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前瞻解读 | 特朗普上任在即

财富   财经   2025-01-17 07:59   广东  

2024年全球经济趋稳是否会延续至2025年,存在着一定的变数。随着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全球经济遭遇“特朗普2.0”不确定性的冲击增加。但对于全球经济而言,确定性才是企业更好运营、经济更为平稳发展的前提。特朗普即将在1月20日上任,天风研究特此推出此专题产品,为大家前瞻解读“特朗普2.0”。

《策略:特朗普“百日新政”将临》20250114
12月以来,特朗普又连续宣布了包括美国证监会主席、国税局局长、NASA局长、驻华大使、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等在内多个内阁及政府高官人选,当地时间12月22日特朗普又通过社交媒体提名了多位外交使节,至此,“特朗普2.0”内阁以及整体执政团队接近明朗化。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对政府主要官员、驻外使节等高级官员的任命需要参议院批准才能完成。根据惯例参议院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大多数确认工作。据悉,在总统提交提名后,大多数被提名人必须首先通过参议院对该职位具有管辖权的委员会的审查和正式批准,然后才能列入参议院行政日程,等待全体投票。2021年1月20日拜登就职总统后,参议院旋即于当年1月20日、1月21日、1月25日确认了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国防部长奥斯汀、财政部长耶伦的提名,随后多数重要职位确认在2个月内完成,但边境和移民管理局局长克里斯·马格努斯的提名最晚至当年12月才完成。
我们预计特朗普政府中多数重要岗位提名或将于今年上半年落地。参考历任新总统就职后经验,就职“百日新政”内,总统将优先推行重要且紧急、仅需要总统行政令的政策,如移民、外交与去监管等,以及关税的初步策略。尽管多数竞选承诺需要国会通过,但特朗普上任后可以通过总统行政令推行部分贸易、关税、外交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1月10日纽约州最高法院法官胡安·梅尔尚10日就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所涉“封口费”案作出判决,宣布特朗普为重罪犯,但予以无条件释放。由于美国联邦法律并不禁止被裁定有罪的人担任美国总统,该判决对特朗普再次担任美国总统并无影响。

《策略:2025年度策略核心聚焦之特朗普2.0——全球等待特朗普扰动》20250109

美国行政机关介绍

根据美国宪法,美国联邦政府由三个部分组成:内阁部门、总统行政办公室以及独立行政机构。美国内阁由总统、副总统以及15个行政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这些行政部门包括国务院、财政部、国防部、司法部等,每个部门都由一位部长领导。内阁是最主要的行政机构,雇员人数占整个联邦雇员总数的大半,部长是被称为总统“内阁”的顾问委员会成员,部长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批准就任。

特朗普2.0提名情况

12月以来,特朗普又连续宣布了包括美国证监会主席、国税局局长、NASA局长、驻华大使、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等在内多个内阁及政府高官人选, 1月3日特朗普又提名国务院发言人等三个职位人选。整体来看特朗普2.0团队呈现以下四点特征:1.MAGA派占据新内阁主导力量;2.竞选团队获得普遍重用;3.部分黑马来自美国优先政策研究所(AFPI);4.部分人选来自首个任期执政团队。

经贸团队介绍

特朗普新一任政府中经贸团队的人选备受世界瞩目,也是市场判断其上台后会多大程度上能够践行竞选时关税增加承诺的主要窗口之一。从近年来白宫政府分工安排来看,经贸团队主要由财政部长、贸易代表、商务部长以及白宫经济委员会以及经济顾问委员会等官员组成,他们将负责执行特朗普新一任政府关于减税、财政预算等相关竞选承诺,同时就经济政策提供咨询。

外交安全团队介绍

一般来说,白宫外交&安全团队主要成员包括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国防部长、国土安全部长、边境事务负责人等,主要负责执行特朗普竞选时提出的“美国优先”愿景。在去年7月发布的共和党新版党纲中有诸多外交方面的核心内容,包括:1.封锁边境、阻止非法移民;2. 让欧洲和中东重现和平;3.加强并现代化美国军队;4.摧毁外国贩毒集团等。新一届外交安全团队或将对后续全球地缘政治以及经济格局产生较大影响。

参议院后续进程推演

当地时间2025年1月6日,美国国会点数选举人票,正式确认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当选总统。我们预计特朗普政府中多数重要岗位提名或将于今年上半年落地。

后续展望

尽管多数竞选承诺需要国会通过,但特朗普上任后可以通过总统行政令推行部分贸易、关税、外交政策,我们预计此前竞选承诺中关于关税、移民、外交领域方面政策落地成功率或依次递减。

《宏观:特朗普改革会触及多大的蛋糕?》20250111
在此前报告中,我们强调了“特马组合”对于美国效率(尤其是政府部门效率)的不满,意在对内进行结构性改革。 
但许多报道中对美国财政的分析更像是“先射箭,后画靶”,一开始便认定了法定支出是难以撼动的部分(基于特朗普自己的承诺,以及国会流程的复杂度),国防支出也难以明显削减,进而在占比不高的非国防自主开支中去寻找可以减支的部分。自然而然,得到的结果便是减支幅度将很有限,对美国经济不会造成影响。
我们认为不能低估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复杂性,也不能以当年里根与奥巴马类似的尝试收效甚微来线性外推特朗普2.0难以明显减支。
我们预计如果减支从非国防自主性开支扩张到全部开支类别,美国可能能完成每年3000-4000亿的幅度,但这一数字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在分析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时,我们想强调一点:把结果和过程分开看。从结果上看,减支的幅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过程中不会给美国经济带来混乱,美国结构性改革往往也都是矫枉过正的。
只有特朗普改革到了“深水区”,对美国经济和导致效率低下的既得利益造成影响,才有可能停止乃至扭转。
《宏观:特朗普2.0的关税使命》20241226
在MAGA的征程中,特朗普认为“关税是字典里最美丽的词汇”,并赋予了关税重要的使命,是缩小贸易逆差和实现“制造业回流”的重要手段。特朗普本次为关税赋予了新的角色,包括打击非法移民、遏制芬太尼泛滥以及捍卫美元的国际地位。由此可见,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内,他或将利用美国作为全球最大进口国的影响力,频繁动用“关税”这一工具来施压,以达成多样化的目标。具体实施的关税幅度和关税落地的时间节点,将取决于美国加征关税的目的以及中美谈判的结果。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短期内可以关注301条款下的关税豁免,与美国进口商保持密切沟通,以争取获得关税豁免资格。在申请过程中,USTR将主要考量以下因素:产品是否仅在中国有供应、加征额外关税是否会对申请人(进口商)或其他美国利益造成重大经济影响、产品是否具有战略意义,以及产品是否与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或其他产业政策相关联。
长期来看,出海仍是应对美国贸易壁垒的重要措施。用出海扩大制造业的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分散大规模加征关税的影响。用单边开放和友好的外交姿态,改善与美国盟友(欧洲、日本、韩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把产业链覆盖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让更多的利益共同体,尤其是和美国有利益绑定的国家,加入到产业分工合作和利益共享中来。用再全球化应对逆全球化,是中国应对特朗普关税所积累的智慧。
《宏观:特朗普上任前的“冷静期”》20241216
我们认为对于特朗普(政策)的博弈,要么已经充分进行,要么则静待特朗普1月20日上任后,观察其作为“当权者”在关税、移民等关键领域的表态,这些博弈与经济数据的强弱也无太大关联。总的来说,美股和美债进入到特朗普上任前的“冷静期”。
从降息预期来看,随着11月美国非农和CPI数据的公布,市场几乎完全定价12月联储25bp的降息操作,以确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但在货币政策空间已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在腾挪中应对特朗普的不确定性,对联储是一个挑战。
当然,通胀作为经济运行的结果,必然也会受到特朗普上任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关税、减支,以及移民政策等,但这些都只有在特朗普上任后才能变得越发清晰。

换言之,本周联储FOMC会议公布的SEP也并不具备更多的参考性,联储官员自身都在特朗普2.0的未知中前行。特朗普上任后,很多认知需要重构,很多预期需要改变。而在此之前,对于市场而言的博弈都较为充分,进入了特朗普上任前的“冷静期”。

《宏观:特朗普2.0的预期差》20241211

特朗普2.0的不确定性在他当选后的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充分展现,我们认为理解特朗普的潜在政策需要厘清其真正诉求,同时构建起两条基本的原则:
原则一:放弃线性外推与路径依赖;
原则二:形成更严肃的底线思维。
市场对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感知在政策落地层面,以及具体政策影响上或形成了一些愈发割裂的预期差异。当前市场一致预期美国明年会更好,这是需要小心的方面。
具体来看,我们认为存在四大预期差:
预期差之一:关税的幅度更大、节奏更快
预期差之二:美国经济因改革而更“混乱”,而非更好
预期差之三:高估放松监管与低估收紧移民的决心
预期差之四:关税并不等同于通胀
在当前特朗普上台前的等待期,政策的想象空间巨大;但真正开始实施时,会反映出各种问题,且不利因素可能早于繁荣的出现。例如马斯克改革过于激烈,导致人为衰退,也可能是AI技术进步的停滞,还可能是特朗普任人唯亲带来的政治动荡和行政体系混乱。

但这些预期差或并没有在定价中得到充分反映,美股依然在定价更好的经济前景和更大的梦想(AI+改革);这种路径依赖需要警惕。

《宏观:特朗普2.0内阁成员的重要性》20241128

特朗普当选后超速组建内阁,仅8天就任命了12位内阁级官员,这一速度是拜登和奥巴马时期的5倍,也比小布什快了6倍。特朗普2.0梦之队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含“佛”量高。二是以80后年轻白人为主。三是对内反建制。四是忠诚大于一切。五是对外鹰派。

特朗普的内阁成员在外交上可能较为鹰派,但在对华外交政策上,主要聚焦于经济利益,这一点从商务部长、贸易代表办公室和财政部长的立场中可见一斑。他们具有正常的经济学常识,来自华尔街,尊重自由资本主义。尽管卢比奥以炒作中国问题而出名,但当他真正担任国务卿后,要达成特朗普的目标,就必须与特朗普保持一致。卢比奥在俄乌战争上已经调整了自己的态度,与特朗普保持一致,支持停战并表现出对俄罗斯的偏向。
我们认为在对华上,特朗普的态度更倾向于达成交易、追求利益而非主义。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自2018年以来,加强关税并未对中国出口造成太大影响。增加关税导致的效率损失是双边的,效率较低的国家承担的损失更多。不管出于主动还是被动,中国企业已经通过出海变成了一张更大的网,把产业链、供应链、利益链分散了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而贸易的网络化让中国的出口更具有韧性。

而对美国来说,关税大多由美国进口商和贸易商承担,最终转化为输入性通胀,也并未带来美国制造业的回流和效率提升,因为这取决于美国制造业的基础成本、物流、产业链的完整性、供应链的稳定性、技术工人的数量以及AI等新技术。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天风研究
天风证券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