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老城区院落文化系列|楼西九号民居

文摘   2024-11-13 08:32   山西  



     楼西九号民居位于孝义老城中阳楼南门街上,为清代建筑,门面房(倒座),坐东朝西,砖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三架梁前廊室建筑,柱间设镂空木雕雀替。院内正房两间,坐北向南,进深四椽,双檐硬山顶。此院主人原为商人王清盛,字竹斋,仁顺村人,曾经营“义盛诚”杂货铺、“大同庆”百货商店、“大华新”绸布庄。



      1945年,掌柜王竹斋在城关桥北厢“同茂斋”对面购得土地,成立了“义盛诚”杂货铺。“义盛诚”取“孝义之义,兴盛之盛,为人之诚”而得名,主要经营红糖、神木碱、临县麻、大包生烟、油盐酱醋等日用杂货,刚开始采取代购代销,进货暂缓付收,下次再结的方式滚雪球发展,买卖蒸蒸日上,每天迎来送往的骡马垛则也不少。对山区乡村的游击队的日需平价供给,各类纸张都要根据所需趁夜裁成各种规格包装整齐,半夜后送出,直至孝义解放,队伍里的同志们才上门致谢。



      新中国成立以后,商界成立了孝义工商联合会,王竹斋被推举为副主任委员。为城关的商家更好地勤恳服务。许多息业的买卖人小摊贩,团结在工商联周围,替他们找门路找信息,为繁荣城关经济出谋划策。县政府出台了土改政策,团结小商贩,纠正改造工商业中的偏差,给各商号吃了一颗定心丸。

      正值严冬季节,有几位经商人士围坐在王竹斋家炉火旁边,酝酿着商机,一连数日,大家统一了口径,集资成立一个规模较大的商号,实施股份制。经过一个正月的筹办,由王竹斋出任经理,侯光明、韩友山掌柜,趁着普天同庆的大好时光,把商号名称命名为“大同庆”,大同庆百货商店的门面焕然一新,把门板房改建成新式的木制玻璃门窗。聘请商界同仁观光,鞭炮齐鸣助兴。就这样在1950年初我县解放以来第一座私营的百货商店成立了。恭喜发财声接连不断,最醒目的是:人们的穿着打扮大不相同,男人们穿起了四斗干部服,中山装取代了以往的长袍马袖。头戴着解放帽,取代了以往的瓜壳帽。打躬唱诺的少啦,握手致贺的多啦,开业大吉,人们怀着好奇心,乡下人也进城光顾,买东西的人络绎不绝,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当时群众反映“大同庆”品种全,价格公平厚道,看花了眼,暖心田。


     

      1950年深秋,“大同庆”与“华宏布庄”洽谈合并。两家字号的经理在友善的气氛中商谈,决定合并,得到同仁们的赞誉,扩大经营范围,资金有些欠缺,得到刘金照、刘英义的巨资支助,大华新绸布庄再告成立。“大华新”在城关桥北厢中街与“中和裕”隔街相望,装潢一新的五间大铺面在鞭炮声中开业了。由东家推荐,同仁们一致同意让一位忠厚务实、诚信待人、贫农出身的王竹斋担任总经理,工资以三十元为基础,根据营业额情况给予奖励,股份分配到年终结算。

     大华新所经营百货布匹和上海、汉口、天津、北京、太原等地商家都建立业务联系,拓宽进货渠道,根据当时的需求,上市了新的花色卡叽斜纹,毛哗哗叽毛呢丝绸等。百货以日用品最多,针线、油粉、洗洁用品、针织品,应有尽有,适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大华新一开门营业,买东西的人就川流不息。门市里收银铁丝跑道穿梭不断,算盘乒乓声唱响繁荣。每逢“正四五九腊十一、二七三五十初一,唯有七月二十三、六八都是二十一”的县城古会,十里八乡的乡民都要到大华新里制办货物,营业额比平日成倍增长。当时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自由结婚找对象,大华新里扯衣裳。”衣裳料、被褥、化妆品都买齐,只用七到八拾元,价格低廉又实惠,二佰元就可以娶老婆。老百姓笑逐颜开,市场欣欣向荣。



      大华新总经理王竹斋认为生意能做活做大,全靠大众的支持和光顾,要多做一些公益事业给社会和民众一个回报。征得10家股东的认可,响应政府号召抽资建设“吕祖庙”对面的剧院。公方代表3人(高明、侯佑成、李隆业)私方代表4人(王竹斋、王子玉、李运、翟安),由王竹斋主任经手人。设计为土木结构,承揽工程,木工李启威,泥工高恩义,经过数月的施工建造新剧院落成,并刻碑留念。聘请省晋剧院丁果仙、牛桂英等登台献艺,数万名观众享受晋剧名家的表演,同享欢乐。

      为使城关中阳楼至楼门街道畅通,大华新积极响应县政府号召,接受了南门口炸除水泥调堡战争垃圾的任务。出资二百大洋请爆破能手,抽调人手义务劳动,提前完成了畅通街道的作业,城里城外一目了然,大马车通畅而过,汽车也能开进开出。

     根据市场的需要,政府计划在南门外,利用东西场地建设市场。西市场由大华新牵头,开辟百货市场,经过合理规化,商贩们自觉自愿参加,清除战后破烂垃圾,奠基开工。大华新坐北向南,建成一出水的铺面房十四间。粉刷一新,马上布置,布匹、绸缎、针织井井有条,顾客盈门,售货员工热情接待,东西市场的投入运营使老城商贸业更加繁荣稳定,每天早晨赶市的人熙熙攘攘,人担的、车拉的、骤马垛则川流不息。人们是露出安祥的笑容,感受到时代的安稳解放的温暖。



      1953年冬,“大华新”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停业整顿,总经理王竹斋召集股东碰头商量,七嘴八舌定不了纲领,最后定下一句话:“掌柜(经理)干,我们就积极干”。王竹斋肩负沉重的压力,请来已故东家遗霜副经理张立德征求意见,最后下决心,大华新字号取消,房货公平作价,股东们要货取货,要钱给钱,一次结清。

      王竹斋憨厚、勤劳、朴实、诚信,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参加了手工业联合社,出任钉鞋社主任,后来转到皮革社任会计。在王竹斋的影响下,两个儿子都出类拔萃,大儿子王珂,现年82岁,是航天部42研究所固体导弹专家。二儿子王瑶,曾任楼东俊安公司焦化设备维修技师。

      1969年,李文(曾任孝义市政协委员)的母亲从王竹斋手中购得此院。现出租给浙江商人经营茶庄,由于种类齐全,品质保障,三十余年来一直是老城人民买茶选茶的首选之地。“忠厚务实、以诚待人、货真价实”的“大华新”精神也一直延续至今。





来源:《孝义老城区院落文化调查成果汇编》

主编:张建红

编辑:王晓

校对:冯丽雯




郑兴故里
记录老城故事,传播孝义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