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子
Hello大家好呀,这周打算写一篇比较散乱的职场思考笔记。起因是这周日我被研究生学校邀请作为校友去跟目前的在读研究生聊聊职场心得。本着不错过任何一顿免费午餐的原则(更何况这次午宴在海洋公园!),我欣然前往。在跟学弟学妹的交流里有好几次恍惚看到了自己刚毕业时的影子,那是一种神奇的热血和焦虑混杂体。屈指一算,我来香港读研也是7年前的事情了,如果把读博看成是一种科研工作的话,那我也是工作六年的「职场中年」了。
说实话,我现在对很多事情的看法跟六年前初入职场的自己大相径庭。我想把这次活动里跟师弟师妹分享的一些心得系统地整理成文字,无论你在职场的初阶、中阶、或是高阶,我希望它们都能带来些许启发吧。这篇文章偏方法论,出于篇幅考虑我只写重要的结论,隐去了中间复杂的论证过程。如果大家感兴趣之后再慢慢扩充内容吧。
第一份工作的时候自己还很稚嫩……
#启发1
线性的努力只能带来线性的结果
这件事情在刚入职场的时候很难有所体会,因为那个时候还在适应新环境,学习新方法,人也不太敢有太高的野心,只能尽量把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看好。但当你积累了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的沉淀(无论是资源人脉见识还是思考),如果你还只是满足于保守规矩的线性努力,舒适区里的效益天花板也很快就到头了。
以前会相信生活处处是机会,只要埋头认真干,总有属于自己的机会到来。现在知道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机会也就一两次,错过了突破的入口也就永远地错过了。
可以分享两个故事,一个关于我朋友,一个关于我自己。刚从伦敦回来的时候我见了一位师兄,以前还在跑学生记者的时候就认识了。我俩当初都有很强的新闻理想,师兄没有读研,本科毕业了就去了南方报系做记者,算起来也有八九个年头了。直到他意识到这样下去可能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平淡稳定,但也不会再有什么人生大突破。他迫切想要跳出「线性努力」的自我催眠,终于下定决心离职了,用自己前期工作积累的人脉开始做内容品牌创业。今年我们重逢他恰好在给自己放一个小长假,这是他刚赚到人生第一个一百万的小奖励。
我自己的故事相比起来就平淡许多,但大体上也验证了这个道理。读博刚开始我做的都是一些简单的研究,所谓简单,就是用熟悉的统计工具做一些舒适区里的课题。去年算是我博士生涯的转折点,因为我终于下定决心要走出舒适圈了。我选了一个更broad的研究问题,用了一个全新的统计方法,读了不下300篇相关论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无数次推翻自己的想法,一点点打磨,直到它长成一个(但愿还算是)有趣的故事。这篇论文在一开始就不被看好,导师觉得我野心太大,而其他用这个数据的教授也一直没能发到太好的杂志,但我跟合作伙伴偏要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策略。很幸运的是,我们的论文最后去了不错的杂志,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你工作了五六年,有人评价你「有点野心」,千万不要太往心里去。如果工作了几年还没啥野心应该才是值得警惕的事情。前期靠线性努力学习所有必要技能,后期如果遇到好的机会,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全情投入进去「豪赌」一把,它一定会给你带来量变到质变的惊喜。
刚工作第一年就非常野心的独自举办了一个200人的比赛
#启发2
反复练习不会带来完美
一个很喜欢的教授跟我说过,「repetitive practice will not lead you to the perfect, but reflective practice will」。一个类似的认知误区是认为反复的勤奋的练习一定能带来完美,实则不是,带有批判性反思的练习才会带来完美。反复练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舒适区」,它是一种程度最低的努力。一种更困难但也更有效的练习是,在每次练习之前都想想自己这次希望能达成什么目标,它跟上一次相比要有什么不同,结束了以后认真复盘自己下一次还应该改进哪些方面。这个过程听起来枯燥且无趣,但几乎是达成飞跃式进步的必经环节。更重要的是,反思性的练习可以为你的职业本身训练敏锐的直觉。
现在停下来5秒钟快速思考一下你的职业需求里有什么工作是反复进行的。每一种职业都有一些常规性操作,但为什么大家都在执行相同的操作,有的人几年后有越来越准确的sense,而有的人只是在机械地重复「例行操作」?这取决于大家在用怎样的方法反复练习。
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教师来说,给学生上课是一个「例行操作」。但假如你认为好的老师就是以量取胜,上够一千个小时就能成为完美老师了,那你就低估做一个好老师的难度了(虽然上一千个小时听起来也不容易)。如果想改善自己的教学技巧,你必须设立阶段性的目标。比如用视频形式记录自己的教学过程,记录下你认为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打个比方,你发现自己总是很难跟学生互动。那你在未来这个月的上课中就只关注这一具体方面的改变。你可以动用许多工具来实现这个目标,包括但不限于请教资质更深的老师,去网上观看优秀的互动案例,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甚至去看一些相关的心理学书籍。你要列出尽可能详细的行动列表,并在未来一个月的每次课堂上都刻意地调取应用,记录学生的反应,课后系统地总结和筛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如果你通过类似的方法去反复练习,我相信不需要一千个小时你也能超出peer许多倍了。这里的关键是聪明地努力,而不是盲目地投入宝贵的时间。
最近在研究教学,下周给大家专门写一篇!
#启发3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承接上一部分,我们最后来聊聊精力管理。我跟许多领域内做到比较高层的朋友聊天,发现这群人最重要的共性只有一个——永远有用不完的精力。
新年期间刚好看完了畅销书《精力管理》,虽然是一本论述方法略显啰嗦的读物,但我觉得很多观点还是挺有道理的。我最认可的一句话是:我们总在管理时间,其实真正需要管理的是精力。
工作五六年,许多人可能爬到了中层管理的位置,或者因为经验丰富需要同时处理多个项目,这个时候不仅需要你具备充沛的精力,还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可再生精力来支持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决定。
结合这本书我可以简单分享一些自己的方法,毕竟很多人都好奇我跟小伞是哪里来这么多精力,工作之余还在源源不断更新推送组织周末活动(比如这篇文章我就是在海洋公园游玩间隙完成的……)
第一,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这里不仅包括规律运动,健康饮食,早睡早起,还包括一些更细微的生活习惯,比如每工作90分钟可以下楼走走让大脑重新充电,压力大的时候尝试呼吸训练等等。我会每周去山里徒步两次,大家也可以多尝试一些高强度的体能训练,重要的是坚持下去。
第二,多尝试有挑战性的任务,无论是工作内还是工作外。很多研究表明过低的压力值和过高的压力值都不利于个人成长,而中等水平的压力会成为很棒的进步养料。如果你的工作已经进入一种循环往复的舒适圈状态,请尝试找一些更有挑战的工作来完成。在刚开始这会让你不舒服,但只要你专注于找解决方法,你很快就会进入心流状态。更重要的是,在面对有意义的挑战时你会焕发出不一样的生机来。而在工作之外也尽量选择有创造性的娱乐方式,比如组织一场周末活动,学习一门新语言,读一本有难度的书……这些爱好会在适度的阈值挑战你的认知和意志力,而这也是可再生精力的重要养分。
去年的读者见面会,今年也要举办很多有趣的活动!
第三,保持乐观,努力成就他人。精力还来源于有价值的关系网络。如果工作了五六年,你是团队里经验比较丰富的成员,那就主动把自己的见识和方法分享给其他成员。不要成为那种「闭门造车」的人,用你的乐观和热情影响其他人。如果你用成就他人的心态来经营自己的关系网络,那这个网络日后一定会给你超出预期的回报。还多说一句,也许现在你还没有察觉,但慢慢你就会发现一个团队最需要的往往不是能力最强的人,而是最能凝聚别人的人。
碎碎念写完这篇,没有什么结构和框架,只是尝试复盘自己这几年工作中的一些碎片思考。我的校友会活动也接近尾声了,离开海洋公园的时候刚好晚霞铺满天空,内心深处有一些感动。这七年在香港读书工作的日子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塑造了我,但愿往后也有许多闪闪发光的日子,但愿还有更多故事和思考来跟你们分享吧。
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们的「工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