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二战苏军的形象似乎与伏特加密不可分,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支“醉鬼军队”——至少是不喝酒就不会打仗的军队。近年的某些影视、文学、二次元作品外加网络烂梗进一步加深了这样的刻板印象,但事实远非如此。二战期间的苏军有一套严格的酒精配给制度,伏特加的发放不仅取决于部队所在的位置,还取决于季节等其他因素。
沙俄军队的酒精配给
向部队供应酒精饮料并不是苏联时代的创新,这种做法在俄罗斯有悠久的历史。18世纪的彼得大帝发现欧洲国家会给水手供应酒,他后来把这项措施引进到俄罗斯。酒精先是出现在海军——然后又是陆军,发放的计量单位是杯,一杯约合如今的120克。在航行期间,水兵们每人每天可获得一杯酒,处于交战或远征当中的陆军官兵每周可获得三杯酒。在其余情况下,只有过节才会发酒。如果官兵不喜欢酒精,自愿放弃酒精配给,那么他们将得到少量现金补贴。
沙俄时期的军队专供伏特加酒瓶,有三种规格。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社会上已经普遍认识到了酒精的危害,沙俄部队开始削减酒精供应。在1905年日俄战争失败之后,俄军完全废除了酒精配给制度,同时禁止在部队的食堂和小卖部出售酒。
“人民委员100克”
卫国战争爆发之后的1941年8月22日,苏联国家国防委员会正式通过了“关于向现役红军供应伏特加的决议”。这一文件盖有“机密”印章,由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大林亲自签发,内容如下:
关于向现役红军提供伏特加供应的决议
1.从1941年7月25日起,每天向现役红军指战员发放100克40%的伏特加。