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老行当|药铺

文摘   2024-10-21 08:49   山西  




      药铺或是药店,过去都是连抓药带坐诊,是医生或是他一家的事情,和现代的私人诊所相似,或针灸,或输液,仅有三两张床,一排药柜子,就可以解除病人的痛苦。



      截至新中国成立以前,孝义这样的药铺县城里有同仁堂、复源堂、茂林堂等五六家,在兑九峪、下堡、司马这些大镇子上,也有四五家,他们都是本地人,以看中医诊脉,抓草药,制丸药为人们看病。如下堡镇上的仁和堂药铺,是本下堡人张正之,属中医世家,父子同业,远近闻名。安庆药铺,是前活丹人李安庆坐堂,以治伤寒为主。像兑镇的同仁堂药铺,是日本人来的那年抢了药店,中药混为一起就此歇业,同仁堂的业主将药店改为赁铺。




     旧社会我国的医学特别落后,1936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40岁,足以证实属于没有医疗,当时中医占全社会的90%,全国没有像样的医科大学。学中医的人靠的是“推药匣子”,记方剂,或老中医传授口诀,片言只语地讲授《黄帝内经》,医生全是小学、文书,学这一专业的人,多是在其他领域求学,但不能得志,因有文化,改做中医,是俗话说的“不能救国改为救人”,医学的地位很低。








      另外旧社会人们对看病的观念和现在不一样,家里有了病人,求神拜佛,让神婆子看得多,认为是神鬼作怪,风水不对。以为人有病应该是“三分吃药,七分养病”,“是药三分毒”,“吃药不忌口,坏了医生手”。当时一是没西药,二是对西药也不相信,不像现在的人看重药养。因此作为药铺的宗旨也是:能让草药尘封岁月,不愿病人多登门。若遇砸伤、烧伤突发事故,伤口感染更是没有办法,且当地既无公路,又没铁路,上医院就得去省城,人们不敢有这些想法,只能让病痛控制、折磨人。




      应该说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是自1958年公社化后,村里设立保健站,公社有医院,县里能做手术。国家设立医学院、卫生学院、医药管理、护士专科学校、中医学校,开始大量地培养医务人才,使我国的医学接受了西方的学问,医院更细致地分科治疗。也使得医和药“分家”,医院是治病,药店是专门卖药,又分为中西药不同的柜台,彻底改变了旧社会“药铺”治疗的格局,使得我国人口目前的平均寿命都达到了70岁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旧日药铺的中药,基本来自本地,以前孝义西至高庙山,南至灵石,山川河流原始,野兽群居出没,全县十余万人,到处林木密布,占境域三分之二的西山地区,能采到近 200种植物类的中药,包括党参、赤药、冬花等中药。又有金钱豹、獐、狍等10余种珍贵动物,也可以制药。爬行类的动物是蛇、蝎、穿山甲、蝙蝠等,能治特殊病,配偏方。在西山地区就有专门以采药为生的人,当时也就有这些动植物,随处可见,为当时爱好中医,或行医的人提供了方便。家居农村,没事医生也采药,充分体现了当时农耕社会自给经济的医疗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来源:《孝义文化丛书·民间技艺》

主编:张建红

编辑:王晓



郑兴故里
记录老城故事,传播孝义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