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老城区院落文化系列|楼西八号民居

文摘   2024-11-11 08:45   山西  



    王家老宅位于孝义老城中阳楼南正街路东,二进院落,坐东朝西,临街门面三间,大门占一间,门头高筑,石狮两墩,硬山结构,门匾高悬匾额牌一块,石阶三叠,门槛尺余,门头砖雕精美,属过道门厅,进得门厅正对面照壁一块,显示招财源,聚风水之处,一院设有厢房,南北各有三间,瓦房结构,门雕木质夹扇,雕花窗棂,院西有门面两间,皆飞檐挑出,横梁立柱,门面木质雕花,夹扇窗格,南厢房东边设有茅厕,北厢房东边设有厨房,二进为门楼转扇,内外四根明柱矗立,门额靓丽,院中仙台,青砖铺地,南北各有厢房三间,瓦房建筑,硬山结构。正房东边三间窑洞,歇风厦北首有砖砌楼梯,正房门面歇檐遮雨,两柱树立,横梁方桶,垂花吊柱,设有挂牌匾吊环,夹扇木门,棂花窗户,正房后有场房三间,打麦场一块,以供农忙时夏收、秋收而用,整体建筑结构严密,布局有方,但随着时间推移,年久失修,往日风采概不出现。



    正房窑洞王慧明居住,北厢房郝孝贤居住,南厢房马春林居住,在头院南北厢房,王家后裔居住,临街门市租出供商业使用。

      该宅院为1906年(光绪32年)筹建,先盖正房窑洞五间,为三明两暗,时逢孝义大水淹没后停建,因王家在兑镇寺沟开有煤矿,为了防潮,拉上块炭将其宅建筑扎好基础后,陆续建成大院,承建人王椿,后生儿子,长曰王致忠,次曰王致孝,号称一门两秀才,兄弟俩在父亲王椿的带领下,竭力打造字号生意,号名“三和店”,经营日杂百货,干鲜水果等,生意日益兴隆,各乡镇设有分号,西至桃红坡,东至大孝堡,每日给各分号送货,并有随货清单,也就是东家给各字号写的亲笔书信,附有货物名称、数量、金额(另附一张随货清单),王致孝曾于民国初期任孝义商会会长,生意如日中天,“三和店”在孝义名噪一时,甚为风光,在孝义老城中阳楼南正街有多家铺面,号称王家半条街的商业群。



    王家祖系桥南厢二甲人氏,至今子孙众多,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属孝义老城的一支优秀家族,也是孝义晋商文化的一支劲旅。

      “三和店”生意兴隆远近闻名。在兑镇寺沟煤矿参有股份,东家为石像村冯济川,郝家寨郝文灿,两位东家和“三和店”东家相处甚好,约其共同投入资金。但打井挖煤是件很艰难的事,每挖出一柳帽壳石渣,就得一柳帽壳铜钱的人工费,打了很深就是见不到炭,其他股东都有意见,纷纷要求退股,当场开了股东会,把不愿意继续投股者,全部退出,办完手续后,冯、郝二位东家问王椿东家,你呢?继续投股还是退股,王椿毅然决定和二位东家共同奋战,再注入金钱,结果最后井内横向挖了一米,乌金发亮,耀于眼前,煤炭出来了,生产正常了,三位股东协商,把以前退股人再召回,继续入股,体现了晋商品德,大家一起发家致富,后被人传为佳话(这就是兑镇煤矿前身公私合营后公和矿)。



    “三和店”在日本人来孝时,政局混乱,致生意不能正常经营,“三和店”要关门,股东们纷纷要求退出,“三和店”连夜去寺沟矿拉回银元,把股份全部退出,不欠大家一个铜子,可见“三和店”诚信经营,品德高尚,至此“三和店”关门停业。



    王学圣,参加革命,在解放战争淮海战役,盐城战斗中光荣牺牲,是楼东村唯一的一家“光荣烈属”。

      王学贤,文水南安学校校长,后招榆次市人民银行,60年代初调回孝义人民银行。

      王学贤长子,王振亚,中共党员,曾任孝义皮鞋厂办公室主任。




来源:《孝义老城区院落文化调查成果汇编》

主编:张建红

编辑:王晓

校对:冯丽雯



郑兴故里
记录老城故事,传播孝义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