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女拖拉机手“帕莎”普拉斯科维娅·尼基季奇娜·安杰利娜。
德军入侵导致苏联农业遭到巨大破坏,据统计,卫国战争期间共有9.8万个集体农庄、1876个国营农场和2890个拖拉机站被毁。全国47%的耕地被占领,库班、顿河、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肥沃耕地饱受战火蹂躏。大量的村庄和农业设施被夷为平地,农业机械也损失了30%。战争爆发之后,苏联当局从农村大量动员士兵,以至于70%的农会主席和生产队长都被征召入伍,农业生产的重担落到了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老人身上。即便如此,苏联的农业还是为战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941年时的苏联农业宣传海报:“以布尔什维克式的丰收打击敌人!”
国产拖拉机和集体农庄的拖拉机队是苏联的骄傲,而拖拉机手则成为了近乎于国家名片的存在,这是一个备受尊敬和羡慕的工种。由于缺乏专业牵引车辆,苏军大量使用拖拉机牵引火炮,进行后勤运输。所以,在部队也存在大量拖拉机手,开战后又从民间动员了许多。苏联军方和民间的拖拉机手们“携手作战”,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铁牛骑士”,其中一些功勋拖拉机手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的事迹被传颂至今。
苏联宣传海报:“耕地的拖拉机和打仗的坦克同样重要!”
伊万·伊万诺维奇·克拉斯诺谢利斯基赫是卫国战争期间最出名的拖拉机手,他来自莫洛托夫区(如今的俄罗斯联邦彼尔姆边疆区),1941年时只有18岁,在谢皮切夫斯基国营农场当拖拉机手。就在战争爆发前7天,伊万才应征入伍,成为苏军战士。
伊万·伊万诺维奇·克拉斯诺谢利斯基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