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匠在我国可以追溯到距今六七千年以前,即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石臼加工米面。孝义在1960年以前,无论城乡都还是用石磨、石碾加工米面,因此凿石磨、石碾,和青石打交道的人都被称作石匠。 较为特殊的是孝义自古产煤,这里煤矿上专营凿煤口子,或坑下石上凿壁、凿水渠、水道的人,也被称作石匠。过去城乡里的石磨、石碾,酒坊、油坊、粉坊和磨坊都使用,一般农家常用的是66厘米左右的中型大磨。其厚度在10厘米~15厘米之间,大磨都安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一副大磨占地面积为12平方米左右(一个直径3米~4米的圆),并安在一个离地60厘米左右的高台上。大磨上扇两侧有磨耳,磨耳内插一根3米多长的磨棍。磨面时将牲口套在磨棍的一端,牲口绕着磨道走圈,有时也用人来推拉。小磨直径一般在30厘米~40厘米之间,厚6厘米~10厘米。小磨没有固定的地方,它可以随时随意挪动,小磨是全靠人力来转动的。
大磨、小磨除了以上区别之外,其他构造大体相同,都有上下两面磨扇和一面磨盘。磨盘置于磨扇之下,面积比磨扇大,磨出的面粉首先就流在了磨盘上(有的地方称磨扇为磨盘,把磨盘叫作磨底)。上下磨扇都凿有磨齿(有的地方叫磨沟)。上磨扇有磨眼、龙口,下磨扇有磨膛、磨脐。要加工的粮食颗粒先由磨眼流入“龙口”,再顺龙口滚入“磨膛”,由磨膛流到“磨齿”,颗粒便被磨碎成粉,面粉顺磨齿流出来,流到磨盘上,再经过“箩子”的筛滤,即为成品面。 凿磨的主要工具是:铁楔、手锤(剁斧)、钢錾,另外还有一种有着古怪名字的工具:“喇码子”。这“喇码子”的功能如钢錾,其形状如纺锤,由硬质圆木制成。中间稍凹,两端较粗,长21厘米,两端直径5厘米左右,并用铁箍箍好。下端有一铁嘴用来安装錾头。这喇码子较之钢錾有3个优点:一是成本低(錾头仅仅是钢錾的1/5),据说当时好钢比较缺乏;二是便于手握,因其是木料制成,所以冬不至于冰,夏不至于烫;又因木柄较粗,比细钢錾要好把握;三是便于锤头打击,其顶端比钢錾粗几倍,锤头易击中。为什么石匠的手锤又称剁斧呢?这是因为它具有两种功能,这锤的一端是平面,另一端有口可装嵌小铁剁,它具有锤、剁两种功能。不装铁剁为锤,装了铁剁叫剁斧。
开采石料是项力气活,可也很讲究技巧。察看好石样后,先将上下左右的杂土碎石掏干净,将石块明显地暴露出来,而后确定厚度,用铁錾凿出一道沟,这沟的深宽都在3厘米左右,之后便可下“楔”。“楔”是将七八个铁楔,排列在凿好的沟壕内,而后使用大货锤(锤头重25公斤~30公斤)猛击铁楔。打到一定功夫,石块出现裂缝,接着被震落下来,开下来的石料是极不规则的,需用锤錾将其整圆,修平,变成“磨坯”。磨坯进入工地(石场)后,便要根据块头大小而“下线”(确定尺寸)。收起墨斗,便抡錾凿坯。叮叮当当,一片一片如棋子儿般的石渣飞出去,慢慢便看到了平面,显出了棱角,有了磨的轮廓。这个过程,重锤猛打,人不能坐不能站,只能半蹲挺腰,而且双脚踮起,脚跟离地。砍罢石坯,便是表面“划花”(用錾子划出疏密均匀的平行线)。上磨扇的表面也并不是一抹平,而是周边略高,中间部分略低。
划出“皮花”,石磨就基本定型。这时便进入“内脏”雕凿阶段。石磨的“内脏”看似简单却很复杂。其上磨扇有磨眼、龙口、磨脐钵、磨齿。磨耳穴与磨眼在一条中轴线上,磨耳穴在上磨扇的两侧,磨眼的位置是有规矩的,一般是距临近一边的1/5处。磨眼直径在2寸(约6.7厘米)左右(视磨扇大小加减)。磨眼要一直穿通,而且要求既圆且直,这就要看匠人的手头功夫了。锤重了石头会“起片儿”,破坏圆度;锤轻了又凿不进去。錾子也要随时改变倾斜度,石头上掏圆洞是极见匠人功夫的。磨眼的下端连着“龙口”,这龙口与磨眼的交接处稍显凹沟。内行人讲,“龙口”好凿,尺寸难操。这“龙口”呈不规则扇形状(一边较短一边较长)。宽、窄、深、浅都会影响出面的效率和面粉的质量。上磨扇的“龙口”与下磨扇的“磨膛”吻合,由磨眼进入的颗粒,由吻合处滚入磨齿。石匠讲究,这里只能容许颗粒单个、均匀、一颗挨一颗地排列出来,不能有颗粒重叠垒码现象,也不能有间隔、阻塞现象。这一着便自然成为凿师傅的一绝,这个窍门有人凿了一辈子磨也没把握好,关键在于“眼力”,眼睛都有,眼力可就不同了。“挺心凹肚,楞尖齿疏”,辈辈师傅,辈辈徒弟,都传了这句话,也都记了这句话,然而,不见得都得了其中窍门。
龙口,磨膛凿好之后,便开始雕刻磨齿。面粉的粗细、出粉率的高低,与这磨齿大有关系。磨齿从正面看是一条笔直的棱,其横截面是等腰三角形。上下磨扇的磨齿分布状况相同,都是绕着磨的边缘围了一圈,又分为八面扇形,每一面扇形中有磨齿11条,磨齿的长度占到磨扇半径的1/2稍多。不过,最讲究的是离磨扇外沿的“并四指”(约6厘米)处,因它影响到了上下磨扇的合缝问题,合缝过严(匠人们称“口紧”),面粉不出磨,有时竟会从磨眼里倒流出去;合缝过开(口松),颗粒会裂裂瓣瓣“拉”下来,而磨不成面粉。
部分图源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孝义文化丛书·民间技艺》
主编:张建红
编辑: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