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黑市上的硬通货——美国香烟。
自从实施生活物资配给制之后,非法的民间物资交易市场——或者说是黑市在纳粹德国民间蓬勃发展,遍及全国。诸多德国民众,乃至军人和纳粹党官员参与其中,从而获取配给之外的生活物资,或是从交易中谋取暴利。随着德国处境愈发艰难,老百姓所能得到的配给份额一减再减,越来越多的人冒着被当局逮捕,甚至判处死刑的风险参与到黑市当中。
德国的黑市并没有随着纳粹的垮台而走向终结——盟军军管当局在各个占领区继续实施生活物资配给制,配给额小到难以维持生命的地步,所以也被德国人称为“死亡配给”。农村的情况倒还好,因为农民还可以自己生产食品。城里的情况就很糟糕了——劳动力们可以靠出卖体力再换取一些食品,但老年人、无业者(其中包括大批的战争难民、滞留在德国的外籍劳工和复员兵)、未成年人、战争孤儿、残障人士和家庭主妇们没有能力这样做,他们成为了黑市交易的主要参与者。
两名德国妇女在用皮鞋交换吹风机。
德国少年在从事黑市交易的过程中染上烟瘾。
与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的“第三帝国子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占领者的盟军当时“富得流油”——为了避免用美元现金发放的军饷回流美国本土,加剧通货膨胀,同时也是为了促使战败的德国利用其国内资本支付占领和赔偿费用。从1944年上半年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阵营仿照帝国马克纸钞样式印制一种特殊钞票,并在钞票上戳印专用标记,准备作为德国盟军控制区军票支付军饷。
出于促进德国经济复苏的目的,盟国内部商讨决定,要求包括苏军在内的所有占领部队都使用同一套基于帝国马克的军票,获得军票的德国人可以在各个占领区之间进行跨区贸易和支付。
100元面值的帝国马克军票,两面标有“同盟国军用货币(Alliierte Militärbehörde)”字样,当然,军票还存在日元、意大利里拉、捷克克朗等不同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