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通缩的本质在于供需失衡后经济内生陷入负向循环,抗击通缩的主线任务在于通过强外力介入打破循环,主要包括需求端着手扩大需求、价格端着手稳定价格预期、供给端着手清退过剩产能三种方式,需求发力为负面扰动较少的多数之选。其次,打破通缩循环有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存在“软绳效应”导致宽货币并不一定能直接带动宽信用,财政政策则能很好扮演“火车头”角色带动经济增长。最后,真正战胜通缩需要有效扭转社会预期,引导形成经济向好、积极扩张的社会氛围,经济“动量”影响预期弹性,宏观政策的持续时间与规模同样重要。预期变化作为一种离散过程,唯有超越预期达到一定阈值,方能有效扭转预期。
3.1 国内抗通缩经验回顾
1998-2002年,外生冲击导致通缩反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对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内经济产生一定冲击,加之国内前期投资过度扩张导致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企业“慎贷”,银行企业贷款坏账风险升温,银行“惜贷”,内外因素共振导致供需错配,价格走弱。在此背景下,有关部门积极应对,央行于1997至1999年间5次降息,2次降准,财政部于1998年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补充四大行资本金,1998-2002年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带动项目总投资3.2万亿,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同时推动住房商品化改革和国企改革。在经历一段时期反复后,物价指数于2003年彻底企稳回升。
2009年,内外因素叠加导致物价走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金融市场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导致我国出口外需回落。前期国内经济相对偏热,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以抑制泡沫,但叠加房地产管控等收缩政策,国内需求相对疲软,导致国内再度出现通缩征兆。在此背景下,宏观政策“三箭齐发”,货币政策快速由紧转松,2008年下半年累计降准200BP,调降1年存款及贷款基准利率189BP及216BP;财政政策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地方政府加码跟进;房地产政策再度转向,通过调降首付比、房贷利率下限等手段加码房地产刺激。在经历约1年时间的低通胀后,国内物价于2010年初企稳回升。
2012-2016年,供给过剩导致生产端物价低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虽通过及时出台刺激政策而快速渡过难关,但前期刺激政策不可避免导致生产端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加剧,加之海外欧债危机再度爆发、国内经济增速换挡内需走弱,供需错配矛盾突出,PPI同比增速自2012年3月起由正转负。为有效治理产能过剩问题,一方面,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刺激规模并优化支出结构,另一方面,逐步推动供给侧改革,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的方式推动供需重回均衡状态。2016年9月,PPI同比增速在经历连续54个月负增长后首次转正,生产端物价持续下跌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欧洲央行通过锚定长期通胀预期推动打破通缩循环。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导致欧元区国家偿债压力提升,部分国家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旅游等顺周期行业,在面临危机时更易受到冲击。欧洲各国为控制赤字而被迫收紧财政支出,叠加产业结构冲击、居民失业率走高而工资下滑,终端需求较为低迷。欧洲央行一方面推出零利率、负利率政策,并配套创造多项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购买国债及其他资产的方式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另一方面,持续通过政策表态等方式将长期通胀预期锚定在2%目标水平,防止形成物价下跌的负面预期。在危机国积极进行财政重整等其他政策配合下,欧元区PPI同比增速于2016年末正式步入正增长通道。
日本抗击通缩的得与失。自上世纪90年代资产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陷入“失去的三十年”,同时也是一部典型的通缩抗争史。2007-2008年,日本通胀出现显著回升,CPI同比增速最高触及2.3%,但主要受当时国际油价飙升影响,剔除食品及能源项后,CPI最高增速仅1.2%,后续伴随国际油价冲高回落,日本再度陷入通缩环境。2022年以来,受外生因素影响,供应链冲击叠加持续大规模财政刺激,日本物价回暖,似有走出“失落的三十年”之势。聚焦来看,1997-1998年及2013-2015年,内生因素驱动日本通胀出现短暂复苏,其成功原因及失败教训更值得关注。
日本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对比1997-1998年和2013-2015年日本抗击通胀的得与失,可以看到两者呈现较高的相似之处。宽财政与宽货币的政策组合,构成抗击通缩的基本盘,也是驱动短暂景气繁荣的主要动力。1997年4月及2014年4月两次消费税率上调成为导致日本抗击通缩失败的导火索,核心原因在于财政政策在扩张与整顿之间过快摇摆,尤其在社会预期尚未企稳时,财政收缩对社会预期、居民消费等均会产生负面抑制作用。此外,日本部分制度弊病逐步显现,而除安倍内阁在2012-2020年执政8年较为稳定外,1990-1999年期间日本共经历7任首相更迭,使得长周期结构性改革政策难以有效推行,更加剧了短期政策反复。
3.3 抗击通缩的反思与启示
首先,通缩的本质在于供需失衡后经济内生陷入负向循环,抗击通缩的主线任务在于通过强外力介入打破循环。结合国内外经验及通缩循环演绎方式,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种途径:第一,立足于需求端,扩大财政支出,提振实体部门收入及预期,引导其跟随扩大消费与投资,是抗击通缩的多数之选。但需注意,需求回暖是结果而非手段,经济增长是拉动内生需求回升的最好手段,典型如我国1998年推动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房地产业作为经济增长新的动能。通过需求发力匹配过剩产能,对宏观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小,但政策效果有赖社会预期的彻底转变,刺激政策退坡后需求能否维持存在不确定性。第二,立足于供给端,通过推出结构性改革政策,清退过剩落后产能,重新引导需求与供给回到匹配状态。但供给收缩对GDP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且结构性改革需要相当时间推进,对于以经济增速作为首要考核指标,且任期相对有限的政府而言,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意愿并不强烈。我国于2016年启动供给侧改革,前提在于明确经济增速换挡,换言之能够以暂时的增速回落换取长期经济结构升级,并且同步放松房地产政策以此进行对冲。第三,立足于价格端,通过政策表态持续强化价格上涨预期,打破实体部门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下跌而持币待购的状态,推动经济内生循环步入正轨。通缩循环背景下,若要形成价格上涨预期,有赖外生因素的持续干预,典型如2014年的欧洲,欧洲央行持续强调2%的长期通胀目标并配套宽货币政策干预,对稳定价格预期具有积极作用。其次,打破通缩循环有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相比之下,财政政策的决定性作用更为突出。货币政策存在“软绳效应”,宽货币并不等于宽信用。货币政策对于需求的刺激作用偏间接,更多通过压低利率、加大基础货币投放等方式为信用扩张创造条件,但信用派生能否顺利实现,依然有赖于实体部门自身选择。尤其在经济陷入通缩循环的不利环境下,即便融资、消费等条件优厚,实体部门或依然选择更多储蓄以防风险,“流动性陷阱”随之而来。财政政策能够更好扮演“火车头”角色拉动经济增长。财政政策以政府投资、消费等形式开展,略过信用派生过程而直达实体经济,在实体部门观望不前时,大规模的财政支出能够有效提振实体部门经济预期,按照财政先头领军、实体后续跟上的节奏推动经济循环回归正轨。典型如2013年的日本,日本央行实施“异次元金融缓和”,全年基础货币平均余额大幅增长46.58%,但信用并未随之派生,M3平均余额仅增长3.41%,底层原因即货币乘数持续走低。相比之下,安倍内部推动的财政刺激方案规模越超同期其他政策,对经济的带动效果更为显著。
最后,真正战胜通缩需要有效扭转社会预期,引导形成经济向好、积极扩张的社会氛围,大步快走胜过小步慢行,超越预期方能扭转预期。经济“动量”影响预期弹性。对于持续增长的经济体,即便遭遇暂时性冲击,实体部门仍具有较强的“繁荣”惯性,只需宏观政策稍加刺激,经济便可重回增长正轨。对于持续收缩的经济体,通缩预期一旦固化,靠短期政策发力或仅能产生脉冲作用,后续政策退坡后预期能否企稳仍存变数。典型如“失去的三十年”中的日本,低通胀、低增长思维深入人心,即便安倍经济学短期发力,仍未能有效扭转通缩趋势。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平成废柴”躺平思潮等因素也会对预期弹性产生额外扰动。宏观政策不仅看规模,也看时间。宏观政策的规模与效果成正比,但对于相对固化的通缩预期,仅一次的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或难以完全改变预期,政策的持续性至关重要。日本1998年及2013年两次抗击通缩失败,导火索均是在社会预期并未完全企稳时便进行财政转向,提升消费税以整顿财政,直接后果便是导致社会预期再度下行,前期刺激政策功亏一篑。超越预期方能扭转预期。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出发,预期改变并非是连续过程,而是更接近于离散过程,当外生事件冲击超过心理阈值时,便会引发预期的跃升式转变。以此推演,宏观政策作为扭转预期的催化剂,大步快走胜过小步慢行,典型即2008年推出的“四万亿”,凭借大超预期的刺激规模实现对市场悲观预期的有效扭转。
宏观经济政策或发生超预期的边际变化,可能导致资产定价逻辑发生改变,造成债券市场出现调整;机构行为具有一定不可预测性,当机构行为大幅趋同并形成负反馈时,可能导致债券市场出现调整;国际局势或发生超预期的变化,可能导致全球资产定价逻辑切换,造成债券市场超预期调整。本研究报告根据2024年11月14日已公开发布的《通渠引水,股债双牛——2025年债市策略展望》整理,如需获取完整研报,请联系对口销售。
分析师
覃汉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3080005>
崔正阳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4020004>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固收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固收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和观点,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订阅者如因摘编、缺乏相关解读等原因引起理解上歧义的,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浙商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浙商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浙商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微信推文新规则,不再按时间顺序推送,请关注本公众号并设置星标⭐️,以便第一时间接收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