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0月13-14日间,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攻占了莫斯科西北方向的加里宁市(今特维尔市),这座城市与莫斯科之间仅有170公里。为了解除德军对通往莫斯科的交通线的威胁,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立即发动反攻,夺回该市。10月17日上午,苏军坦克第21旅向市区方向猛攻,给德军造成了不小损失。
虽然取得了一连串战术胜利,但有一些坦克被德军摧毁在市区外围,突入市区的坦克继续参与了对东部机场和火车站的进攻行动,最终由于受阻而被迫撤退。第一次重夺加里宁的行动以失败告终,直到1941年12月,苏军才在冬季反攻期间将其收复,加里宁成为了第一座从德国人手中解放出来的大城市。
这场战斗的经过和背景介绍到此为止,下文将从战斗期间的一个“名场面”展开——苏军坦克第21旅一部在进攻机场期间,遭到了国防军突击炮部队的阻拦。在撤退的时候,一辆T-34对一辆三号突击炮实施了“泥头车居合斩”,成功将其瘫痪,以“同归于尽”的方式掩护战友撤退。撞击过后,控制战场的德军将T-34的乘员悉数俘获。
本文将从车辆考证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下这场“故意交通事故”的“肇事方”和“受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