定经济增速目标为5%。第二,扩内需是抓手,2025年完成经济目标的关键是维持投资增速、提振消费增速。从各省开年定调来看,经济大省的表述主要是“稳定预期、激发活力”,而其他省份还使用了更加积极的表述。第三,提振消费主要围绕“两新”政策。各省市2025年社零增速目标有所下调,各省平均目标增速从6.7%下调1.1个百分点至5.6%。整体来看,2025年宏观压力或将延续,开年期间首先要观察投资和复工复产进度,在更有力的增收、直接补贴政策落地之前,消费总体还是宏观经济的结果。下一个关键时点在全国两会,考虑到宏观压力、外部挑战以及货币宽松的可能性,我们仍建议债市保持多头思维。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财政发力不及预期,海外市场风险提升。
宏观|2025年全球货币政策展望
1、特朗普当选至今的动态显示,其不可预知性将成为2025年全球央行关注重点。美国就业市场趋稳,关键挑战在于如何应对去通胀进程放缓。2、美国:美联储将在特朗普2.0的不确定性中摸索前行。美国核心数据的强弱变化显示,从最新公布的2024年12月CPI数据来看,我们认为对于美国经济数据的“暂时性忽视”不意味着当前的美国去通胀动态令人满意;相反,美国当前去通胀进程的持续放缓、甚至停滞更应该引起警惕。3、欧元区:欧央行放弃限制性,追求确定性。我们认为2025年随着美国关税的落地,在贸易以及经济增长上,中国与欧洲将更加互相依赖,这可能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新方向;而欧央行最佳的应对方法是选择可持续的连续降息,更坚定地传递对稳增长的诉求。4、日本:经济正常化缓慢推进,加息面临外部环境约束。日本的经济正常化虽然在缓慢推进,进而日本央行获得了一定的腾挪空间,但全球不确定性的增加意味着其操作需要更谨慎,而非更大胆。
风险提示:美国降息幅度超预期,特朗普政策落地节奏超预期,特朗普贸易政策更加激进,美国私人部门债务出现非线性变化。
计算机|信创2.0:信创与鸿蒙共振,招投标有望加速
1、从节奏看,党政/行业信创均有望加速。市级以上党政信创2020年启动、2022年收尾,2023年开始信创产业进入区县下沉+行业拓展的2.0阶段,且替换路径从“关键环节、部分市场”走向“全产业链、全行业”,逐步向内部核心系统逐渐深入。2、从规模看,2.0阶段替换量接近1.0阶段的9倍。党政及重点行业信创PC覆盖量/用户基数有望突破6000万台,2.0阶段的替换量接近1.0阶段的9倍。3、从范围看,多行业国产化进程有望边际加速。①教育:2024年12月11日,教育部和国家版权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教育系统软件正版化工作的通知》,目标在2027年底前完成“操作系统软件、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的正版化(国产化)工作;②医疗:上海等省市卫健委要求市级医院在2025年6月前完成全面信创改造工作。考虑信创招投标有望加速,叠加替换量扩容。建议关注信创核心标的,中国软件、达梦数据、软通动力、金山办公、纳思达等。同时关注麒麟信安、诚迈科技、太极股份、中孚信息、远光软件、顶点软件、中国长城等泛信创领域厂商。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并购重组不及预期;资金落地不及预期。
中小市值|新兴产业——中国企业出海,如何布局东盟?
1、目前,全球已进入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从中国内地向东南亚转移。本轮出海,表象上看是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究其根本,是由于中国供应链逐渐强大,终将导致自身产能溢出,在海外寻找新的市场以及新的业务增长点。地缘政治因素加速了企业布局东南亚的节奏。同时,以东盟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具有生产成本低的特点,为中国企业维持及提高利润水平提供了新的选择。近年来,东南亚对内联合建立东盟,形成多维利益共同体,对外发展经贸合作伙伴,获取国际关键地位。如今,东盟已成为全球主要的投资目的地之一,外资流入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对其的主要投资方向为制造业。2020年,东盟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5年合作或再上一个台阶。2、当前全球供应链重塑中,当前时点中国企业出海,从新加坡再进入东南亚,或成为其为未来国际化布局的重要一步。考虑到欧美等国对重构产业链供应链联盟的态度,我们认为对于从事先进制造业的企业来说,这一步或更为重要。我们建议,选择“新加坡+1”战略下的国家或工业园区,作为出海落地点或更为稳妥。风险提示:国际贸易风险;地缘政治相关风险;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随着特朗普周一上台,客户较为关注其之后的政策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整体来看,客户对A股市场充满信心,认为大概率呈现震荡向上格局。相对看好电子、新兴产业和大消费板块。通信|周观点:中国电信总经理调任中国星网,卫星板块有望迎密集催化
我们积极看好25年或成为国内AI基础设施军备竞赛元年以及应用开花结果之年。1、我们建议持续重视“AI+出海+卫星”核心标的的投资机会:海外线AI核心方向如光模块&光器件、液冷等领域值得重视,持续核心推荐;国产算力线如国产服务器,交换机,AIDC、液冷等方向核心标的建议积极关注。海风行业国内加速复苏,海外出海具备良好机遇,积极把握产业变化,核心推荐海缆龙头厂商。近期看到卫星互联网产业国内动态进展呈现,看好后续产业受催化拉动。2、中长期我们持续推荐AI算力方向核心受益的优质标的以及高景气格局好的细分赛道方向:1)AI和数字经济仍为强主线,未来需要紧抓核心受益标的:ICT设备、光模块/光芯片、PCB、IDC/液冷散热、GPT应用、电信运营商(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等相关公司都有望迎来新机遇。2)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天地一体化”为6G重点方向,建议关注通导遥各细分赛道。3)海风未来几年持续高景气,海缆壁垒高&格局好&估值低,投资机会凸显。风险提示:AI进展低于预期,下游应用推广不及预期,贸易摩擦等风险。
计算机|美国AI芯片禁令发布,重申国产算力头部公司份额有望提升
1、临时最终规则发布,升级限制范围,细化限制规则。根据C114通信网,1月14日,拜登政府发布人工智能扩散的临时最终规则,针对AI芯片销售,新的规则将世界各国分为三个梯队。第三梯队:包括中国(除中国台湾)、俄罗斯等约22个国家和地区,数据中心出口芯片,将被全面禁止。2、我们认为,此次规则意在限制包括中国在内的企业在非盟友国家建设大规模AI数据中心,意图阻断中国大陆通过这些渠道获取高端AI芯片的途径,进一步削弱中国大陆获取此类核心技术的能力。3、随着国内互联网厂商未来推理需求的高增,国产算力厂商有望占据英伟达部分份额,重申建议关注四小龙在内的国产AI芯片厂商:四小龙:寒武纪、海光信息(中科曙光)、神州数码、景嘉微;存算一体:兆易创新(电子组覆盖)、炬芯科技;网络国产化:盛科通信(通信组覆盖)。
风险提示:供应链进一步被约束的风险、AI需求下降的风险、AI应用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机械|宏华数科(688789):牵手国资战略投资者,数码印花潜力持续释放
宏华数科公告,持股5%以上股东宁波驰波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浙江省国有运营公司转让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持有的公司股份909.8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7%,转让价格为63.30元/股。1、董高监不在此次转让范围内,公司核心架构将保持稳定。本次股份协议转让后,金小团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2、公司产能逐步完善,产业链协同发展。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年产3,520套工业数码喷印设备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厂房基建工作已完成,将打造出全球最大规模数码喷印设备生产基地。此外,公司喷印产业一体化基地项目已在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正式开工。此项目将打通宏华数科数码喷印全产业链,促进企业提效降本、提升竞争力。维持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5/6.9亿元,同比增长31%/30%/24%,对应PE为29/22/18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投产不及预期;估值及盈利预测不达预期等。
中小市值&非银|盛业(06069):事件点评:业绩盈喜,轻资产模式已被验证
1、数字科技赋能金融创新,新战略模式已被验证。根据公司2024年盈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3.71亿元,同比+30%。我们认为,公司在24年无锡国金出表的影响下,还能实现30%左右的净利润提升,说明公司新的平台化发展战略已证明成功,未来将继续长耕在平台化发展战略的大方向上,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2、原有赛道快速爬坡,成功经验筑基新赛道。我们认为,公司在保持原有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不拘泥于眼前,并将已经成熟的战略打法快速复制到新的赛道上,由此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在未来原有赛道继续保持快速爬坡的同时,第二增长曲线也有望伴随已经被验证过的战略打法继续快速复制,兑现业绩的快速增长,并实现多分散风险的多业务多赛道良性发展策略。我们将FY2024-FY2026公司收入预测由7.53/8.75/10.57亿元调整为9.41/10.85/13.31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由为3.1/4.1/5.1亿元调整为3.47/4.59/6.38亿元。我们给予公司2025年27倍PE,对应市值123.93亿元,目标股价为13.42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新科技应用不及预期2.平台业务规模增长不及预期3.汇率波动风险4.监管政策变化风险5.业绩预告仅为初步核算结果,具体数据以公司正式发布的24年年报为准。证券研究报告《天风晨会集萃》
报告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分析师 王茜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9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