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子
Hello大家好呀!希望你们都刚过完一个愉快的周末。相比起来我的周末就比较沉重了,倒不是因为我自己遭遇了什么事情,而是为了写这篇推送我花了十来个小时读完了班克罗夫特的《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与此同时我观看了许多有关家暴的演讲、纪录片和研究报告,配上广东特有的湿漉漉的回南天,我的心情仿佛也像吸足了阴冷的湿气般愈发沉重起来。
为什么突然要关注家暴问题呢?起因是两周前一个中学同学找到我,她希望我们能写一篇家暴的文章。为了保护她的个人安全和隐私,此处我们省略掉细节。这位同学在医院验伤的时候给我们发来私信,说她伴侣婚内出轨,和一个异性频繁发手机信息。而在她想拿他手机看的过程中遭到了暴力殴打……
我想引用她在叙述这件事时提到的一句话。「家暴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你没想过每天和你一起生活的枕边人对你痛下毒手,且施暴范围隐蔽。」
我会在下文分析为什么家暴的识别总是如此困难,家暴者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家暴发生的早前信号,而我们作为受害者抑或受害者的亲朋又该采取哪些措施。最后,我真正想聊的是,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土壤才能真正终结暴力。文章里面的大部分观点来源于书籍《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我感觉深受启发,很建议大家尤其是处在暴力关系中的受害者阅读。文中也会穿插我身边遇到的例子,为了保护隐私这些故事都做了些微的调整。与此同时我深感震惊,直到我着手开始写这篇文章才发现,原来家暴在我的生活中如此频繁地出现,以各种各样的形式。
另外,我们昨天晚上还采访了北京为平的负责老师,北京为平是一家致力于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公益组织。我们会把这次采访整理成完整的播客放在下期推送中发出。希望这两期推送能真切地帮助到大家,也希望每个女孩都能生活在免于暴力的社会,自由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是为平妇女权益支持组织的联系方式,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温馨提示:本文约5000字,如果时间不够可浮窗阅读)
伦迪对家暴者的分析非常深入,建议大家都能阅读这本书
#1
敢于承认这属于家暴
2020年我和父母去深圳见一个他们的朋友。叔叔开车,他妻子坐在副驾。一开始还好好的,不知道聊到什么阿姨说她最近刚退休在学瑜伽,叔叔突然轻蔑一笑:「就你这样的又老又丑还去学瑜伽,别给人当笑话说了。」我当时雷达就响了,但我爸妈没说话,我也就只能尴尬地坐在那。后来阿姨说的每句话几乎都被叔叔呛回去,不是说她蠢就是说她没有认真听他讲话,全程几乎都在消极打压。
下车后我悄悄跟我妈说,我觉得叔叔很不尊重阿姨,感觉特别不舒服。我妈面露难色,只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叔叔工作稳定对家里人认真负责,人家两口子能过日子就行了,你也别多管闲事。
我那时候不知道,口头贬损打压女性已经构成家暴了。更何况叔叔在熟人面前已经如此表现,很难想象这么多年在家里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妻子的。
还有一次我跟几个长辈吃饭,一个阿姨负责炒菜做饭。明明最辛苦的人是她,但她的丈夫在阿姨还没落座的时候就开始招呼大家动筷。等阿姨落座后,叔叔更是对她呼之则来挥之则去,一会儿叫她给汤里加点盐,一会说去厨房拿个汤勺,一会又啧啧评价这个肉不够火候那个菜咸淡不对……他没对辛苦工作了一下午的妻子说过一句辛苦了,反而把她当酒店服务员各种使唤和挑刺。
我那时候不知道,把女性的劳作和付出当作理所当然,而自己的一切问题都「情有可原」,这也是家暴的一种形式。
我有个好朋友前几年在工作上认识了个男孩,长相家境谈吐各方面都不错,他俩迅速进入热恋期。但很快问题就出现了,这个男孩嫉妒心特别强,他不允许她有自己的社交圈。每次她要出来跟朋友约会,都得经过她男朋友的「审核批准」,比如我就是因为「乖乖女博士」标签获准能和她玩的少数朋友之一……我跟她出来玩还得随时接她男朋友的视频电话,确保她身边只有我。后来这个男孩变本加厉,嫌弃她不够瘦,不够好看,在精神上操纵和贬低她。我朋友一度身体和心理健康直线下降,整个人瘦了一大圈,但她依旧觉得自己太胖了不好看……
那时候我错误给她男朋友贴标签,认为他就是在PUA她,我不知道这个已经构成亲密关系中的暴力,且一点点把我朋友拖入了深渊。好消息是他们现在已经彻底分手了(前后分分合合已有10来次),坏消息是,朋友仍需要很长时间来复原,或很可能不能完全变成以前的她了。更大的坏消息是,这个男孩专挑听话的女生下手,现在不知道下一个受害者在他手里经受着怎样的折磨……
以上我分享的每一个故事,似乎都没有真正的暴力发生。我们对暴力的理解还停留在丛林法则以硬碰硬的武力解决上。但实际上,家暴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必须理解家暴的本质特征才能更准确地识别它并加以干预。如果要从上面的例子里抽取出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它们都源于一个人要求比另一个人拥有更高的地位。家暴往往不是他们的目的,而是他们获得权力感、属于感、和控制感的手段而已。
2020年初轰动全国的包丽案,
虽然男生没采取身体暴力,
但言语贬低+精神操纵已对包丽构成严重伤害
#2
为什么家暴很难识别
相比起一个人对陌生人有暴力倾向,对自己的伴侣实施暴力往往更难识别,这也是为什么家暴到现在仍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社会问题。
这种难以识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方看起来不是暴力的人,他们的身上往往有其他良好的品质。拿我的好朋友举例,他们还在一起的时候朋友曾经来参加过我在香港举办的线下活动。活动前半段还好好的,后半段她男朋友以「我也想听听大家怎么分享」为由强行加入了我们的活动,实际上就是想看看活动里有几个异性,自己女朋友有没有「表现得体」。
很意外的是,活动结束后我跟几个参会者一起走去地铁,问起他们对这个男生的印象。大家似乎印象都特别好,觉得他风趣幽默,对女朋友体贴有加,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只有我注意到一个小细节,那就是自从男孩加入以后,原本多话的朋友变得沉默寡言,而她男朋友特别喜欢抢她的话回答问题。每当我绕过男孩去邀请女生回答时,她会连忙拒绝,笑着说:「他就是我发言人,他替我回答就行。」那一刻我知道,男生表面的侃侃而谈都不过是人前的伪装罢了。
请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个误区,家暴者永远没有「看起来不像家暴者」一说。他们完全可以有两副面孔,一副在人前为他们争取人气和好感,另一副最凶狠的嘴脸则留给亲密伴侣。这样做对家暴者而言是有好处的,除了让他们私底下的暴力行为不容易被发现,更重要的是,他人的欣赏和鼓励反过来会加强他的自我验证:「你看,我能得到那么多社会认可,我就是该对你这样的。」
很难识别家暴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总是「以爱之名」来解释家暴的正当性。比如我的朋友就跟我说过好几遍,她的朋友们都羡慕她有一个那么爱她的男朋友,「如果他不在乎你,他干嘛会这么容易吃醋?」又比如我在第一部分分享的故事里,那个在车上一直贬损伴侣的叔叔,旁人的反应也是:「这不就是两口子拌嘴嘛,他平时能挣钱养家就可以了。」但女性难道不会挣钱养家?女性有在不断打压贬低她的丈夫吗?为什么丈夫可以「教育」妻子,妻子却连愤怒和为自己辩护的机会都没有?
我们从来没有说家暴者是穷凶极恶的人,有许多研究想要找出家暴者的风险因素,比如种族年龄宗教信仰或其他,但很遗憾,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家暴者往往可以拥有很多其他良好的品质,甚至很高的社会地位(回想一下谷歌杀妻案)。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会家暴,更不代表他拥有更多社会资源就能获取至上的权力,就可以不尊重自己的伴侣。
摆脱家暴的最好办法是尽早识别家暴者的真面目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这个「尽早」在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谷歌杀妻案中的丈夫是社会精英,但一样会家暴
#3
家暴者为什么难以停止家暴
最近看了《Fargo》第五季,这一季的家暴故事简直让人触目惊心。我对里面的一句台词印象深刻,家暴男Roy对Lorraine谈起他对自己妻子的看法,他是这么说的:「圣经说妻子是丈夫的财产,我们讨论的是谁的主张更合法。你知道,我是自由的捍卫者,民众的保护者,对抗国家暴力和其所发出的邪恶命令。」
Lorraine直接打断他,来了一段精妙绝伦的回复:「你是说,你想要自由,却不想承担责任吗?孩子,地球上只有一个人能享受这样的待遇——baby。」
这段对话非常能体现家暴者的心态,他们渴求无可撼动的权威和控制感,他时刻想到的是自己,希望伴侣能无条件关注和满足他的需求。他的许多控制行为最终都是为了让你失去可信度和保持静默。
这里我们就更能明确「以爱为名」的矛盾之处。他们看似很关注你的一举一动,生怕你跟其他人走得太近,这是爱吗?爱一个人是限制她还是给她充分发展的空间?爱一个人是只许你来制定规则还是双方都付出努力不断协调不同的需求和喜好?爱一个人是可以任意践踏对方的尊严,还是尊重个体各有不同?
现在我们得说出这个让人痛心的结论了,无数研究显示,家暴者极难改变。即便他们表现出了懊悔,即便这些懊悔是真心的,但几乎没用。做出家暴行为后,非常后悔的人和毫无悔意的人改变概率是一样的。
《Fargo》第五季非常好看,希望大家看完对家暴者有更深的体会
为什么改变家暴者这么难?为什么家暴的行为似乎永无终止?很简单,家暴者从家暴行为中获得的收益要远远大于成本。我随便举几个好处大家感受下。比如权力和控制能带来的内在满足感,这种感觉会让家暴者觉得自己很有影响力。比如如愿以偿。一个家暴者可以享受一段亲密关系而不需要做出任何妥协,他只管做自己喜欢做的的事情。比如伴侣是免费劳动力,对于伴侣的涌泉付出他只会以滴水相报(回想一下那个在餐桌上使唤妻子的男人)。又比如,家暴者可以成为注意的中心,需求总是能得到优先满足。最重要的好处估计是,家暴男不用付出就能得到作为优秀伴侣和父亲的公共地位。而因为长期受家暴折磨,女性会处在焦虑和精神抑郁的状态,她们是受害者,却展现出了不利的公众形象。
以上总总,听完后谁不想要这些好处?这世界上本就没有不付出就坐等回报的事情,但家暴者完成了这一不可能的任务——通过双标、情有可原、自我合理化和不断升级的控制感。
#4
适宜家暴生长的社会文化土壤
文章写到最后,我们要聊聊家暴的出路在哪里。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得知道家暴是如何产生的。
有几个特别经典的论述。第一,家暴是因为双方之间有难以解决的冲突。这里我们必须清楚诱因和原因的区别。诱因是指导火索,很多家暴行为看起来像是因为一系列冲突引发的,比如引子里我们写过的「争夺手机事件」。但家暴的本质原因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对权力感和属于感的极端渴求。
第二,很多长辈会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女方多少也有点问题吧,是不是女方真的做了过分的事情。」这里我们必须要纠正这一看法,无论女方做了什么事情,伴侣难道就有权力用剥夺对方自由和权利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吗?可悲的是,现在许多受害者仍会受这一想法的荼毒,总是在遇到家暴后首先在自身上找问题。比如我朋友,她到后期不断反思是不是自己长胖了,不美了,跟异性走太近了,所以男友才会经常生气。要知道,你改变了自己但仍然改变不了伴侣的家暴行为,因为他并不是在意你够不够完美,而是在意你是否对他的权力俯首帖耳。家暴是家暴者一个人的问题,停止从自身上找问题,受害者就已经成功了大半。
第三,家暴者肯定是有创伤性记忆,可能他自己也曾经生活在家暴家庭里。某项研究表明,几乎一半的家暴男有一个会家暴的父亲或爷爷,家庭是学习价值观和性别角色期待的重要场所。但这不代表原生家庭可以为他开脱。另一研究结论是,心理咨询几乎对家暴者的行为改变没有实际作用,很多时候甚至有反作用。我们停下来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心理咨询关注的是家暴者自身的心理问题,很多时候甚至放大了他的自我感受。而家暴往往就是因为家暴者要求伴侣一切都围绕他的自我感受和需求而造成的。家暴不是心理问题,而是价值观的问题。
家暴的产生有许多复杂的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家暴者会在社会学习中形成扭曲的性别角色观念,他们的学习资源和场所有一个或者多个,比如同性榜样(如他父亲),同龄人,影视书籍等社会文化。
最近很火的《周处除三害》是个口碑很棒的电影,但我对里面一些桥段仍旧不太满意。比如这个电影过分强调武力暴力,里面被家暴的女孩过度扁平化,从始至终都需要「英雄」男人来解救她等等。每当我跟别人说起这些,他们就会说,这不过是影视作品,又不是真的。或者当你听到一些让人不舒服的玩笑,这些人又会跳出来说:「不过是个玩笑而已干嘛当真。」如果我们一次不当真,两次不当真,这些性别刻板印象的种子就会埋在许多男孩的心里。他们会通过模仿影视作品树立自己的男子气概,也会浪漫化欺负女性的行为(比如霸总故事)。
《周处除三害》整体我是喜欢的,但女性角色有点刻板印象了
而最可怕的是,当男孩遭遇内部家庭和外部文化相吻合时(比如他的家暴爸爸不会因为欺负打压妈妈而遭受惩罚),二者会互相加强。
我知道改变家暴的文化土壤是很难很难的,我也知道写这篇文章本身就要面对许多争议,但我还是决定写出来。如果能让一个人学会识别家暴的信号,了解家暴者的想法,去关心你身边正在遭受家暴的亲朋好友,这篇文章就是有价值的。我也希望有孩子的父母,假如你看到这篇文章,请从小培养孩子拥有健康的性别观念,学会尊重和善待女孩。如果你不幸生长在家暴者的家庭里,学会批判性思考周围的社会信息,你所看到的绝大多数内容不是存在即合理的。
最后,如果你遭遇家暴了,请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非常建议你读两本书,一本是《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另一本是《成为暴风雨中的锚》。请记得为平妇女支持热线:15117905157,任何时候都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好自己。
下一篇推送的播客我们会请为平的负责老师跟我们进一步探讨家暴事件中的认知误区,以及我们作为普通人要如何更积极地加入到反家暴行动中。下周见!
最后推荐大家看《一席》李莹律师的演讲
另外,小伞是法律从业工作者,大家如果真的有需要也欢迎私戳姐妹瓜,通过人与人的链接寻求帮助!
希望我们都能享有平等尊重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