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明清时期的旅外商

文摘   2024-10-23 08:29   山西  




      孝义商人从明代起已十分活跃,且以辛勤诚朴的声誉远播四方,并逐渐向域外拓展,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旅外商”。“旅外商”是明清晋商的鲜明标记之一,也是晋商历史篇章中辉煌的一页。
      明清晋商中的旅外商,相对于“坐商”而言,属于“行商”范畴。“行商”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一为游商(即前述游动小商贩),二为转运商(以长途贩运为特征,其贸易手段与旅外商相兼容),三为旅外商(主要旅居域外经商)。以上概念为便于叙述晋商历史活动而设定。从另一角度来看,旅外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一些商人定居域外开设店铺,成为当地商业中的“客商”。


     孝义人明清时期外出经商的路径有“西口”与“东口”之说。“西口”主要指新疆、青海、宁夏方向。“东口”即指张家口、内蒙古、蒙古以及东北方向,统称“口外”。去“西口”方向经商的大多西渡黄河而行,去“东口”方向经商的大多走出雁门关,由北而上经张家口分赴各地。当然,也有向南而行,越过长江南下的。
     孝义商民外出经商的货物品种与整体晋商大致相同,所谓“上至绸缎布匹,下至米面大蒜”,只要是生活需要和有利可图的东西,都在经营之列。


      明清时期,晋商的“旅外商”包括骆驼帮、马帮、车帮等,主要向俄国、蒙古、朝鲜等地运销,曾经以茶叶为大宗。清初政府对沿海对外贸易控制甚严,而对北方之俄、蒙却管理松弛。直至咸丰元年(1851)清政府对中俄贸易“向不收税”,坐落在中俄边界的恰克图为中俄两国最大的边贸市场,几乎全由山西商人把持。
      此外还有东北边之海拉尔、西北边之塔尔巴哈台,均为晋商垄断的对外贸易市场。而晋中(包括孝义一带)商人则是这支队伍中最重要的一支,他们通常是以骆驼队长途调运货物,人们称之为“货房子”,每顶货房子包括骆驼队14把,每把约14峰骆驼连作一串,由一名驼工牵拉,共骆驼196峰,加上找水用的马和10来只狗,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驼队,由三个押运人领队指挥。每到驻地再分把进入各盟旗赊销批发。
      另外还有一部分驼队专做串蒙古包的零售业务,驼队或分或合,或大或小,视商品情况与贸易额多少临时组合。驼队押运人员大多在山西晋中一带招聘,在科布多接受专门训练,直至通晓蒙语、俄语以及维吾尔、哈萨克语言,始可分到各货房子使用。由于他们了解蒙古风土民情,所以在分散售货时常和蒙民共住蒙古包而不受歧视。


    
      孝义樊家庄的骆驼商队当年曾经以12峰骆驼为一巢,每巢雇佣3人拉运,其中1人还负责在途中饲喂骆驼。孝义商民远赴北边谋生,十年八年不能回家乡者大有人在。即使正式入商号学徒,按照规矩,学徒期要满15年才可取得每三年回家探亲一次的资格。张家口至恰克图约2900华里,地旷人稀,溯漠大荒,流沙无定。每当夏季,头顶烈日,足履灼沙,数日不见水源;而遇冬季朔风呼号,气温最低时可达零下36度,途中冻僵冻毙者时有发生;春秋季若遇风沙骤至,遮天蔽日,走石飞沙,间或遭匪劫掠,损财折畜,丧命者亦时有所闻。
      孝义张家庄杜长亮的伯父杜有桂,当年给人拉骆驼跑贩运,走到沙漠地方有户主发给的靴子穿,待到自己饲养骆驼跑运输时,一般不到一尺深的沙漠,就不舍得穿靴子,赤足赶路,实在没法走了,才将靴子穿上,后人提起这些话题都不免有些唏嘘。
      孝义白壁关郑氏,自康熙年以来“单车匹马”远走外蒙古白草地恰克图,逐渐从长途贩运和小本经营发展至“沿路都有自家的商庄店铺”,仅内蒙古赤峰林西县的生意就占了“半条街”。



      孝义相王村王福湖单身一人闯西口,至新疆哈密城经商,因精明能干被升任为大掌柜,经管着城内玉顺东至玉顺西一条街的生意。其于1919年回家探亲后又带走村内王氏10多人。
      孝义东安生村阎氏,明末清初在山西碛口镇与河北易县两地经商,以长途运销与批发为主。在碛口镇开设“积成长”店铺,将内蒙古与西北的粮、油、盐、碱、兽皮、药材等,由晋北贩运抵易县;回程时将京津冀等地的棉、绸、瓷、茶、烟、酒等驮运至碛口镇再运往西北。阎氏的映字、梦字辈都有在易州坐地经商的。

     
     孝义东庄村郑氏(居孝义南关西河柳巷)明万历迁此,曾祖以经商起家,在京创钱粮行,又立布店、酒店、帐局数处,至光绪方显衰败。
     孝义东庄村吴氏,吴信一代,明正德年定居孝义东庄;吴致和一代成为清初张家口大商并有京城生意;吴成德一代道光、咸丰年所创“天和居”酒铺为东庄村唯一商铺;吴昕(吴致和曾孙)人称“吴老板”民国初年仍是张家口皮毛大商人。1923年与大孝堡李子嘉(李元晋儿子)合办了孝义城内实力最雄厚的“百逢源”字号,还独资开办“石泉居”酒坊、“德生庆”绸缎行。
      孝义上柱濮杜氏,祖上远赴陕西榆林经商,曾任“义升号”布行掌柜,东家是孝义北姚的雷开山,上柱濮的李应霞、桥南的王耀南、张耀红都当过该号掌柜。同时,榆林“天顺号”油坊有200多年历史,是榆林城最早的字号,也是孝义上注濮李氏李应霖从别人手中买下,油坊掌柜曾有上令狐的叶来静、偏城的高静忠。
      孝义司马村张氏(该家族出过六位举人)清初发迹,主要商铺亦在承德、北京、山东等地。



      沿着孝义下堡河向北是一条晋中盆地数县商贾“走西口”的古道,这条古道上的村庄有南阳、杜村、下堡、胡家窑、贤者村、高阳等,每个村都能数出几位走过口外的姓氏和名人。
      如今,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数万名常住居民中,祖籍是山西孝义市梧桐镇南姚村的就有150人之多。他们是孝义商民“走西口”经商者的后代。《南姚村的晋商及其遗风》一文(作者史志杰,见李安主编《晋商劲旅——孝义晋商专辑》)说:清光绪年间,南姚村民王氏、李氏、梁氏三姓的先辈们随着晋商北上的步伐迈向塞外沙漠,起初以垦荒种田谋生,继而在晋商字号中当学徒、任掌柜,直至独立开设商号,成为晋商中的一支。“铺面经营范围‘上至绸缎、下至葱蒜’,日用物品应有尽有,贸易方式是与蒙古牧民物物交易。”他们于每年春季把丝绸、茶叶等日用品赊给牧民(俗称“放账”),至夏秋两季牲畜换毛之时,再回到牧区收取等价牲畜和毛皮。然后用驼队运到1400里地以外的包头城,换成金银货币,再用金银购买丝绸、茶叶等,运回宁夏贺兰山西口(俗称“山后”),以备来年春季再次“放账”之需,“在来往贸易中赚取差价获得利润”。

      该文又说:“走西口的商人有规矩:东家名下打工者,先由‘开门扫地涮烟袋、提茶倒尿暖铺盖’的学徒干起,慢慢地由伙计升为级别不同的掌柜,一路做来甚是辛苦。我太老舅李成义(字尊贤)最后做到了顶身股一分五(1.5%)的掌柜,我外祖父王树勋(字子铭)做到了顶身股七厘五(0.75%)的掌柜”,“伙计探亲,头趟五年回家一次,可住半年;二趟两年半回家一次,可住半年,都是带薪休假。”


部分图源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孝义文化丛书·民情风俗》

主编:张建红

编辑:王晓



郑兴故里
记录老城故事,传播孝义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