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我校开展了第八期青年教师培训会,李三恒老师为本期培训会的主讲人,副校长杜永前,教务处副主任武丹舟以及入职6年内的青年教师参会。
人工智能:助力教材研究
会议伊始,李三恒老师向大家推荐了几款人工智能工具,如GPT5.0。李三恒老师谈到,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从智能课堂、在线学习平台到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AI正逐渐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工具不仅能够根据输入的标题推荐相关文章,还能帮助教师快速筛选和整理教材资料,极大地提高了教材研究的效率。然而,他也强调,人工智能虽好,但仍需教师结合个人经验进行筛选与判断,以确保教材研究的准确性和深度。
教材研究:教育创新的基石
教材是教学的核心资源,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载体。但传统的教材研究方式往往耗时费力,效率低下。因此,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来优化教材研究,成为了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李三恒老师提到,通过AI工具的辅助,教师能够更快地找到与教材相关的文章和资料,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教材的背景、内容和特点。这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能够更深入地挖掘教材的内涵和价值。
研究维度:四位一体,全面深入
在谈到教材研究的维度时,李三恒老师提出了知识性、教法性、学法线和认知性四个方面的考量。
知识性:是教材研究的基础。我们需要了解教材所涵盖的知识点、概念、原理等,确保教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教法性:是关于如何教学的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学法线:是关于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认知性:是关于学生思维能力、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我们需要通过教材研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这四个维度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教材研究的完整框架。通过关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教材的特点和价值,为教学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研究方法与工具:拓宽视野,博采众长
李三恒老师提出,在教材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研究范围和工具来源的问题。
研究范围:教材研究不应仅限于教材本身,还应包括教辅材料、习题以及实践层面的实验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教学的完整生态系统,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核心仍旧是对于教材及教参的研究,只有理解透彻教材和教参,教辅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工具来源: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AI工具被应用于教育领域。这些工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找到相关资源,还能提供智能化的分析和建议。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尝试各种AI工具,并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研读教材:掌握方法与技巧
研读教材是教材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入研读教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编辑思路、教学目标和整体结构,为教学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理解编辑思路:我们需要了解教材的编写背景、编写目的和编写特点,以便更好地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安排。
分析教学目标: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达到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把握整体结构:我们需要了解教材的章节安排、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等,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图文结合、角色代入等方法和技巧的运用。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终身学习:教育者的必由之路
李三恒老师提出,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和精神。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反思教学实践:我们需要定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参加培训和学习:我们需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记录和总结学习成果:我们需要及时记录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未来的教学实践。
通过终身学习,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最后,李三恒老师谈到了构建知识体系和提升学习力的重要性。他认为,作为教师,必须深刻洞察知识本质构建全面合理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包括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和学习毅力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青年教师作为教育的未来和希望,通过高效进行教材研究,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学校搭建的学习平台的助力下,青年教师努力汲取着前辈们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将前辈的智慧结晶融入自己的教学之中,使教育之树更加枝繁叶茂。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学校的精心培育下,青年教师定能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们的教育之路将更加智慧、高效、人性化,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书写教育的崭新篇章。
图文 | 柴拉干
排版 | 柴拉干
编辑 | 何欣阳
初审 | 武丹舟
复审 | 郑义楷
终审 | 胡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