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宏观 | 出口依然乐观
财富
财经
2025-01-16 07:32
广东
2019年以来,每年年初,市场对出口的判断更偏谨慎,但出口全年表现往往超预期。2025年,受特朗普上台等因素影响,市场预期相对谨慎,但是我们预计出口或将再度展现出超预期的韧性。
![]()
2023年12月,我们预测2024年中国出口增速有望上行至5%左右(详见《出口转正之后》
2023.12.08),并指出中国出口份额继续提升。 从结果看,2024 年中国出口增长了 5.9%(美元计价),同时贸易顺差 9922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2024年,出口价格指数负增长,1-11月增速为-5.5%,出口数量指数高增长,1-11月增速为13%。 出口高增对应了份额的进一步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份额为14.5%,同比2023
年前三季度提升了0.3个百分点。东盟、美国、欧盟、中国香港、拉丁美洲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目的地,2024年分别占中国出口的16.4%、14.7%、14.4%、8.1%、7.7%,相比于2023 年分别变动了0.9、-0.1、-0.4、
0、0.5 个百分点。 其中,中国对东盟和拉丁美洲的出口增长最快,2024年出口增速为12%和13%,这两个地区也是中国企业的主要出海目的地。 拉丁美洲主要以墨西哥为代表,在2017-2024年间中国占墨西哥的进口份额提高了3.1%,
墨西哥占中国的出口份额提高了0.7%。东盟主要以越南为代表,在2017-2024年间中国占越南的进口份额提高了10.1%,越南占中国的出口份额提高了1.4%。美国占中国出口的比重从2017年下滑4.3 个百分点至2024 年的14.7%,东盟取代美国成
为中国最大的出口贸易目的地。随着美国取消了中国香港的特殊待遇地位,中国香港作为传统中国贸易转口地的地位快速下滑,中国香港占中国出口的比重也从2017年下滑了4.2
个百分点至8.1%。 在前期份额快速下滑后,2024年美国和中国香港占中国出口比重仅下滑0.1个百分点,幅度明显放缓。这或表明贸易摩擦带来的出口结构调整已经比较充分,上一轮贸易摩擦后,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平均名义进口关税为19.3%,对其他地区的名义进口关税为3%,高关税差距下,能够被转移替代的商品在2018-2023年间已经逐渐转移,转移不了的商品在过去几年已经适应了较高的关税,短期内难以被有效替代。 而 2024 年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美国盟友占中国的出口比重出现了明显下滑。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和这些地区还存在新的贸易摩擦,另一方面这些地区也不是中国企业的主要出海目的地。按照HS2 位数近似估算,2024年1-11月中国资本品、中间品、消费品占出口份额的比重分别为46.1%、25.3%、28.6%,相比于2023年变动1、-0.2、-0.8个百分点。资本品占比继续提升,消费品占比继续回落。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出口表现更强,比如船舶出口增长57.3%,集成电路出口增长17.3%,汽车包括底盘出口增长15.5%,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增长14.2%,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增长9.9%。2024年以上商品占中国出口比重相比于2013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至16.5%。 以造船为例,2024年中国船企承接订单4645万吨,较2023年增加54%,全球市占率超过
70%,较2023年提升超过10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表现整体偏弱。比如,鞋靴出口增速-5%,箱包及类似容器出口增速-3.3%、玩具出口增速-1.7%、服装及衣着附件出
口增速0%。以上商品占中国出口的比重在2024年下滑了0.6个百分点。纺织服装偏上游
的中间品,比如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等,出口增长5.5%,占比保持韧性。在上一轮加征关税后,中国有17%的商品对美和对全球出口份额均在提高,44.7%的商品对
美出口份额下滑但是对全球份额提高(详见《超5000亿加税对出口竞争力的真实影响》,2024.07.18)。我们认为这部分商品通过出海生产和转口贸易的形式,间接覆盖美国市场需
求的同时,也提高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份额占比和出口竞争力,并间接带动中上游零部
件和中间品、资本品的出口。只是贸易的形式发生转变,并没有改变中国出口的竞争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再度加征关税,通过出海、转口、转嫁成本等,中国在应对贸易摩擦上也会比6年前更加游刃有余。另一方面,我们预计2025年中国PPI增速从2024年的-2.2%小幅收敛至-1.4%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出口商品价格降幅有望收敛,价格因素对出口增速的拖累也会放缓。叠加关税落地前的抢出口,2025年的出口依然乐观。2019年以来,每年年初,市场对出口的判断更偏谨慎,但出口全年表现往往超预期。2025
年,受特朗普上台等因素影响,市场预期相对谨慎,但是我们预计出口或将再度展现出超预期的韧性。风险提示:地缘政治摩擦超预期、出口超预期、外需变动超预期。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