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子
Hello大家好呀!新年将近,我们上周末跑去广州做了今年第一期的「认识你」。采访稿还在反复修改中,希望在过年期间推送,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餐馆老板的故事!我俩一眼爱上这个餐厅,今年的读者见面会预计会在这个场地举行,大家又可以浅浅期待下啦~
今天打算来碎碎念一个想聊很久的话题——MBTI这个火遍社交圈的性格测试到底有什么功用,又该怎么为己所用?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说,这个我早就知道了,不就是一个社交货币吗,还有什么可聊的。今天这篇文章打算来颠覆大家的通常认知,先来抛出我的答案:MBTI是一个教会你「不要做你自己」的社会化工具。如果你真正理解了这个结论,我相信你至少会从MBTI里获得比「破冰」更有价值的收益。
#1
MBTI活动中的高阶玩家
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从我第一次跟小伙伴在香港举办MBTI人类观察活动开始。从前年到现在我们在香港相继举办了六七场MBTI线下活动,每一次活动会邀请不同性格的人参加,让大家对同一个话题进行深度讨论。为篇幅考虑,这篇就不给大家详细介绍MBTI分别指涉什么啦,下图给出姐妹瓜版简易解释。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建议移步至我们的历史文章:与十六种人格喝完酒,我的精神内耗减少了 (上)。
MBTI对应的四个维度,这是我们给出的简单解释
一开始我们对活动的人员参与有严格把控,比如每个性格都应具有唯一性,这样才能确保活动里的多元碰撞。但我后来发现,没有这个条件或许才能带来更有趣的多样性。比如大家都是ISTJ,在这一性格类别中的差异性依然很大。有的ISTJ让你很难猜出来TA是这个性格,有的ISTJ跟TA聊三分钟可能就猜得八九不离十。差异性的产生有许多因素,比如年龄、阅历、性别、职业、过往经历等等。也就是说,ISTJ只是一种简化分类,但在每个维度上仍有程度上的高低。拿I-E这个维度举例,假如这一维度的得分更靠中间,那旁人则很难准确猜出TA究竟是更倾向于I还是E(占比一半一半)。
在举办了这么多场MBTI线下活动后我慢慢总结出一个有趣的规律。那些难猜的性格,意外地,却是表现出来最让人舒服的性格特点。我和我的小伙伴称这类「模棱两可」的人为MBTI的高阶玩家。
你一定很奇怪,为什么「模棱两可」还成了高阶玩家,这不应代表这个人中庸平常,毫无特色吗?
换个角度,其实这样的人是更「圆滑」。圆滑这个词一直有些污名化,大家总感觉一个人和谁都能聊上一嘴肯定有处处逢迎的嫌疑。但我这几年对圆滑的理解有很大改观。所谓圆滑,也就是那些在MBTI各维度上得分很平均的人,他们往往拥有更灵活的思维模式和处事风格——可动可静(I-E),表达事情由具象到抽象(S-N),思考问题有逻辑但也不乏人文关怀(T-F),笃定目标却也不拒绝偶尔的随性(J-P)。如果一个人TA在人群中的适配性更高,那TA往往充当关系中的桥梁角色,这样的人的不可替代性也一定是更高的。
我们在举办MBTI线下活动,今年还要接着办!
#2
做我自己,是一种合理化逃避
我刚从伦敦回来去深圳见几个许久不见的老朋友,大家促膝长谈的时候,好友X分享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她觉得自己太P了,想要在今年变得更J一些。我还没开口,身边几个朋友都脱口而出:「为什么要改变啊,P才是真正可爱的你!」这种鼓励朋友be real and be yourself的说辞看起来毋庸置疑,尤其在这个强调个性化、独特性、敢于为自己发声的时代(实际上这些主张很大程度是一种marketing的结果,但这篇先不讨论这个),这一切都看起来是合理且必要的。
「夸夸群」一番轰炸后,我转向X,对她淡淡地说出了我的真实看法:「Don’t be yourself。如果你想变得J一些,那你就找办法让自己养成设立目标和遵守计划的习惯。找J的朋友,观察他们是怎么做的,让朋友们帮助督促你。不用那么proud of being yourself,因为最后你或许是真实了,保持自我了,但又能怎样呢?」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见过太多用「做我自己」来回避积极改变的例子了。最常见的,是社恐打着我是I人的旗号推掉各种可能的社交活动。每次我举办活动邀请不同朋友来参加,总会有几个人说「我是I人,我不太习惯参加这种活动。」或者一些朋友比约定时间迟到半小时,见面第一句就是「我是P人,请多多见谅。」MBTI倒是衍生出了这个意想不到的功能,它可以让我们迅速给自己添上标签,化解各种棘手的尴尬。
但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MBTI的作用应该是让我们看到自己能成长的空间在哪里。换句话说,它首先让你看到自己的大致性格分类,可以对自己的当前行为有一些合理解释(看到性格长板);然后它给你提供了故事的下半段,让你看到自己在思维和处事方式上的灵活性该往哪个方向延展,可以对自己的未来行为有一些调整和改变(看到性格短板)。
你可能会说,那我为什么一定要改呢?我很满意当前状态,我就想保持不可以吗?我觉得可以,但也许不太现实。第一是因为,你不能保证身边的每个人都是跟自己相似的,当你遇到和你截然相反的伙伴时,学会调整自己的思路和心态会让你有更多把控感和主动性。第二是因为,你慢慢会发现,「不做自己」往往会给你带来职场和关系上意想不到的收益。第三很简单,在「做自己」这个舒适区里呆久了,出来溜达一下挑战自己其实是件很值得期待的事情。
今年在英国跟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合作更让我意识到,
让所有人喜欢跟你合作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3
「不做自己」的途径与工具
如果大家还记得,我在开篇先给出了结论,MBTI是一个教会你「不要做你自己」的社会化工具。前半部分(但愿)解释清楚了,最后一部分来聊聊为什么是「社会化工具」,以及我们如何才能达成有益的转变。
很多人说MBTI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测试,老牌测量工具如Big Five人格测试才是真正能测试人的性格类型的。假如你知道MBTI在发源时就不是为了测试人的性格,它的产生是为了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并在职场中做出更好的选择,那你就能理解用正统心理学对MBTI进行攻击是不合理的。换句话说,MBTI其实最有效的功用,是帮助人们做职能型社会化的区分。
既然是职能型社会化分类,那就是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MBTI测试不准确,比如在换了工作以后就直接连性格类型都变了。这并不奇怪,因为环境和重复练习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在你的职场环境里大家都是追求解决方法的,你会不自觉地通过观察他人来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而你每经手一个项目,都是一次逻辑思维的训练,久而久之你的T比例就会上升。这让我想到一个有趣的研究,研究者发现多元的团队组成会让团队整体更富有创造力,也许就是因为大家都可以从彼此身上学到些不一样的东西吧。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热衷组织活动,链接不同朋友~
回到如何「不做自己」这个话题,也许很多人觉得这件事情是根深蒂固的,很难改变。但实则不然,MBTI的每个维度都是有方法去靠近的。我们之所以觉得很难,是因为第一,你还没有因为现有性格吃过什么亏;第二,你没有从改变中获得太多的正向反馈;第三,人很容易屈服于惯性。
第一点可以让你对改变自己性格或行为方式多一些动力。比如一个I人很排斥参加社交活动,但某一次因为TA没参加而错过了很重要的机会,那之后TA肯定会意识到需要做出些改变。但只有「痛定思痛」肯定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一些切实可行的工具来帮助自己刻意练习。比如,I人可以多观察E人的交往方式,学习别人怎么破冰或者交流的。再比如,社交其实有很多种方式,你可以选择一种更适合自己的。假如一个I人很害怕大段输出,TA也可以做个积极的倾听者,学会提问并把输出的机会留给对方。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后,你一定会收到一些正面反馈。比如在与人交往中你变得更自信了,你多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你新认识的朋友给你带来了新鲜的启发或重要的信息……这里的关键是,正向反馈不是靠苦思冥想憋出来的。也就是说,你空想一定想不出或者无法真正感受到正向反馈带来的愉悦。你得离开舒适区,真正去实践和探索,后面的回报一定会是意外惊喜。
再举个例子。我有个好朋友她先生是个高T(非常逻辑导向),他们经常会因为小事吵架,我朋友觉得她先生一直试图给她讲道理,而忽略了她的感受。诚然,讲清楚道理是T人的思维方式,但有没有办法让T人「表现」得更F一些,用一种更让人接受的方式讲清楚道理呢?
一定是有的。我的朋友很聪明,她想了一个办法。她跟她先生说,以后吵架无论谁错谁对,你都要先真诚地说对不起。你说对不起我就知道你有在意我的感受,在这之后你再跟我讲道理我也更容易接受些。有一些改变的工具其实很简单,却非常实用。她先生在实践了一段时间后其实慢慢就养成了说「对不起」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他在说「对不起」的同时也会把照顾伴侣感受内化成自己为人处事的一部分。
关于最后一点,如何克服自己的惯性。我是做行为科学研究的,这一点估计是最难的,因为人很难突破自己的惯性。但我能给的答案却异常简单——不经过任何痛苦而享受改变带来的益处是个概率为零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想做出一些改变,无论是改善伴侣关系,还是结交更多朋友,还是在团队中更受欢迎,那你就要付出一些切实的努力和成本。请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无论是找一个身边的「模范朋友」请教或观察,还是找亲近的人帮忙监督,还是帮助自己定一些小计划……我相信你们有比我多得多的办法。
没想到这篇文章也碎碎念了这么长,而且我们似乎很久没写过这种偏「功利」的文章了。但希望读者们能理解我的本意——用MBTI发现自己,理解自己,改变自己,也许是今年我们能尝试做出的小小探索吧。
我们今年已经举办了一期读书会,之后的活动欢迎大家踊跃参加呀!
评论区请留下你的MB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