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业绩预告披露过程比结果更值得关注。当前对于业绩预告的主流叙事是今年的预喜率比去年差。但考虑到业绩负增长公司的披露节奏又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从往年的披露节奏来看,业绩最差的公司往往会在最后一周集中“曝光”,因此业绩较差公司的披露从来不是均匀的,都是集中在一两天。而今年春节比较提前,又可能使得这个效应比往年提前。可以看出今年大量业绩负增或者负利润的公司选择扎堆在1月19日之前披露业绩预告。因此,投资者在1月中旬可能观察到预喜率率远低于往年;但1月下旬后预喜率开始回升。
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下,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综合行业24业绩预告预喜率相对较高,钢铁、房地产、银行行业24业绩预告预喜率相对较低。预告业绩增速前三及后三,主要有电子341.2%(60.4%,披露率,下同)、通信962.7%(59.5%)、农林牧渔383.7%(72.1%)、钢铁-976.5%(57.8%)、传媒-449.7%(55.0%)、房地产-698.6%(72.8%)。
24年报业绩概览:披露率53.56%,业绩预告预喜率33.56%,整体业绩下行。截至2025年01月31日,全A共2887家公司披露24年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或正式财务报告,披露率约为53.56%,业绩预告预喜率约33.56%。
整体来看,24年,披露业绩预告/快报/正式财报的样本公司中位数法下归母净利润增速为-9.4%,整体法下为-9.9%。
业绩增长较大的申万二级行业主要有如下:
上游原材料:化学原料、橡胶和化学制品行业预告增速居前,分别为400%(58.6%,披露率,下同)、223.6%(42.9%)和162.2%(57.4%);
中游制造业:工程机械、航海装备Ⅱ和光学光电子行业预告增速居前,分别为1252.5%(23.5%)、164.5%(70%)和112.4%(66%);
下游消费:养殖业、汽车零部件和旅游及景区行业预告增速居前,分别为474.7%(85.7%)、366.4%(38.3%)和573.8%(57.1%);
金融房建:房地产服务、保险Ⅱ和专业工程行业预告增速居前,分别为69.5%(60%)、175.3%(83.3%)和110.3%(45.2%);
支持服务:计算机设备、贸易Ⅱ和互联网电商行业预告增速居前,分别为190.7%(62.9%)、79.8%(42.9%)和100.3%(68.4%)。
盈余惊喜信号:上游资源品领域,钢铁、基础化工行业较高“盈余惊喜”概率;中游制造领域,电子、机械设备行业较高“盈余惊喜”概率;下游消费领域,传媒、汽车行业较高“盈余惊喜”概率。
最后,我们梳理了出现了股价维度“盈余惊喜”信号,且近一个月分析师盈利预测中值上调超过3%的公司。(名单详见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