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早年商业招幌

文摘   2024-11-08 07:37   山西  




      古代商人在招揽生意的商业竞争中,最原始的“广告”形式就是悬挂在店铺门外的招牌、招幌。清末时商界已形成人所共识的幌子,悬于店檐下或超出屋顶,以广招徕。幌子质地有纸、布、皮革、竹、木、铜、铁、铅、锡、土等。形式与纹饰随店铺性质、经营商品不同而有所差异。最常见的大致可分为“文字幌”“拟物幌”“实物幌”“象征幌”四类。大都朝挂夕摘、长年悬挂,也有应节序出现者。以下为各类传统招幌的大致形制。



1.文字幌


      酒帘,近方白布一块,周饰以垂焰,红色者多,中书一酒字,以后经一些文人骚客指点,改写为“闻香下马”“名士风流”等雅典文辞。但仍以垂帘式张挂。在山西一些乡镇中,有的酒店只挂一个酒葫芦为幌。
     当牌,有铜制、木制两种,高70多公分,宽约60公分,中间大书一“当”字,也有上方注有“×记”字号名者。有的当铺利用门外高墙写一大“当”字。
      估衣,相似于当铺的牌子,黑底白字“估衣”两字。
      清真饭馆,木牌画有回民用壶,书“清真”二字及伊斯兰文旁注。
      理发店,中间略隆起的尺余之长窄木条,下敷连白布,画吕洞宾或仙官像,布两边垂带,上写“虽说毫末技艺,却见顶上功夫”等。
      镶牙,用布或木板,画人口上下齿,并写“镶牙”两大字。
     糕点业,长二尺至三尺之木牌二到四块,若楹联状悬于店檐下。分别写“应时糕点”“茶果细品”之类。
     文具店,形式相同于糕点业,写“湖笔徽墨”“宣纸端砚”或“文苑极品”“翰墨必备”等,多用黑底金字。
     杂货店也与上述两业相似,但用白底黑字,内容有“虾仁海参”“香菇木耳”“龙眼荔枝”“盘香对腊”以及“茴香大料”等,有什么写什么。


2.拟物幌



     香蜡店,木制红烛、高三尺,下系红布悬于檐下;或尺余木制蜡烛,横排一串,蜡烛身为白色、蜡烛头为红色。
      鞋店,用石雕靴样(亦有用泥塑者)高约一米,置店门旁。
      烟店,木制生烟包装型,广其体积,成串挂在店门外,包装表面之印制字样一如原品。
      烟袋铺,木制十倍于实用烟袋之模型悬挂之,亦用色漆区分出烟嘴木杆、烟袋锅三部分。
      锡烙铺,木制涂以银箔之特大酒壶(瓶形),下系一条红布悬挂于店门旁。
      药店,分别用圆球、方形木牌若干,木牌中间涂以黑色圆点、三角葫芦或圆珠,表示丸、膏、散、丹,作一串,成对挂于店外,为全社会公认的标幌,不仅孝义如此,各地亦然。
      铁器铺,铁制的库币状物、铲状物、尖铧状物、铁铃铛作悬挂,触之可闻其声。
      饭馆、饼面业,有时用同一招幌。悬一罗圈周边用纸条作穗状下垂,中间系红布一条;每当元宵节前,周边之穗改为棉花球状物,每个上面贴有红纸剪成之圆点,形同元宵,有的还在罗圈上装一叉形,表示食用工具。


3.实物幌




       这一类招幌很多,是明显的商品直陈类。如花布店用成丈花色布悬于店门;挽具店挂一套脖与项铃;席店以席卷成柱状吊挂店外;车铺即挂一木轮;毡店即挂一双毡靴;罗圈铺(竹笼器)用两个罗圈,上下作交叉立式悬挂;灯笼铺挂灯笼;估衣铺挂一件估衣;照相业用其放大后的照片作橱窗装饰;焊锡业和衡器店即以加工成品和秤类成套成批地放置店外;而纸扎店则用成品或画品悬于店外作技艺展示。
      如今在城市街头修理自行车、小平车的摊铺,挂一车圈中写一“车”字,或干脆挂一条外胎即可,也算是实物幌的一种形式。


4.象征幌



      粮店,悬挂斗,并在四面分别写“天下太平”四字,也有写“心即是天”者。
      车马店,每在店外挂一笊篱,下系红布条,表示住宿之外兼包揽饮食。
      首饰店,木牌上画一炉鼎,周有火焰喷出,下有祥云环护。
      在一些集市上或街市上,常有出售器物者在器物上插草标以示售卖。如今在山西许多城镇中,还可以看到卖自行车、小平车或大型农具、家具的人在出售物上插草标的。
      除了上述这些幌子外,到民国时期,商人已善于应用包装、广告等作宣传,最常见的有茶叶铁皮筒、饼干铁皮盒等。尤其是在每盒卷烟中附一精印图片,有故事人物,更有每三张或若干张才可拼出一完整图案的,以吸引人们更多地购买。
      旧时坐商除讲究字号招幌外,还重视在铺面张挂行联,一为宣传行业宗旨和服务内容,二为榜示风雅以吸引顾客。



部分图源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孝义文化丛书·民情风俗》

主编:张建红

编辑:王晓

校对:冯丽雯



郑兴故里
记录老城故事,传播孝义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