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宠物,是朋友,是食物,更是英雄:列宁格勒的猫

科技   2024-12-04 08:06   英国  


猫这种司空见惯的小动物看起来似乎与战争关系不大,但早在2500年前,它们就“参与”了波斯和古埃及的战争。在古埃及,猫被视为神兽,如果有人故意或者不小心弄死猫,那么,弄死猫的人也会被处死。所以,波斯人利用埃及人敬畏猫的心理,把猫当作盾牌——在向埃及军发动进攻时,波斯王冈比西斯的士兵们抱着猫前进,埃及人害怕误伤这些神圣的动物,变得缩手缩脚,波斯人毫不费力地赢得了战役。

“波斯人用猫打败埃及”的记载出自希罗多德。

还有说法称,一些古代文明曾经训练大型猫科猛兽用于作战,但已经很难证实。暂时抛开古代史不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猫在军队里很受欢迎。它们可以帮助前线的士兵们控制战壕中肆虐的鼠害,还可以利用它们灵敏的嗅觉提醒人们毒气来袭——当时的化学武器应用并不受控,如果没有及时预警,很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在战争期间,英国甚至还把成批的猫送到前线和船上。

“一战”英军、法军士兵和他们的“战壕猫”。

二战期间,人们又“解锁”了猫的新功能——空袭预警。如果猫突然出现焦躁不安、竖起毛发、乱跑乱叫的异常行为,那么空袭很有可能就快来了(在地震或火山爆发前夕也是这样)。于是,猫的主人就会迅速收拾好行李,带着他们的“活体警报器”前往最近的防空洞。所以说,猫救了很多人的命。

伦敦的报纸曾经报道过一只叫萨莉的猫,这只猫无师自通地掌握了一套复杂的预警法——每当萨莉感到危险临近,它就会一溜烟跑进客厅,站起来用前爪不断拍打挂在那里的防毒面具。如果主人还没有反应,它会跑到主人身边,伸出爪来轻轻拍打主人的手。完成这一整套流程后,萨莉会冲向防空洞,然后不停地抓门。它不仅会提醒自家主人,还会一家一家地“通知”邻居。直到确认所有人都安全了之后,这只猫才会完全安静下来。

1943年,在动物慈善组织“人民动物诊所(PDSA)”的呼吁下,英国当局设立了一种以组织创始人玛丽·迪金命名的迪金勋章。这种勋章专门授予在战争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动物,由青铜制成,上面刻有月桂花环以及“英勇”和“我们也在服务”的字样。被誉为“动物界的维多利亚勋章”。很遗憾,以萨莉为代表的,帮助伦敦人民躲避空袭的家猫们并没有获得这项殊荣。

迪金勋章。

二战期间最著名的猫莫过于奶牛猫“不沉萨姆”,互联网上有关于它的资料很多,在此不再赘述——总之,这只猫乘坐过的三艘战舰全都沉没了,但它却安然无恙,得享天年。除了船猫之外,在水下航行的潜艇往往也会带上猫,用它们充当自动捕鼠器和“活体空气质量检测器”。

“不沉萨姆”的画像。

在列宁格勒城外有一处苏军高炮阵地,那里养着一只叫瓦斯卡的猫——瓦斯卡这个名字在当时是很常见的猫名,就正如我们的“咪咪”、“虎子”一样。瓦斯卡并不讨人喜欢,它瘦不拉几,凶巴巴的,据说,它是一名从包围圈里逃出的军士长救出来的。长期的艰苦生活,外加猫科动物敏感的天性赋予了它准确判断空袭的能力,高射炮兵们把它当作“编外听音员”——它不仅能够感知到在路上的敌机,还知道敌机来袭的方向。

当德机来袭时,瓦斯卡会马上放下手里的事情,变得警惕起来,并将右耳扭向德机飞来的方向,然后就不知道蹿到哪里去了。如果飞来的是苏联飞机,它就会该干嘛干嘛。高射炮兵们很快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奥斯卡来应对空袭。瓦斯卡被正式列入了口粮分配名单,还专门安排一名士兵负责观察它的举动,一旦上面说的“连锁反应”出现,士兵就会立即通知长官。

正在撸猫的苏军士兵。

据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苏军曾经向德军阵地释放携带劝降传单的猫。

尼厂Niwerk
尼厂Niwerk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