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八道 | 浅聊一下读博第二年。

情感   生活   2023-06-05 12:03   香港  
(关注姐妹瓜,这是我们第410篇原创)


#0

引子


Hello大家近来可好?去年给自己立过一个flag,读博的每一年都要写篇系统性的总结文章,现在来「交功课」了。我现在回头看自己去年写的读博第一年总结,感觉心境真的发生了很大改变,再次验证了文字记录的重要性,否则当时一些微妙的心理状态估计现在早给忘了。最大的改变在于struggle的程度,如果大家有时间翻翻我去年写的文章,结尾那种「希望在明天」的乐观情绪与当下毫不适配……只能说,当初的自己真是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

 

打个预防针,这篇文章读起来或许并不有趣,每个小章节是有关我在读博第二年里所遇到的挫折和思考,它们零碎且大多没有指向确切的解决方案。但受益于与身边优秀的朋友常常交流,也算有些破局的头绪吧。希望今天这篇文章足够坦诚,也能给你(无论做不做学术)带去一些面对自我困境的勇气。

 

#1

日常批斗


士第二年没有太多新的生产工作,主要还是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比如,处理去年几篇文章的同行审议(俗称peer review)。给非学术圈的朋友简单科普下,这个同行审议就是你每次写的论文投出去都会给编辑审核,编辑觉得你符合杂志调性和要求了,会邀请至少两个reviewers来评审你的文章,这个是盲审阶段,也就是你并不知道谁在「批斗」你。用「批斗」二字并不夸张,因为reviewers的主要职责就是给你的论文挑刺,少则10来条comments,多的时候可以到达一人30条……就这么说吧,我的论文主体可能也才6000字,回复reviewers的信件却可能长达上万字……


今年还回浸会给学弟学妹做了一次线下读博分享

 

回复评审意见对所有科研人来说恐怕都不是愉快的经历。大家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被别人品头论足好几轮,很多时候说的话甚至很难听(比如,你做的这些东西够不到我们杂志标准……),但你也得强颜欢笑回复他:「嗯嗯你说的没错,我们改……」。多么反人性的过程。

 

面对、接受、和消化批评,是每个博士生都要经历的成长过程。而心态的进阶并非易事,初阶到高阶的表现为:玻璃心 < 刀枪不入 < 吸收批评中的合理部分并勇敢为自己defend。


我觉得这个过程对我尤其难,毕竟是自尊心敏感,又比较在意别人的看法,刚开始面对评审意见或者导师的批评都处于一种回避心态。夸张的时候我会刻意拖延回复意见的时间,总觉得只要不打开别人的批评,就可以假装批评并不存在……

 

后来和一个优秀的师兄交流,他的一番话让我彻底改变了面对批评的态度——所有的批评都是学术共同体对学者的一种制衡,使我们跳出自我视角的局限去不断完善科研成果。我大抵理解了为什么优质研究所产生出的知识/观点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关于世界的可靠看法,这是因为面对公众和专家的批评亦是为自己的研究寻求验证的过程。

 

而比接受别人批评更重要的,是勇于批评自己的东西,甚至推翻自己辛苦得来的结论。这也是我博士第二年最痛苦的部分。先是推翻了和导师合写的一篇论文——已经给co-authors们都过目了,但我对其中的方法和结论没有十足把握,最后忍痛劝住老板先不发表,等找到更合适的分析方法再完善结果。然后我自己的一篇论文也是前后大改了好几遍,研究问题一直不明确,在无数次推翻又重来的过程中总算找到了最准确的研究视角,但「浪费掉」的时间也是代价,所以这篇论文目前还在on the way……

 

对自己保有批判精神的后果就是产出慢了许多,论文发表肉眼可见地在直线下降。但另一方面其实也挺为自己开心的,因为侧面来说这也意味着在慢慢形成自己的研究品味,知道什么应该和值得做,什么结论还有缺陷需要如何完善。学术是场马拉松,还是慢工出细活吧。


周末的coffee paper时间


#2

主流之外


博士隶属的机构虽然在医学院下面的公共卫生学院,但我的研究方向是健康行为与传播,偏向于交叉学科,和公卫里的「主流」——流行病统计相比,常常显得格格不入。我们学院每两周会举行一次seminar,每个博士生都要轮流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度和成果。这个seminar有没有促进peer learning很难说,倒是很大程度上加剧了peer pressure……同学们在上面分享的全是大型队列、全球比较、感染率死亡率分析……再一看我们组的,行为研究、心理机制、传播干预……

 

再加上我本身就是传播转公卫专业,不是科班医学生出身,在学院里算是实打实的「少数派」了。虽然我很喜欢自己的研究领域,但有时候也忍不住在想,研究话题是不是也分三六九等,若是如此,那又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研究价值?因为这个话题直接关系到研究动力,所以还是值得花点时间去思考的。

 

前几天看了许知远对学者王笛的访谈视频,非常有启发。王笛身上的那种「勇于成为少数派」的学者心态很让人动容。尽管主流的历史学研究和叙述都聚焦于帝王和英雄视角,王笛觉得应该提供一种不一样的声音。于是他与主流「背道而行」,转而去研究微观历史,把成都的茶馆写成了长篇社会史巨著。

 

我想「少数派」的价值也许恰恰正在于少数。因游走于主流外,所以能给学科提供异质性的视角。而多元、异质、批判和挑战,是一个学科得以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


强烈推荐十三邀采访王笛的这一期!

 

#3

ChatGPT是科研人的终结者吗?

 

周学院里的seminar上一个同学汇报了她的综述研究,也就是系统地整理现有文献。分享完后底下教授直接问了个让汇报人当场石化的问题,英文翻译过来大致意思是:「ChatGPT都有了,你觉得你这个研究还有价值吗?」

 

我自己也常用ChatGPT,不得不说它完成工作的程度很多时候还好过大部分研究助理。像整理文献这样的工作基本上可以完全取代人——它有最大的论文库,最高效的检索,最准确全面的概括……确实,你的研究工作基本上就是可以被替代的。前段时间听隔壁组的同学说他们已经开始用ChatGPT做一些质性化的研究工作了,比如让ChatGPT帮忙分类和标签数据。


我们校长开了好几次lunch discussion要跟教员和学生聊聊怎么应对ChatGPT碾压式的到来,我私心觉得就张开双手拥抱,它能让多少繁重的工作得到解放!(即便在科研领域,还是有大量重复和琐碎的工作……)但另一方面,这也让我重新思考了到底什么样的科研能力是最重要的,或者说,是最不容易被AI所取代的。


校长多次邀请大家一起讨论如何使用ChatGPT

这个问题也可以转化成一个更接地气的版本:大学里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博士生?博士生不仅仅是学生,他们是未来的年轻学者,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会负责为这个社会输送观点、生产知识、促进创新、落地政策、然后还会培养一批批大学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回答这个问题是格外重要的。

 

就我个人的观察(我的观察范围仅限于香港高校,当然是很片面的),博士生培养大抵上分三条路:论文机器, 项目机器, 最后才是研究智识上的培养。前两者在医学院里非常普遍,可能是因为医学院太有钱(没有凡尔赛的意思……),每个导师手上都一堆项目,项目都要持续两三年,没有比招博士给自己低价干活更合算的事了。于是一种普遍现象是,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被动选择了一个项目,也不需要你有太多自己的思考,把导师的计划书完整地执行出来就可以了,最后收回来的数据拿来写毕业论文。

 

还有一类是论文生产流水线,你来读博士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帮组里生产论文。一般这种组都很大,不愁数据,愁的就是没人用数据写论文,这就是博士派上用场的地方了。我知道有些组里还精细分工:有专门画图的,专门编辑文章的,甚至专门投杂志处理行政工作的……一个同学就跟我抱怨过,她导师不让她碰数据分析的部分,因为她在「流水线」里的分工就是写作。

 

而最后一条,算是医学院里人迹罕至的小路——不强调项目和论文,更侧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走这条路的代价就是,反复被peer的高产折磨,一些cherry-picking或抢热点的工作不被鼓励做,一个论文被反复推翻、要求反复打磨……这一定是更困难的路,但它的好处也很显而易见——你不会沦为学术机器。

 

回到这一章的提问,ChatGPT是科研人的终结者吗?我想,这取决于你走哪一条路,以及你愿意成为怎样的科研人。


分享一张图文无关的博士生seminar现场

 

#4

关于guilty pleasure


年的低产还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咎于通关(开始甩锅)。自从通关后我的周末生活变得异常丰富起来,广深港三地跑,至于科研工作,那是周一才考虑的事情……但你如果问我能否心安理得地玩乐,我还是要诚实回答,不能。一种常见的情况是,一边和朋友们嘻嘻哈哈,一边暗下决心下周要多加几天班把玩乐的时间补回来。

 

这听起来似乎很夸张,但我想每个科研人都多少有些guilty pleasure,即所谓负罪感的享乐。我以前是非常信奉work hard play hard的人,但长期在学术环境里越来越倾向于对自己做自我审判——是不是睡的太多了,玩的太多了,是不是别人都在你睡觉和玩乐时间里暗暗用力了……有这种想法其实并不奇怪,学术里的同辈压力是真的非常大。别说同辈了,70岁退休的前辈教授都每天凌晨两点给你回邮件,你还有啥理由做咸鱼……

 

大家应该更直观的感受是我写推送的频次断崖下降,以前说好定期更新的几个栏目也因为实在抽不出时间而处于长期停滞状态。但我发现,越是事情爆炸,越是要给自己留些喘气的时间。


虽然我还没有松弛到能完全摆脱guilty pleasure,但仍在努力中。还是那句最朴素的话:学术是场马拉松。但也同时要为这句话自行补上下半句:学术也并非人生的全部。享受旅途的风景,永远比一味赶路更重要吧。


分享山里沿途的晚霞

 

#5

一些展望

碎念叨着就到尾声了。还是沿袭上年传统,在结尾处给自己写些展望。

 

如果你问我最珍贵的科研品质是什么,作为二年级博士生,我想我会回答这三个:专注、自驱力、还有长跑者心态。每个点展开又是长篇大论了,欢迎大家6月24来顺德赴约,我会在现场详细聊聊为什么是这三个品质,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自我实现(活动详情在文末!)

 

另外还有一个想坚持做下来的事情,就是好好做学术科普。之前的栏目「学术生活」会每个月更新(我一定努力!),希望能跟大家聊聊学术里的发现如何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当然做这个事情最终的原因还在于,我对科研人的终极期待,还是要把所学所做的事情应用和转化在真正的社会福祉上面。之前因为一些不可说但大家都懂的原因没有好好写国内的奥密克戎疫情,但我可以真切感知到的一点是,国内公众的科学素养仍有很大改善的空间。这件事,我能做一点就会做一点,也希望更多热爱深度思考的朋友一起加入这个行列。

 

乱七八糟写了许多,挣扎和困难还在,但有一种跟老朋友倾诉完的轻松愉悦。感谢每个看到这里的读者,你们也是我枯燥学术路上最坚实的陪伴~在文章的最后想分享杨紫琼在哈佛法学院毕业礼上的演讲,希望我们在2023年的下半年,都有全力奔赴的勇气和力量:

 

「学会如何跌倒,将教会你如何平稳着落。学会平稳着落,则带给你跳往更高处的勇气。」


共勉。



#End

姐妹瓜线下活动预告!



一转眼六月啦,2023似乎比2022年过得还要快,不知道前半年的你是否每天开心、用尽全力?抑或是和胡子妹妹一样,挣扎踟蹰,等待着下一次纵身一跃的机会?


空想没有答案,不如来线下和我们聊聊吧!我们决定很应景地把这次主题定为——


2023年下半场,勇敢一次去奔赴


6月24日(端午节假日期间),我们将在意想不到的碧江村(具体看我们上一篇推送)来一次年中总结和畅想。你可以来聊聊你的困惑、你在上半年缺乏勇气却想尝试的事情、你对下半年的期许和展望。让我们2023年的下半段始于有趣的人,有趣的谈话,和连结所带来的勇气里。


时间:6月24日(具体时间入群通知)

地点:顺德碧江村(下高铁后10分钟可达,入群发详细交通指引)

报名方式:可以私聊我们、给后台留言、在文章下面留言等等,总之拍拍我们,我们之后会整理名单并拉群!


期待盛夏里的第一场见面~


欢迎留言区报名哦!

姐妹瓜的生活谈资
我们是一双叕双胞胎,想和更多的朋友心有灵犀,产生共鸣~希望我们的日常感悟和干货,能启发大家思考,让你们爱上用文字记录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