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与杂乱之间:伊斯兰堡多面生活图景 | IIAS《田野日誌》第12期
文摘
教育
2025-01-04 19:01
北京
文三妹,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国家为巴基斯坦,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和健康传播。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是一座充满巨大反差的城市,这里既有高墙环绕的国际化外交区,也有边缘的村庄和喧闹的集市。在这里生活,熟悉买菜的地方成了基本的生存技巧——从外交区整洁有序的超市,到小巷里充满烟火气的摊贩,再到热闹的大巴扎,每一个市场都反映出伊斯兰堡独特的城市节奏和社会结构。我对巴基斯坦的了解,便是从买菜开始的。一步步,我走出了“象牙塔”的保护,逐渐深入到街角的边缘地带,走进了那些充满烟火气的小巷和市场。在与摊贩的交谈和讨价还价中,我开始真正触摸到这里,感受到它的多元与真实。
刚到巴基斯坦时,正逢首都伊斯兰堡不断被安全预警,我索性就一直窝在外交区的家里,每周只在附近几公里活动,购物多是选择外交区里的超市。外交区里是各国驻巴大使馆,靠近巴基斯坦总理府,有高高的围墙同外界隔开,出入都要经过非常严格的检查,每个入口都有警察驻守。外交区里有一片不大的购物区,集合了餐厅、咖啡店、超市、银行、干洗店、礼品店等基本生活所需,即使在斋月期间[1],餐厅也能正常营业,满足外国人的基本生活。外交区超市环境很好,里面进口物品偏多,涵盖了大部分生活用品,价格也比外面高出了几倍。超市角落辟了一块蔬菜肉类区,地方不大但很精致,瓜果蔬菜种类不多但很新鲜,每一样都整齐摆放并标注了价格标签,但超市的肉类并不多,每次去晚了肉基本都卖光了,有时候买肉需要提前一天订购,才能竞争到新鲜和特定的肉类,羊肉尤其抢手。图2 外交区超市蔬菜角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一个多月后,随着安全预警的逐渐减少,我逐渐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开始驾车前往伊斯兰堡更远的F6区的Kohsar市场,F6区是伊斯兰堡优先开发的较富裕的居民区,而Kohsar在乌尔都语中意为“山脉”,因为市场正是位于玛格拉山脚下,是一个小巧精致的商业区,这里汇聚了餐厅、咖啡馆、超市、杂货铺、蔬果店和肉铺等,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光顾,也是我和朋友最常去的地方。Kohsar市场有单独的蔬果店、肉店和超市,比外交区更丰富,也是本地人口中的“高档市场”,这里的餐厅大多装修精致,西餐偏多。蔬果店可选种类也更多,蔬果被清洗、筛选后摆放在架子上,干净整齐,草莓、樱桃、杏子等水果洗净后,用保鲜膜分装摆放。肉店有鸡肉、羊肉、牛肉,还有从卡拉奇运过来的鱼、虾等海鲜,分别按照不同品种和部位进行处理加工,分类冷藏或冷冻。因为本地冷链技术并不好,在伊斯兰堡卖海鲜的店铺并不多,买到活海鲜的概率不大。图3 F6的Kohsar市场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无论是外交区超市,还是Kohsar市场的蔬果肉店,都符合了我对“现代化”社会的基本想象:整齐、干净、有序,商品有明确的价格标签,配有收银台和刷卡机。顾客只需简单挑选、装袋、结账,几乎不需要与店员过多交流,购物过程轻松便捷。这种简化的购物体验,逐渐形成了我对伊斯兰堡“现代化”的最初印象——一切似乎井然有序。在伊斯兰堡的F7区,住了许多中国人,也有很多中国餐厅,在本地人里很出名。这里的蔬果店也与众不同,店铺的巴基斯坦员工大多会一些中文,能够与顾客进行简单的中文交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光顾这里。与当地其他小菜摊相比,这些蔬果店的种类更为丰富。圆形西红柿、大白菜、豆腐、蘑菇、竹笋、韭菜、手工面条等其他菜摊难得一见的食材,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每当中国顾客光临,店里的员工就会用中文吆喝:“大白菜、小白菜、菠菜,新鲜的,好的好的。”有时,员工还会特别强调“中国的苹果,这是中国的西红柿”。店内的豆腐制作工艺最早是由本地人向中国人学习,后来他们独立制作,现在这些豆腐主要供中国人购买。除了蔬果店,F7区的海鲜店和肉店同样也颇受欢迎,这些店铺有时会供应经过细分处理的鸡翅、鸡腿、牛腩或羊排,满足中餐的烹饪需求。海鲜店甚至还会供应活鱼,新鲜的虾。随着这些店铺在中国人圈子中名声渐响,不仅常驻的中国人会来购买,甚至一些来伊斯兰堡短期工作或旅行的中国人也特地前来采购。口口相传之下,这些店仿佛成为了专门为中国人服务的“隐形”市场。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店里常常挤满了中国顾客,热闹的气氛和中文对话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小型的中国市场。店主们也逐渐适应了中国人的购物习惯,不断调整进货品类和服务方式,这些店铺也逐渐成为了中国人在异国他乡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我的生活轨迹从F区逐渐扩展到更广的区域时,我才真正意识到伊斯兰堡作为首都的巨大反差。有时只需穿过一个检查站的铁门,或拐进一条小巷,短短几百米的路程,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真纳大学附近的小集市就像是伊斯兰堡的另一面,坐落在伊斯兰堡的玛格拉山脉北部边缘,这一带并未划入正式的行政区划,附近有热闹的巴里·伊玛目陵墓和很多村庄。我的巴基斯坦导师加尼教授带我去他朋友的蔬菜店时,四周的贫瘠和嘈杂让我感到诧异。教授跟我说,这里的菜非常便宜,如果我没有带钱,也可以先记账以后再付。所以每次我去学校,都会顺道到这里买一些新鲜的水果,有时还会为朋友捎上一些。相比于外交区和F6的超市,这里的蔬果是最接近本地人生活的,量也更大,蔬果摊开摆放垒得很高,当地村民都是几十斤地买,价格比外交区低了五六倍。店主不会说英语,刚开始我们大多通过手势简单交流,偶尔他的两个儿子也会来帮忙。慢慢熟识后,店主会帮我沏一杯本地的茶,常常还给我打折。后来,斋月期间小店关了很长一段时间,每次经过时,我只能远远看到那扇紧闭的门。教授告诉我,店主一家原本打算回开伯尔-普什图省做点别的生意,但没成功,于是又回到这里重新开店。再次开张时,店铺扩大了不少,还增设了一个现榨果汁区域。每次我去的时候,店里总是挤满了当地村民,我也常常在他们好奇的目光中和他们一起排队,有时会有当地人主动帮我翻译。慢慢地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乌尔都语单词和英语单词交谈和问候,也成了我与本地人建立联系的一种方式。图5 教授朋友的蔬果店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真纳大学附近的市场只有鸡肉店,因为羊肉和牛肉更贵,当地村民消费不起。店里一般是肉鸡,关在笼子里,挑选完给店里的人帮忙去毛、去皮、切块打包,只有在这些小店能买到新鲜的鸡肉,天气热的时候,苍蝇很多,卫生条件会差很多,但价格会很便宜。这些小店没有先进的冷藏柜、冰箱,也没有收银机,所有工人挤在一个拥挤的台面上,交易必须通过人与人的交流进行,只收现金,还是我印象中最原始的店铺的样子。图6 真纳大学旁的鸡肉店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在伊斯兰堡,像这样的小店就有上千家,跟随本地人的生活从上午一直到深夜,这里不仅仅是买卖商品的场所,更是嵌入本地生活脉络的一部分。它们以最朴实的形式存在,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信任来运转,映射出本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伊斯兰堡的街头,每天都能看到那种简易的移动摊位。摊主们只需要一辆自行车或者一辆四轮板车,就能在繁忙的马路边、商场门口甚至高速公路旁搭建起一个简陋的水果摊。摊上的水果种类并不多,有时是几篮草莓樱桃,有时是一车黄瓜香蕉西红柿,卖完了摊主就可以迅速收摊。他们没有固定的价格,全凭经验决定今天的水果能卖多少。碰到像我这样的外国人,价格往往会高出不少;而本地人往往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同样的水果。不仅是推车的水果摊,还有一些小贩顶着装满水果的篮子,走得飞快,灵活地穿过街头,时不时在路边停下,用熟练的动作向来往的车辆吆喝,尽管环境危险,他们依然像流动的商人一样不知疲倦。朋友们告诉我:“对半砍是行规”,后来我也逐渐学会了砍价,开始在这些小摊买水果时变得更加从容。与现代化超市的标准化和高效运作不同,这些移动小摊更加贴近本地生活的方式,总有路过的人驻足寒暄,如果碰到同民族的人来购物,打折是肯定的,有时候干脆坐下来喝一杯茶。在简陋的摊位上,摊主与顾客之间不是简单的交易,每次买卖可以是一场寒暄也可以是一场竞技比赛,小摊虽然简单,却通过灵活的运营和紧密的社群关系,为那些处在社会边缘的人们提供了生计的机会。或许,现代化并不是唯一的答案,这些看似平凡的小摊贩,在城市的角落中找到了另一种生活节奏——它们是本地生活的脉搏,支撑着城市中无数人的日常,也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保留着独特的文化与韧性。图7 伊斯兰堡的路边小摊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我想我真正深入巴基斯坦本地人生活的那一刻,是我走进大巴扎的时候。对于一些人而言,它只是一个贫瘠拥挤、杂乱喧闹、充满廉价仿制品的拥挤社区;对另一些人而言,它则是一个维持生计的重要来源,通过廉价仿制品给予低收入群体在消费品上与富人类似的选择,弥合了阶级间的消费差距。对于我这个外来者而言,大巴扎的意义远超上述简单的认知。在我看来,这个市场不仅是经济活动的场所,更是巴基斯坦本地社区文化的缩影与生命线。走出F区之外,四周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巴扎,其中特别典型的是周日市场(Itwaar bazar),“itwaar”是星期日的意思,“bazar”一词来源于波斯语“بازار” (bāzār),意指“市场”或“集市”。在伊斯兰堡就有很多周日集市,大部分只在周日开。对于习惯了每天在单调乏味的圈子里打转的人来说,当我来到大巴扎时,我感到非常感兴趣和好奇。大巴扎是本地人的安生之处,在超市买不到东西的时候,店主总是会推荐“你去巴扎看看”,每个月我总是要去大巴扎淘宝贝。我常去的是位于H9的周日集市,是伊斯兰堡最出名的大巴扎,如今占地约25英亩,拥有近3000个摊位,不仅在周日营业,还在周二和周五营业。图8 热闹的周日集市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周日集市比我想象中要大的多,分成了两部分,设置了专门的停车区,收费50卢比。周日集市用围墙隔开成两个大的市场,一侧是生鲜和日用品区,蔬果、米面、坚果、香料、服装、饰品、家居应有尽有等,特别的是,市集的一角还有专门的二手市场,从全球流转而来的二手衣服和鞋子,经过洗涤、整理和熨烫,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人群中备受追捧的商品。另一侧是家禽、手工艺品区,在其他地方买不到的土鸡、土鸡蛋、鸭子、鸟、兔子、猫在这里都能找到。手工艺区更丰富,从世界各国经卡拉奇港口流转而来的手工艺品在这里散落在各个小摊位,还有从本地募集的出土文物,都被店家藏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只有遇到外国人时,摊主才会悄悄地拿出来交易。图9 周日集市的禽类区,店员在给鸡去毛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与一般售卖单一商品的超市不同,大巴扎更像是一个游乐园式的市集,在这里,任何收入、阶级、民族、国家的人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中国商品在大巴扎也有一席之地,在中国超市需要几百人民币才能买到的蚊帐,在这里只需十几块人民币。种子摊上还卖着天津的上海青、大白菜种子,周日集市还有一位中国阿姨,她卖着巴基斯坦市面上少见的魔芋、豆腐干、韭菜、荠菜,甚至从中国空运过来的鸭子。伊斯兰堡的中国人社区为她的摊位提供了稳定的顾客来源,尽管价格较高,但这些中国特色的蔬菜仍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买家。这里的摊主几乎都是固定的,彼此熟识,当地政府对市场定价和秩序进行管理,确保安全。市集本身则演变为一个紧密的社区,它既反映了本地文化,也见证了全球市场的流动。每当摊主们看到我,总会试探性地问出那句“你是中国人吗?”对我竖起大拇指“中国, 好朋友”,这种朴素的中巴友谊,在他们简单的语言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巴扎的摊主与我国内见过的不同,他们不靠吆喝吸引顾客,大多是坐在菜堆、水果堆旁,悠然自得地与来往的行人交谈,整个市集的节奏显得从容不迫。在这样一个表面杂乱却充满活力的市场里,映射出巴基斯坦本地生活的脉搏与内在的文化张力。大巴扎的规模之大,也催生了一项特殊的“服务产业”:推着购物车或独轮车的老人和孩子们。在这个集市里,他们四处游走,争分夺秒地抓住每一个潜在的顾客。当有人进入市场时,这些孩子的眼神会立刻亮起来,迅速围上前,争相推荐自己。如果顾客没有立刻答应,他们也不气馁,常常会默默跟随顾客很长一段时间,期待着对方改变主意。尽管有时一整天可能劳累奔波却毫无收获,但他们依旧乐此不疲。这些孩子成了大巴扎里临时的搬运工,跟着他们的顾客买遍市场,从一摊到另一摊,一天的收入可能不到五百卢比(折合人民币不到15元)。对他们来说,每一次机会都是一场与命运的博弈,只要成功一次,便意味着当天有了一笔宝贵的收入。大巴扎不仅是一个交易市场,更是弥合社会差异的重要纽带。通过进口的二手商品巧妙的“伪装”,不同收入阶层的人们都能够以负担得起的价格享受到全球化的商品,模糊了消费的差距。低收入群体和富裕顾客在这里交织,共同参与消费与交易,巴扎成为了短暂缩小社会鸿沟的场所。对于许多摊贩,尤其是来自弱势背景的经营者来说,大巴扎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也是他们融入经济的关键途径。同时,作为伊斯兰堡文化的一部分,大巴扎保留了巴基斯坦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市场的景象、喧闹的声音、以及活力四射的讨价还价文化,展现了这个社会的脉动与多样性。在这里,传统的交易习俗与现代经济活动并存,真实地描绘了城市舒适生活之外的巴基斯坦面貌。这种市场文化既是当地人生活智慧的体现,也为外来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深入了解巴基斯坦丰富的社会文化结构。
随着我在伊斯兰堡的生活逐渐深入,我愈发意识到,那些整洁、有序、充满技术感的现代化超市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答案。当我们早已习惯于便利店、超市的快捷与高效,隐匿于南亚小巷和集市中的摊贩们,展现了与之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那里的市场是无数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尽管看似无序,却充满了活力与生机。讨价还价成为一种沟通的艺术,摊贩与顾客之间建立起信任与联系,他们并不只是商品和价格的交换者,更是社区中的一部分。闲聊、开玩笑、相互问候,这些看似平凡的互动,维系着本地社会的纽带,构建了社区的韧性和延续性。它们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便利、整洁与高效时,也要记得那些根植于社区中的多样化生活方式——那些看似无序的市场,正是保持社会多元性和韧性的根基。1.巴基斯坦2024年斋月从3月12日开始,持续29天左右,最后一个禁食日是4月9日,穆斯林在斋月期间封斋从黎明至日落,戒饮食。责任编辑:何演
*注意事项:
本公众号所有内容,未经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