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选文命题特点
2024年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材料是双文本,1900多字。其中材料一节选自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范畴,《论持久战》所蕴含的战略思维、所昭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跨越时空的意义与价值。选文部分文字扼要,层层深入,论辩犀利。材料二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是对材料一内容的诠释,两则文本关联紧密。
命题形式与九省联考的四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不同,依然延续2023年新课标Ⅰ卷的三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的形式,选文和命题呈现以下特点。
一、考查跨学科的综合性以及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
信息类文本阅读“论持久战”相关材料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体现了跨学科的特点,第4题考查了设问和反问在文中的论证效果,打破了信息类文本阅读与语言运用的界限,紧密关联了阅读理解与语言表达的能力。设问句和反问句是两种修辞手法,都是无疑而问,目的是达到特定的表达效果,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重要部分,也是高中生必备知识。本题在信息类文本阅读中考查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论证效果,凸显信息化阅读与语用的整合。
二、设置情境,关注时代发展,体现试题开放性。
“无情境不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过《论持久战》,并以之为例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第5题以此社会生活实践情境为载体,要求学生谈谈《论持久战》对“看问题、想问题”的启示,需要学生理解并运用文本中体现的思维方法,体现了“因文设题”“以材设题”的命题思路,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从全局、长远和大势着眼,引领核心价值的养成,让谈“启示”这又增强了试题开放性。
三、强化教考衔接,注重能力迁移。
材料一摘自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多篇毛泽东同志的文章,如《纪念白求恩》(七年级上)《反对党八股》(必修上)《改造我们的学习》(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等。试题呼应教材,很好地契合了学习提示和单元研习任务的相关内容,也很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中的相关要求。考点设计、学生答题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关联教材,教考衔接,凸显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思维的严密性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不仅在考查内容层面与课程标准、统编教材紧密衔接,更在能力、素养层面深度契合。
文本梳理
试题分析
命题形式依然延续2023年新课标Ⅰ卷的三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的形式。客观题需要在读得懂文本的基础上,快速锁定选项的对应内容,对比区分,判断正误。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
B. 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C. “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
D. 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
解析:1.B(选项B,“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材料一“(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是说中日战争的过程和必然趋势,并没有说“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因此选择B。)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 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 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3. 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 )
A. 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
B. 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
C. 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
D. 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4. 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2021年有两套卷从论证角度进行考查,新课标Ⅰ卷4.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新课标Ⅱ卷4.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时隔两年又从论证角度进行考查,但是从新的角度设题: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本题因文设题,多处使用设问和反问句,是本文的一个重要论证特点, 题目要求分析这两种修辞的“论证效果”。答题时首先要找到材料中的设问句和反问句,接着要结合两种修辞的表达效果,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在论证上有什么样的论证效果。
答题时先找对应区域,然后对点分析论证效果。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设问1)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设问2)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设问3)
解析:连用三个设问句,指出中国不会灭亡抗战必胜,抗战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并强调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运用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回答简洁明确;三个设问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表达了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⑤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反问1)它不是优势,那末,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反问2)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反问3)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反问4)如来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量的军事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更不在我们一方面吗?(反问5)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反问6)
解析:连用六个反问句,从人力和人心角度分析中日战争必然趋势(日本优势变劣势、中国劣势变优势)逐渐形成的过程,多处反问增强了语气,分析问题全面细致,充满思辨,强调了在人力和人心的支持下,日本的优势不再成立,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扭转劣势的观点。
【参考答案】
①设问句在问答之中切中要害,驳斥了典型的错误论调,阐明了中日战争必胜及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反问增强了语气,从人力和人心角度强调了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②以设问和反问句层层推进,形成缜密的论证逻辑;③设问和反问句赋予文章雄辩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4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 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题目创设了情境,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题目让结合《论持久战》谈在“看问题、想问题”方面给我们的启示。不只是让简单的概括出《论持久战》中是如何看问题、想问题的,而是从中得出启示。因此首先要分析两则材料中在“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有哪些体现,然后逐一分析概括整合启示,并举《论持久战》中的做法来印证。
【参考答案】
①要从全局、长远和大势着眼。如《论持久战》既关注了内外部条件及相关一切因素也关注到不同阶段的关系等因素;
②要抓住问题的根本。如《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战胜利的根源是民众,人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③要切实考虑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如毛泽东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
④要注意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论持久战》中强调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人力和人心可以使抗战形势发生变化。
备考建议
鉴于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的选材和命题特点以及在梳理作答题目时的心得,总结了以下备考建议: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学生扩大阅读面,拓宽知识的广度,提高综合素养,注重夯实高中生必备基础知识、让知识形成体系,提高基本能力,打通学科与板块限制,能融会贯通综合运用;鼓励学生要开眼看世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了,平时不仅要专心学习也要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代发展,把个人小我放在时代大我之中;要高度重视教材,注重学习提示和单元研习任务,通过大单元整合等方式,教材内容应教尽教,注重提高课堂质量,减少机械刷题,提高学生能力素养,学会能力迁移;备考时既要注重训练学生细梳文本的能力,又要注重训练他们宏观把握文本的能力,从文本细读到文本速度,开展有序化教学,从“读懂”上下大力气,提升学生筛选概括整合等多方面能力。
作者简介
张月兰,黄骅中学教师,黄骅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河北省优秀班主任,获黄骅市政府记功、嘉奖,连续获沧州市第二届、第三届高中语文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获2023年沧州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连续获第五届、第六届黄骅市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一等奖。热爱语文教学,“让学生爱上语文”是她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撰稿:张月兰
编辑:李晓华
审核:李晓华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