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苏联正式成立之前的1921年,其前身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俄)就已经和外蒙古展开了军事合作。1921年7月10日,由达木丁·苏赫巴托尔领导的蒙古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同时与苏俄结成同盟。1921年底,蒙军和苏军联手把“疯男爵”罗曼·冯·恩琴的白卫军赶出蒙古。行动结束后,苏军向新建立的蒙古人民军移交菲亚特-伊久尔斯基装甲汽车两辆、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菲亚特装甲汽车1辆,以及英国产奥斯汀3系列装甲汽车两辆。
蒙古人民共和国早期海报,苏蒙骑兵携手作战。
苏鲁德(在图画背景处)是蒙古民族的战旗和象征物,自成吉思汗时代传承至今。
蒙古人民军早期装备的奥斯汀3系列(左面两辆)和菲亚特-伊久尔斯基装甲汽车,都是之前俄国内战期间红军从白军那里缴获的沙俄遗留装备。
与上图相同的车辆。
在接下来的十余年时间里,蒙古地区相对平静,驻蒙苏军也在1925年撤回本土。
到了1930年,蒙军之前获得的那些沙俄时期装甲车辆已经无法继续使用。作为替补,苏联向蒙古出售了9辆BA-27装甲汽车,第二年又赠给蒙古T-18轻型坦克一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蒙古方面认为此坦克作用十分有限,它速度太慢,无法像装甲汽车那样跟上快速推进的骑兵部队(当时的蒙军仍以骑兵为主),而且装甲汽车更适合蒙古的开阔地形。
蒙古从苏联购买的BA-27装甲汽车,它是苏联初代装甲汽车,非常笨重,火力配置与T-18相似,旋转炮塔上装有机枪和火力糟糕的短管37mm炮,一共只生产了30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