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下士威廉·迪耶茨1939年被动员入伍,他本来就对打仗兴趣不大,在希特勒的“速战速决”计划破产之后,他更是产生了严重的厌战心理。他认为苏联不仅不会向德国屈服,而且还会坚决地把德军赶出国土。
威廉·迪耶茨(1915-2001),战前是瓷器厂的画工。
威廉是从法国调到东线战场的,他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受了两次弹震伤和一次外伤,作为伤员从前线疏散出来。1943年,威廉转到一个设在乌克兰小镇斯梅利(在切尔卡瑟州)附近的野战医院,这里早在1941年就被德军占领了。
伤愈后的威廉留在当地。部队里的小伙子们总是饥肠辘辘,经常会到附近的农田里找东西吃——当然,本地的老百姓们更缺吃的,他们也会去。
1943年10月22日。正是在一片卷心菜地里,威廉遇到了乌克兰少女费尼娅·奥斯特里克。
“你好,我叫威廉。”他说。
“你好,我叫费尼娅。”她用德语回答。
一段奇缘就此开始,在费尼娅看来,威廉虽是侵略者的一员,但一点都不凶神恶煞,所以她很乐意找他聊天。18岁的费尼娅在德国劳工交易所工作,她通过签发假证件的方式,设法让很多当地人避免被强征到德国去。
后来威廉帮助一户农家把他们的奶牛藏了起来,让它免于被占领当局“征收”。从这件事上,费尼娅看到了威廉的善良。再往后,费尼娅自己也要被强征了,威廉想办法贿赂上级,把她救了下来。
费尼娅·奥斯特里克。
从那以后,两人开始约会。1944年3月7日,苏军炮轰斯梅利,威廉再一次被炮弹震昏,他的同伴们以为他被炸死了,在撤退的时候丢下了他。费尼娅救下了自己昏迷的爱人,并把他带回了家。费尼娅的母亲看到女儿弄了个“德国鬼子”回来,既没有生气,也没有害怕。母亲做了简单的晚饭,把酒拿出来放在桌子上,郑重其事地对他们说:
“孩子们,祝福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