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莫为标志遮望眼,统观全局是关键
——文言断句误区及对策
一、高考分析——文言断句题的前世今生
(一)命题规律分析
从2023年开始,文言断句题型全部改为主观题型,而且题干表述也完全一致,断三处,在相应位置涂黑。这意味着文言文断句无法单纯依靠答题技巧得分,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理解断句。学生得分会分为四种分值,0分、1分、2分、3分,区分度得以提高。此外,考生要在“可断可不断”与“非断不可”之间要做出正确取舍。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由选择题到主观题的改变体现的是高考命题反套路思路,真正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高考真题速递
高考真题 | 答案解析 |
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2023年新课标Ⅰ卷) | 【答案】CEG 此处“云”是一个判断标志,不少同学容易被其迷惑,认为云后面应该断开,但结合上下文《韩非子·难一》中的“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可知,“夫子善之”是韩非书里记载的内容,应作“云”的宾语,“韩非书云夫子善之”构成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其后应断开。材料一中韩非先引用孔子的观点来说明“礼”的重要,这就是“引以张本”;然后对孔子的话加以批驳,这就是“然后难之”,故“引以张本”后、“然后难之”后都应断开。同时,从固定结构上看,“岂……哉”为反问句式,其前应断开。 |
夫为人A所B陷而欲胜D敌E不亦难乎F臣故曰无术焉G苻坚之类H是也。 【2023年新高考全国Ⅱ卷语文真题】 | 答案:EFG “不亦……乎”是一个固定的反问句式,如《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据此可知这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其前后均须断开。“焉”常作语气助词,用在句末,其后应断开。“苻坚之类是也”是主谓句,中间可以不断开。 |
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是儿E爱我F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真题】 | 【答案】BDG “母异之”主谓宾齐全,“异”的意思是“对……感到惊异”,是谓语;“之”是代词,指代前文 “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的内容,是宾语。所以,B 处应断开。“曰”是 “说”的意思,其后即D 处应断开。“如此”作“爱我”的补语,“多”作“知”的状语,从语意上看,这是周母感慨儿子对自己的关心竟然到了这样的程度。因此,“如此”后即G 处应断开。 |
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曾伤G君H不如杀之。【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语文真题】 | “遇之无礼”意义完整,中间不能断开。“彼”指“晋公子重耳”,是后句的主语,所以“彼”之前即 B 处断开。“彼”是主语,“有时”是状语,修饰谓语“反国而起兵”,中间不可断开。“若”和后句的“即”构成“如果…… 就……”的假设关系,所以“即”之前即F 处断开。“伤”是名词,意为"祸害",是"为"的宾语;“君”是“不如杀之”的主语,所以G 处断开。 |
为将而降A降而为之B效死C以战D虽欲浣E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2024年新课标Ⅰ卷) | “为将而降”与“降而为之……”为顶真的修辞手法,在中间的A处断开。“为之”做“效死以战”的状语,“效死”是“战”的修饰成分,中间均不可断开,可在后面的D处断开。“虽……,而……”是转折关系的复句,在中间的F处断开。故选ADF。如果学生没有通读全文的习惯,很容易在而已后面的G处断开。 |
魏君贤A人B是礼C国人D称仁E上下F和G合H未可图也。 (2024年新高考II卷) | 魏君、国人、上下是三个不同的主语,据此可在CEH处断开。 “贤人是礼”是宾语前置句,意思是“礼贤人”,做“魏君”的谓语和宾语,在后面C处断开。“国人称仁”是主谓宾结构,在后面的E处断开。“上下和合”是主谓结构,在后面的H处断开。 |
刘备为吕布A所袭B奔C于操D程昱E以备F有雄才G劝操H图之。 【2024年全国甲卷】 | 答案 BDG “为……所”表被动,“袭”是动词,“刘备为吕布所袭”是一个被动句,所以从“袭”后B处断开;“奔于操”承接前边主语“刘备”,“奔”是谓语,“操”是宾语,结构完整,所以从“于操”后D处断开;“以”是“程昱”的谓语,“备有雄才”是宾语,“程昱以备有雄才”句子结构完整,所以从“有雄才”后G处断开。 |
观察近两年高考真题可见,根据主语、句式、固定结构、对称结构等标志确实能解决一部分断句题,但是如果盲目借助语言标志,不做统筹分析、全局关照就有可能和正确答案擦肩而过。比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的“云”后误断;2024年新课标Ⅰ卷“而已”后断。
二、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及原因分析
训练习题 | 典型错误及分析 | 答案分析 |
诛A暴禁B非C存亡D继绝E而赦无罪F则仁广G而义H大矣 | 误选BDF 未看清内部结构,“诛暴禁非”与“存亡继绝”是两个并列的动宾短语。 | CEF 找动词,诛、禁、存、继、赦,再分别找到动词对应的宾语,则可知在CEF处。 |
赵简子围卫之郛郭,犀盾、犀橹,立于矢石之所不及,鼓之而士不起。......简子乃去A盾B橹C立矢D石E之所及F鼓之而士G乘之H战大胜。 | 误选AFH 之所以在A处断,就是过于短视,觉得语意完整,实则“去”不是离开而是舍弃,后面应带宾语盾橹。 | CFH 文段开头几句“赵简子围卫之郛郭,犀盾、犀橹,立于矢石之所不及,鼓之而士不起。”与需要断句的句子构成了对比结构,据此可知应在CFH处断开。 |
时金寇A再犯B阙C半年D京师之围E未解F四方G盗贼H蜂起 | 误选BDF 如果不看后文,“再犯”后断开亦可,但是“阙半年”就无法理解;学生出错原因在于不明白“阙”的意思,其实联系诗词“不知天上宫阙”以及后文“京师”也能推断出“阙”之含义,此处应做“犯”的宾语,意思是金兵进犯京师。 | CDF 抓主语“金寇”、“京师”、“四方盗贼”,然后找出主语对应的动词,即可推断应在CDF处断开。 |
如此[A]之流[B]未易[C]悉数[D]可谓[E]进苦口之药[F]石[G]针[H]害身之膏肓。 | 误选BDF 依据自身储备知识“苦口之药”而忽略了后面的对称结构。 | BDG “如此之流”,偏正短语作主语,主语较长,需强调,后面B处断开;“未易悉数”,是谓语部分,句意完整,D处断开;后面是两个比喻句:“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肓”句式对称,句意相关,中间G处断开。故BDG三处需要断句。 |
如姬资之A三年B自王C以下D欲求E报其F父仇G莫能得。 | 误选ABG 不少同学误以为三年是年号,虽然汉武帝之前有王公纪年,但是若是年号的话,情理不通,它强调的是这一年,从上到下都想为如姬报父仇,而此情境是强调三年以来,如姬父仇未报,所以信陵君为之报仇,如姬感激,才有了后面窃得兵符救赵之举。 | BDG “如姬资之三年”意思完整,故在B处断开。“欲求报其父仇”中,“欲求”和“报其父仇”构成动宾结构,其中“报其父仇”也为动宾结构,中间不可断开,故在D和G二处断句。故BDG三处需要断句。 |
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西A源B出C陇D西E西县G嶓H冢I山J会K白水M经N葭O萌P入Q汉 | 误选GJM 之所以在G处断开,就是没有关注上句的语境;而“会、经、入”是三个动词,中间均应断开。 | JMP 由大到小倒推法:①由上句“出……山”提示,此句“出陇西西县嶓冢山”,“山”后断开;②“会”与“经”“入”是三个动作,表明河流流经地域走向,中间断开。 |
断句要抓语言标志,但切不可拘泥于语言标志,还要分清一些语言标志如“也”“乎”“焉”等用在句末才能在其后面断,如果用在语中,一定不能断开;不能一看到所谓的标志词,就不分情况,一律断开。
要规避上述问题,一定要树立统观全局的意识,通读全文,先易后难,切不可读一句断一句,这样只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误判。要借助语境,粗通文意,圈画动词,观察句子的结构特点,推敲语段的含义,整体理解之后再做划分,断完之后回读检查。最后用文言文断句口诀结束此篇:
古文断句莫畏难, 仔细琢磨只等闲。
内容大意先理解,熟读精思把句断。
断句标志巧借用,结合语境慎研判。
之乎者也焉矣哉,放在句末常需断。
曰云不做对话言,千万小心不能断。
习惯句式记心中,固定结构莫拆散。
顶真词语中间断,骈偶修辞助判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课文为本夯基础,常常诵读强语感;
勤于反思乐总结,实战之中把兵练。
撰稿:张胜兰
编辑:崔晶晶
审核:李晓华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