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家的稀稀

文摘   2024-10-18 11:48   山西  




顺口溜

山药蛋蛋瓜薯豆,
金黄小米熬成粥。
窝窝馒头咸菜就,
一天两顿也没夠。
——顺口溜


      孝义家天天挂在嘴边的“稀稀”,就是其他地方的人所说的米汤、稀饭。




       也许有人会说,米汤稀子,算什么美食,还值得一说吗?此言差矣!只要你是土生土长的孝义人,就不应该忘记了“稀稀”,也不应该小瞧了“稀稀”,更应该感恩“稀稀”。因为成年累月,正是靠这小米“稀稀”的喂养,使每一个孝义人长大成人的。
      稀稀,真可谓孝义人的百食之首啊!
      稀稀,是孝义普通百姓人家天天离不了的饭食。日每清晨,当家家户户屋顶袅绕炊烟的时候,屋里灶火上,肯定是锅里滚着“稀稀”,锅上坐的笼屉里蒸着金黄的玉米窝窝头、红薯、瓜瓣儿等。只见,燎窝①里烧得通红,灶堂里熊熊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米汤滚熬得翻腾,笼屉上萦绕着腾腾热气,顷刻之间,满屋里便弥散出诱人的米面香味儿。



      每家各户整齐划一,鲜有例外。因为这是多年的习惯,也是约定俗成的吃法。大约半个钟头后,一家几口人便打盘四足②围坐当炕,喝稀饭,吃窝头,品瓜薯,就咸菜,有干有稀,有甜有咸,搭配中和,吃得很是熨贴。有不少人家,晚饭也是这种吃法。西部山区的人,竟把晚饭称作“喝汤”。有的人外出几天,回家第一位的,便是喝一碗“稀稀”,似乎口瘾难耐,不喝一碗稀稀,肚子里不舒服,也不足以解馋。
      说是“稀稀”,其实并不稀。会做家务的巧妇,还真能把“稀稀”熬成百喝不厌的美食呢!小米是主料,当然得精选油亮金黄的、一颗赛一颗③的、绵而糯的上好小米。配料呢,那真叫一个花花样样,种类繁多。
      俗称的方瓜块儿必不可少,还有红薯块儿、山药蛋蛋、嫩绿豆豆、红枣等等。稀稀讲究滚、熬。如此火旺滚熬,直把小米熬滚得绵软,把瓜薯熬滚得绵烂,汤、米、瓜等融为一体,熬滚得流流练练、稠稀适当。盛一碗,色泽金黄,花样儿齐全,不稠不稀,香美可口,吃几口窝头,喝几口稀稀,甭提有多舒服了。至于绿豆稀稀,那更是夏秋季节清凉敗火消毒的佳品了。


      在孝义人眼中,“稀稀”是方便适用的营养饭食。

      凡老人、小孩、病人,都以稀稀为主要食品来保养。过去,女人“坐月子”,得喝整整一个月“稀稀”。原因嘛,据说是“稀稀”有营养,好消化。人们甚至把伺候月子叫做“滚稀稀”。有一个笑话,说是女人生孩子了,女婿去丈母家请丈母娘伺候月子,一进门,便说:“大妮妮养下小妮妮,请老妮妮去滚稀稀。”
      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某家媳妇有意克打婆婆,每顿饭总是给婆婆喝稀汤,她自己吃稠米。结果,婆婆吃得红光满面,媳妇却吃得黄皮寡瘦。原来是营养大都熬在米汤里了。
      笑话归笑话,传说归传说,小米稀饭富有营养,却是有一番道理的。清代名医王士雄在其著作《随息居饮食谱》中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迹。”《本草纲目拾遗》中做过解释:“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也。”熟地,即地黄的再制品,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药。
      所以,吃不起人参的老百姓、没奶水吃的婴儿,喝米汤确实能强健身体。小米的维生素E和铁元素的含量非常丰富,吃小米可以滋润皮肤,美容养颜。小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B12等维生素,吃小米,补充维生素,可以明目养眼,促进良好视力的养成。





       小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吃小米,补充纤维素,可以滋润肠胃,促进消化,利于排便排毒。小米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吃小米可以补充蛋白质,提高身体免疫力,能够增强抵抗力。
      小米,确实是谷黍中的一宝。在战争年代,八路军战士背袋里常常背着小米,正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国民党的“飞机加大炮”,打出了一片新天地,打出了人民共和国的江山。解放初期县里开三级干部会,每天中午就是一笸箩小米干子、一盆子炒白菜粉条。三级干部们吃得满有滋味儿!
      小米干子、小米捞饭,也是孝义人家常的饭食。
      至于小米炖虾仁、小米炖海参之类,那就是酒席宴上的奢侈美食了。



【注】
①燎窝里:孝义土话,指农家灶台炉条以下,用来接放炉渣的地方,常常是里面放一砂制的燎窝盔儿,存积炉渣。
②打盘四足:孝义方言成语,指盘腿坐下的样子。
③一颗赛一颗:孝义土话,形容每一颗都颗粒饱满。
④克打:孝义土话,指虐待,不孝顺。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来源:《孝义文化丛书·传统美食》

主编:张建红

编辑:王晓



郑兴故里
记录老城故事,传播孝义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