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城投市场持续深度整合,土地开发扩张放缓;债务增速下行,债务短期化趋势有所改善,化债效果凸显;投资有所放缓,融资难度加大。
截至2024年5月10日,在剔除合并报表的子孙发债公司之后,有2237家发债城投母公司已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我们从资产、负债、投融资等财报维度总结出城投市场八大特征。
资产端
特征一:城投总资产规模持续增加,城投平台持续深度整合,集中效应明显
2023年城投整体资产规模超过140万亿,较2022年的129万亿同比增长8.83%;城投整体资产规模进一步向头部集中,资产规模超过300亿元的城投平台占比从2022年的52%扩大到2023年的55%,超过500亿元的城投平台占比从2022年的31%扩大到2023年的34%,资产规模低于100亿元的城投平台占比自2018年的23%逐步降低至2023年的5%;全国城投平台资产规模增速普遍为正,其中大部分地区的增速超过5%,仅辽宁省和青海省同比增速为负。
特征二:城投流动性缩紧,货币资金占比走低
货币资金规模延续负增长,同时货币资金占资产总额的比例逐年降低,城投平台面临着流动性缩紧的挑战,短期偿债压力增大。2023年货币资金规模为7.57万亿元,较2022年下降约1%;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2018年的8.62%下降到2022年的5.88%,在2023年延续下跌趋势,进一步下跌至5.36%。
特征三:应收类款项规模明显走高,资金占用情况仍存
2023年总应收款项同比增长9.56%,2023年应收类款项/资产总额比重达到13.63%,较2022年小幅提升,或受地方财政承压影响,城投平台资金占用情况仍未明显改善。
特征四:城投平台存货增速进一步放缓,土地开发扩张放缓
2023年城投平台存货增速由升转降,同比增速从2022年的12.18%下降到7.52%,反映出城投土地的开发扩张放缓。一方面是因为土地市场景气度较低,整体城投平台拿地行为放缓,相比往年承担了较少的土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另一方面或是由于结算速度的回升,2023年下半年以来的化债政策或让城投平台的回款的速度增加,同时地价的下降导致累积的存货帐面价值的降低。
负债端
特征五:带息负债增速呈下行趋势,债务短期化趋势有所改善
2023年城投平台带息债务规模58.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7%,受政府对城投债务监管日趋严格和融资政策收紧的背景下,城投带息债务增速呈明显下行趋势;短期债务占比均值为28.70%,相比2022年占比回落了0.62个百分点,债务短期化趋势有所改善。
特征六:债务负担持续加重,2023年近7成平台仍在加杠杆
2023年城投平台资产负债率中位数为59.29%,相比2022年增加了1.17个百分点,城投市场债务负担仍在加重;加杠杆城投平台数量占比逐年提升,2023年有近7成的平台仍在加杠杆。
投资融资端
特征七:投资有所放缓,投资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
2023年城投平台总股权投资规模为5.7万亿元,较2022年的5.0万亿元同比上涨14.49%, 增速为近年来新低,或是因为2023年城投主任务聚焦于“化债”,主动投资的积极性相对有所下滑;2023年投资收益率为5.87%,为近年来新低,在市场收益率整体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城投平台投资端收益率也处于历史低位。
特征八:融资难度加大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的城投平台的占比在2018-2020年从64.06%逐步上升至78.60%,随后持续下跌至2023年的69.40%,城投融资难凸显,或说明监管对于城投平台债务的“严控增量,化解存量”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风险提示
信息披露和数据提取误差风险、判断主观性风险。
1.1 城投资产规模向头部整合集中
城投总资产规模持续增加,城投平台持续深度整合,集中效应明显。
首先,城投平台整体资产规模和城投资产规模中位数持续扩大,维持上升趋势。2023年城投整体资产规模超过140万亿,较2022年的129万亿同比增长8.83%,城投资产规模中位数(中位数可避免极端值影响,呈现整体趋势)达到333亿,同比增长7.79%,增速自2020年高点开始逐渐放缓。
其次,城投整体资产规模进一步向头部集中,资产规模超过 300 亿元的城投平台占比从2022 年的 52%扩大到 2023 年的55%,超过500 亿元的城投平台占比从 2022 年的31%扩大到2023 年的34%,资产规模低于 100 亿元的城投平台占比自 2018 年的23%逐步降低至2023 年的 5%,整体趋势表明城投资产规模在监管要求和政策背景下逐步向大型的城投平台倾斜和流动。
全国城投平台资产规模增速普遍为正,其中大部分地区的增速超过 5%,仅辽宁省和青海省同比增速为负。
1.2 城投流动性缩紧,货币资金占比走低
货币资金规模延续负增长,同时货币资金占资产总额的比例逐年降低,城投平台面临着流动性缩紧的挑战,短期偿债压力增大。2023 年货币资金规模为 7.57 万亿元,较 2022年下降约 1%,延续了2022 年货币资金的负增长表现。货币资金中位数的变化趋势和总规模相似,从 2022 年的14.76 亿元降低至 14.22 亿元,在资产规模中位数上升的情况下,货币资金中位数的下降反映出流动资金比重的减少。
货币资金与资产总额的比例持续下滑,流动性吃紧。从2018 年的8.62%下降到2022年的5.88%,在2023 年延续下跌趋势,进一步下跌至 5.36%,公司的资金灵活性和应对突发财务需求的能力可能会受到限制。
1.3 应收类款项规模明显走高,资金占用情况仍存
应收类款项规模持续增加,占总资产比率小幅提升。应收类款项涵盖了对地方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及其他城投平台的工程款项、代建款项以及拆借款等,该指标能反映城投的资金占用情况。
城投平台总应收类款项规模和中位数逐年上涨,2023 年总应收款项同比增长 9.56%,较2022 年的 11.39%降低 1.83%;此外,2023 年应收类款项/资产总额比重达到 13.63%,较2022 年小幅提升,或受地方财政承压影响,城投平台资金占用情况仍未明显改善。
1.4 城投平台存货增速进一步放缓,土地开发扩张放缓
存货总规模继续上升,增速明显下行,存货占资产比例几乎持平。城投财报中的存货科目主要包括开发成本、拟开发土地、工程施工、开发产品、库存商品等,反映了城投平台开发土地的价值和规模。
2023 年城投平台存货增速由升转降,同比增速从 2022 年的 12.18%下降4.7 个百分点到7.52%,增速的整体趋势从 2017 年开始一路向下,反映出城投平台土地的开发扩张放缓。一方面是因为土地市场景气度较低,整体城投平台拿地行为放缓,相比往年承担了较少的土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另一方面或是由于结算速度的回升,2023 年下半年以来的化债政策或让城投平台的回款的速度增加,同时地价的下降导致累积的存货帐面价值的降低。
2.1 带息负债增速呈下行趋势,债务短期化趋势有所改善
带息负债增速呈下行趋势。2023 年城投平台带息债务规模持续增大,从 2022 年的52.6 万亿上涨到 2023 年的 58.3 万亿,同比增长10.67%,受政府对城投债务监管日趋严格和融资政策收紧的背景下,城投带息债务增速呈明显下行趋势。
单个城投主体的带息债务中位数持续上升,从 2018 年的56 亿元翻倍到2023 年的117亿元,但 2023 年增速仅 10.12%,也处于历史低位。
债务短期化趋势有所改善。2023 年城投平台短期债务占比均值为 28.70%,相比2022年占比回落了 0.62 个百分点,债务短期化趋势有所改善。
2.2 债务负担持续加重,2023 年近 7 成平台仍在加杠杆
2023 年城投平台资产负债率中位数为 59.29%,相比 2022 年增加了 1.17 个百分点,城投市场债务负担仍在加重;加杠杆城投平台数量占比逐年提升,2023 年有近 7 成的平台仍在加杠杆。
长期股权投资总规模上升,同比增速下降。2023 年城投平台总股权投资规模为 5.7 万亿元,较 2022 年的5.0 万亿元同比上涨 14.49%, 增速为近年来新低,或是因为 2023 年城投主任务聚焦于“化债”,主动投资的积极性相对有所下滑。
投资收益率继续走低。2023 年投资收益率为 5.87%,较2022 年的6.13%下降26bp;在市场收益率整体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城投平台投资端收益率也处于历史低位。
3.2 融资难度加大
“筹资现金流净额为正”说明城投平台在扩大融资规模,从外部融资渠道获得的现金高于偿还债务或者分配利润所支付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的城投平台的占比在 2018-2020 年从 64.06%逐步上升至78.60%,随后持续下跌至 2023 年的 69.40%,城投融资难凸显,或说明监管对于城投平台债务的“严控增量,化解存量”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信息披露和数据提取误差风险:部分城投平台公开信息存在披露不完整或不及时,时间窗口内城投平台总估计量不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分析结论。
判断主观性风险:城投平台的经济判断存在一定主观性,样本和数据选择可能存在偏误,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分析师
杜渐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3120005>
研究助理
李艳 <执业证书编号:S12301240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