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民情风俗——游商

文摘   2024-10-16 08:28   山西  




      游商在民间旧称“货郎”、“担担商”、“挑八股绳”,以乡村为主要兜售市场,或背负,或肩挑,或推车,走串于街巷,贩运于城乡。



      根据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一些游动的服务性行业也相继出现,并加入游商行列。山西地方秧歌小戏和孝义秧歌中有卖豆腐、卖胭脂、卖绒花、卖柴火、卖布、卖芫荽、卖烧土、卖高底、卖瓜、以布换花等20多种游商内容的剧目,反映了明清以来串乡贸易商人的活动情节。






      孝义民间自明清以来便广泛流传着“想要富得快,庄稼搅买卖”许多有经济头脑的村民走西口、奔东口、过黄河外出经商,还有一批村民则在当地及周边从事游动性商业活动。自明清以来形成的游商格局,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50年代。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仍有许多村民从事游商活动,如相王村村民王广大、王广元、王正声等,西程庄村民程茂贵、靳世太等,南岭村尹四宝等,下堡的徐成元(外号狗探子)等,隔三差五就在村内及周边游走叫卖各类小商品。




    长期以来,孝义游商经营的商品有季节性商品和应节性商品以及常年性商品三大类。




      季节性商品主要是鲜果鲜菜类,桃、杏、柿、槟果、葡萄、西瓜等一般均由当地农民贩运,这些季节性商品无固定专业销售人员,通常是以翘头扁担挑两个柳编笸箩,当日天不亮上路接货,上午即上街市出售,一般不存货。游商挑担零售,一般都有固定的村庄路线,互不相犯;除鲜果之外兼售果干、花生、柿饼、核桃之类,秋出春返,极少在家过春节,即使回家也必捎带提货。蔬菜为城镇附近农民兼营,以向城市销售为主。

     
      应节性商品主要有:神前用品如端阳节的门贴、中元节的花纸、中秋节的月光马(月光菩萨神祇)、腊月二十三的灶君神像、家庭门户及中堂所用印制图以及香烛供器之类。交易这类商品时,买卖双方均忌说“买”或“卖”,必说“请”。此外还有腊月上市的炒米(用糯大米膨化加食色染红)、糖瓜、蜜供;元宵节前之元宵、端午之艾草,均为专行专售的季节性商品。此外,夏令之冻凌(冰块)、冬季之麻糖也属季节性商品。
      常年性商品则以粮油酱醋、棉麻布匹、日用百货等等为主。





游商们常年经营的商品主要有3种
      一是加工后销售的商品,以食品最多,如豆制品之豆腐、腐干、豆腐衣、老豆腐、豆腐脑、绿豆凉粉条等,还有粉丝、凉粉、凉糕、枣糕、糖葫芦、蜜山药、碗饦子(饦,音 tuō 脱,民间因之多写作脱)、醪糟、灌馅儿糖、饴棒之类,一般均由个体专项经营,家有小作坊而出担外售。规模较大的如粉坊等,亦批发给其他小贩。此外,吹糖人儿、捏面人儿、制作小泥偶等儿童玩具等,技艺性较强,边制作表演边唱小调,吸引人们围观和购买。

      上述“灌馅儿糖”也称“贯馅儿糖”,是流行于晋中几个市县的民间传统风味食品,民间称其作坊为“粞坊”;粞,音xī,本来是糙米或碎米之意,民间称其为粞坊,只是借其字音而已。在一些民俗类书刊中,涉及上述民间作坊时,有写作“糃坊”或“饧坊”的,极容易引起误解。因为,“糃”字已被列入异体字而逐渐淘汰。“饧”字则有两个读音与释义,一读 táng,音糖,意为糖稀;二读xíng,音行,意为糖块或面剂子变软发饧,两者均不切其意。




      二是贩卖类,即货郎担。是城乡间商品流通领域里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当地户,对城乡特别是农家所需了如指掌,故其贩运物品方方面面无一不备。如油盐酱醋、碱面糖果、花色布、绸缎、神幔、桌裙、包袱皮等等。经销丝绦类织物的货郎也称带带商,不用担挑而以丁字形架搭上商品,背负货箱串街游乡。京广杂货类包括化妆品、卫生洗涤用品。日杂类有煤油、火柴、纸类、颜料等。小五金类则锥、针、刀、剪、顶针、发卡、铜锁、烟具、锡器等。其中,陶瓷商贩分两种,一种是以破布废纸互换的粗瓷碗盆;一种是瓦瓮瓦盆之类,由独轮车贩运。文具书籍则以木箱包袱之类背负,专走串村塾、学校,许多游商在学校授课期间贩卖铅笔、石笔、橡皮、作业本、削笔刀等等。



      三是服务类,是游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绞笸箩蒙张面箩、修锁配钥匙、钉鞋、铲梳、焊烙金属器具、钉锅补缸、换破烂、换鸡蛋、剃头、阉猪、戗刀磨剪,甚至游医算命占卜和收购废旧物品等。


      以上游商从20世纪60年代后几近绝迹,80年代后又陆续出现,然内容与形式已发生明显变化,服务性类增加了修理钟表、家用电器和照相等行业。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来源:《孝义文化丛书·》

主编:张建红

编辑:王晓




郑兴故里
记录老城故事,传播孝义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