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丨提升信息素养 赋能思维课堂

教育   2024-12-31 11:12   内蒙古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装备技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电化教育馆)及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公布了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获奖结果。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通力合作下,在信息中心的技术帮扶下,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马丹荣获“自治区级二等奖”,孙宪颖荣获“自治区级三等奖”;姜凯丽、李明珠、刘照、王健鑫、王兆钦、徐佳红、蔚丽娜共七位老师获“市级二等奖”;崔文超、李靖、李娜、王磊、王颖超、席昊德、张佳琪共七位老师获“市级三等奖”。

马丹老师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马丹老师的课程设计实现了信息技术和我校的“学思结合、师生互动”的思维型课堂的深度融合。整节课程以“提出假说”这一方法为逻辑主线,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展示不同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学生通过分析、评价实验证据,逐步构建出细胞膜结构的概念模型,实现了知识、方法、思维的共同突破。通过参加这次活动,马丹老师强化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技巧、提升了信息教学素养,今后也将继续实践思维和信息技术融合型课堂。

孙宪颖老师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在活动中,孙宪颖老师深刻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高效地获取信息,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教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念,尤其是其强调的实践精神和人民至上的原则,为教师们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通过此次活动,孙宪颖老师更加坚定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学思结合、师生互动”的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孙宪颖老师也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姜凯丽老师

《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的应用》

姜凯丽老师的微课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为例,展示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的应用。利用数字化实验仪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得过氧化氢在酶催化下分解产生的氧气量。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虚拟实验,通过模拟现实世界中的实验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姜凯丽老师将以本次比赛为契机,继续努力探索,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有效融合,提高教学质量。

李明珠老师

《良知与悲悯—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参加信息素养大赛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李明珠老师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李明珠老师意识到,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我们必备的能力之一。它不仅仅是关于技术的操作,更是关于如何有效地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深研课本与课标也是极为重要的,只有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才能在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中,体会语文学习之美。

刘照老师

《Book1 Unit3 Developing ideas:Just a brother》

在授课过程中,刘照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家人照片,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在希沃白板的帮助下更加灵活、学习内容也更加多样,让课堂回归到学生手中,进一步强化学习成果。参加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更提升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刘照老师今后也将继续以实际应用推动教育教学,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更多的课堂中。

王健鑫老师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通过参加本次信息素养提升活动,王健鑫老师对课程标准、高中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也有所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王健鑫老师将不断提升个人信息技术素养及创新实践能力,努力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提升个人信息素养实践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在历史教学领域不断进步。

王兆钦老师

《日常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角色-苯》

本节课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苯出发,介绍苯的物理性、化学性质,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将枯燥的讲授变的生动有趣,让化学的学习变得更加易学、易懂。通过此次比赛,王兆钦老师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其功能,为今后的教学做一个有力的辅助。

徐佳红老师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徐佳红老师的授课内容选自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内容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例展开教学,重点落实“运用不同类型专题地图说明国家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这一课标要求。“建设主体功能区”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图文资料了解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分类以及理解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地理背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一部分,运用专题地图及相关资料,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条件及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带动学生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的成就。在未来的教学中徐佳红老师也将继续不断探索思维型课堂,创新应用信息技术,进一步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蔚丽娜老师

《Book1 Unit4 Understanding ideas:Click for a friend?》

蔚丽娜老师以链的形式,通过三个问题“Can we click for a friend? Can we click for a real friend? Is it good or bad to click for a friend?”贯穿全文,引导学生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一系列活动中梳理出文中网上交友的利弊,进而表达自己对网上交友的观点,从输入到输出,学生紧跟教师思路,课堂积极热烈。最后老师和同学共同吟唱《友谊天长地久》,升华了友谊这一永恒主题。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插入了丰富的视频,歌曲和图片,学生看着自己和朋友的照片听着友谊的歌曲,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友谊不在是一个概念,而是更加直观的生活。

崔文超老师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崔文超老师通过本次活动,激发了研究热情,提升了综合素质。本课内容基于我校思维型课堂六环节流程,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紧密对接课程标准,落实核心素养,发挥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用。

李靖老师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李靖老师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这一简单模型为切入点,将实验与理论紧密结合,通过信息技术生动展示直观的物理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李靖老师设计了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充分展现了我校“学思结合、师生互动”的思维型课堂特色。通过参加本次教学活动,李靖老师深刻感受到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日常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效率,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体验。

李娜老师

《判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还是非同源染色体上》

判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还是非同源染色体上是高三一轮复习遗传规律部分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本节微课针对这一主题,创设番茄性状研究的问题情境,通过PPT演示,展现了思维分析的过程,制作成微课,便于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参加本次活动,李娜老师感受到信息技术对于教学大有裨益,同时感受到自身在信息技术方面还需要大力提升。

王磊老师

《变形之思:思考人物背后的社会性——由<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到<装在套子里的人>》

王磊老师提交的课例是《变形之思:思考人物背后的社会性——由<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到<装在套子里的人>》,这节大单元教学(第三课时)课堂实践的教学案例是将信息技术与我校推进的“学思结合、师生互动”思维型课堂相融合的一次尝试和努力。王磊老师认为将信息技术融于课堂,发展于课堂,用信息技术引领学生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透过文学名著借助多媒体技术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热爱生命,是自己不断努力的方向,也是发扬语文教育人文性,让语文课充满魅力的重要途径。

    王颖超老师    

《余弦定理》

通过这次比赛,王颖超老师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堂课更重要的是对她今后讲课与备课的启发与激励。从研读课标、分析教材到设计思维型课堂,将教学六环节与教学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并在其中恰到好处的运用信息技术,都需要进行认真地揣摩和研究,这确实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席昊德老师

《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

席昊德老师表示,参与本次活动获益匪浅,不仅促进了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和创新发展,学习了实验教学和教学装备创新应用实践的先进做法,提升了教育教学应用能力和水平,也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张佳琪老师

《几何体的外接球》

在设计本次课例的过程中,张佳琪老师学会了如何使用GGB以及如何在PPT演示文档中应用GGB文件,在学习使用一个新软件的同时加强了自身对多面体结构的理解并及时调整课堂活动,张佳琪老师认为参加比赛的经历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

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见证了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创新课例展示比赛并屡获佳绩。学校以活动为契机,以赛促用,以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变革的意识、能力和责任为核心,进一步探索“学思结合、师生互动”的思维型课堂,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创新,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图文丨获奖教师

排版丨刘照

编辑丨王煜坤

初审丨阿拉腾哈斯

复审丨郑义楷

终审丨胡文乐

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
历练感悟生命,追求体味快乐,反思牢记责任,热情激扬青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