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什卡上车记:大口径高射机枪是如何出现在苏联坦克上面的?

科技   2025-01-07 08:17   塞浦路斯  

自打坦克诞生以来,飞机就一直是坦克名副其实的“天敌”,为了让坦克在遭受空袭时能有一定的还手之力,人们想出了在坦克上面安装高射机枪的方法。在20世纪30年代,配备高射机枪的坦克越来越多。德、法、美、日等国的坦克都装备了各种形式的高射机枪支架或枢轴,但只有苏联坦克的高射机枪架设计最为精良——P-40型高射机枪架装在坦克炮塔顶部的圆形舱门位置,用于支持车载DT机枪进行对空射击,可以独立于炮塔方向进行360°旋转,不会妨碍舱门开闭和乘员出入,这在当时是极具前瞻性的设计。

T-26坦克车长舱门位置的P-40高射机枪架。

30年代后期,苏军坦克开始采用顶面积较小的截锥炮塔,以及大型舱门等新设计特征,导致P-40型枪架无法继续适配多数新型坦克。只有KV-1坦克例外,直到KV-1S改型投产之后才彻底放弃了这一配置。

炮塔舱门位置配备P-40高射机枪架的KV-1。

1943年,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期间出动了专业的反坦克对地攻击机,导致大量苏军坦克惨遭“开瓢”,为坦克配备对空武器的事情又一次被提上日程。这时候的对地攻击机普遍配有装甲,7.62mm口径子弹已经很难对其造成有效伤害,所以12.7mm口径的德什卡(DshK,捷加廖夫-什帕金大口径)机枪更加理想。

充当步兵重机枪和列车高射机枪的DshK。

DshK机枪虽然出镜率不低,但在卫国战争期间,该枪的产量并不大,仅生产了9000挺左右。在之前曾配装到T-40水陆坦克等轻型车辆上充当主武器,或是配发给步兵和摩托化部队充当重机枪和高射机枪,并没有当作坦克高射机枪使用。坦克用DshK高机的研发工作在1943年下半年启动。

尼厂Niwerk
尼厂Niwerk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